曾几何时,干爹似乎还是娱乐圈、尤其港台娱乐圈里的一种“潜文化”,如今不但“登陆”,而且已悄然从娱乐圈蔓延到“半娱乐圈”——即“认爹”的往往是娱乐圈或准娱乐圈人士,而“当爹”的则是更煊赫的人物。
其实这种风气与其说是“开放副产品”,倒不如说是一种“复古”或“返祖现象”:中国古代的干爹和干儿子,也大抵是爹有面子儿倒贴的格局。
最初多是爹主动 互惠互利好买卖
如今有文字可查的最早干爹-干儿子组合,据说是周文王姬昌,传说中他有儿子100个,其中99个亲生,第100个却是干儿子。不过历史上有据可查的周文王儿子只有18个,其中10个为同母,“100个儿子”的说法来自《诗经》的文学创作,第100个是干儿子则更是志怪小说流行后才出现的说法,据说这个干儿子长着对肉翅,可以飞来飞去,如此离奇的说法,自然没办法当真相信。
不过至迟在西周时代就已出现的《诗经.小雅.小苑》中有“螟蛉有子,蜾蠃负之”的诗句,这被认为是最早形容干爹-干儿子关系的确切文字。中国古代人看见蜾蠃巢内有螟蛉的幼虫,误以为前者收养后者为干儿子,所以“螟蛉”就成了干儿子的代称,其实蜾蠃自己明明有生育能力,让螟蛉幼虫“入户”,是为了给亲儿子当“婴儿食品”罢了。
自从社会进入父权时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家族继承权成了至高无上的大事,一些没有子嗣的名门望族为传续家业,不得不在本族、母族或妻族中寻找合适青少年,收作养子,充作自己的继承人。这类“干亲”自然是爹主动,因为有些干儿子还是襁褓中儿,甚至尚未出世。
如果干爹始终没有儿子,干儿子几乎一定能继承家业,这个“家业”可能是一座宅子、一座城,甚至一个国家,中国历史上以干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比比皆是,像西汉一朝一共有15个皇帝,以干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就有前少帝刘弘、后少帝刘恭、昌邑王刘贺、宣帝刘病巳、哀帝刘欣、平帝刘衎、孺子刘婴共7位,几乎占了一半,北宋仁宗,南宋高宗、宁宗、理宗或无儿子、或所生儿子尽数夭折,也不得不从远亲中寻找合适幼儿当干儿子,并最终把皇位传给他们。明代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嘉靖皇帝是干儿子出身,而清代的最后两任皇帝——光绪和宣统,也都是干儿子出身。
这种纯为传宗接代而认的干亲,干爹和干儿子未必有多少感情,像西汉的两个少帝来路不明,干爹刘盈对他们的感情可想而知,光绪、宣统两位则是“干爹”病入膏肓后才匆匆抱进皇宫的,有些甚至干爹死了,太后、大臣为了不让皇帝绝种,硬给指派个干儿子,像刘贺、刘病巳、刘欣、刘衎等都是这种情况,有的“养父子”甚至生前压根没见过面,据说明嘉靖帝朱厚熜就没见过“干爹”——正统皇帝朱厚照。当然也有真的把干儿子当亲儿子养的,比如宋高宗赵构对宋孝宗赵昚就慈爱有加,并在生前主动把皇位让给这个干儿子。
一般而言,这类干爹认干儿子是皆大欢喜的事,干爹有人承继家业,不怕断子绝孙,干儿子平步青云,从此飞黄腾达。但干儿子一旦认了别人当爹,自己的亲爹往哪儿摆就成了一个大问题,汉代昌邑王刘贺就因为被立为嗣皇帝后以儿子身份祭祀亲爹刘髆,结果被当做一条大罪,只当了27天皇帝就遭废黜,因为理论上他的“爹”只能是干爹汉昭帝刘弗陵;汉哀帝刘欣也碰上同样的问题,结果绞尽脑汁,来了个“两爹并尊”,把亲爹刘康追封为比皇帝低半级的“定陶恭皇”,可这煞费苦心的安排令许多人感到无法忍受,刘欣活着大家忍着,刘欣死后尸骨未寒,“定陶恭皇”也就被打回原形,彻底清理出“皇爹”行列;明朝嘉靖皇帝为了把亲爹朱祐杬“命名为亲爹”,和满朝文武打了好几年是非官司,最终虽如愿以偿,却把原本好生兴旺的明朝,给搞得党争纷扰,国无宁日。
这类传宗接代型干儿子的价值,在于干爹自己生不出儿子,一旦情况生变,干儿子就可能处境尴尬,在近邻日本,曾出现过丰臣秀吉老来得子、原本已继承“关白”大位的干儿子兼亲外甥丰臣秀次被迫自杀给亲儿子挪位置的惨剧。中国倒是没发生过这类事,但干儿子和亲儿子难以并存却是不争的事实。蜀汉刘备的干儿子刘封,实际上并没有争皇位的野心,但即便如此,在刘备病重时,诸葛亮也顾虑他“刚猛难治”,找茬把他逼死。后梁太祖朱温,亲儿子7个、干儿子4个济济一堂,不分彼此,他本人据说因为某种不可告人的隐私偏爱干儿子朱友文,结果心怀不满的亲儿子朱友珪杀心陡起,连亲爹带干弟弟来了个一勺烩。正是由于考虑到这种可能出现的尴尬,自认为还有可能生出亲儿子的宋仁宗便迟迟不肯收干儿子,当时竭力劝说宋仁宗收干儿子的欧阳修、范仲淹等认为,干儿子不妨先认着,万一亲儿子出生,再让他们“主动让贤”,这恐怕未免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
这类继承家业型干儿子有时会弄出俩爹,比如宣统,就被堂而皇之地宣布为同治、光绪两位死去皇帝的干儿子,这是因为那二位都绝后,干儿子不论只认哪一位干爹,都会出现另一位断子绝孙的凄惨景象。
一般而言,干儿子都是老“家长”或其“管家”给找,干爹自然是前任或现任“家长”,但例外总是有的,比如处处标新立异的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就为别人找了很多干儿子,如被他杀掉的权臣东王杨秀清,亲儿子也让他杀得干净,他为杨平反后并未从杨的同族兄弟中找个继承人,而是把自己的儿子洪天佑改名杨天佑,算作杨秀清干儿子,做了幼东王;他自己的长子洪天贵福,是继承自己王位的幼天王,却被他郑重其事过继给“天兄”耶稣,成为兼祧自己和耶稣的“天命幼主”。这些自然是精心盘算的政治把戏——权臣的家业、“神仙”的家业,都被姓洪的继承,在人家是干的,在自己却是亲的,这天底下还有啥买卖比这强?
我有干儿成千万 给个金山都不换
也有一种“爹主动”型干儿子,人数多到几十、几百甚至几千,他们并非被养来继承家业的,而是被养来挣家业的。
这种“干儿子”通常身强力壮,能打能杀,他们中有的需要更名改姓,有的则连姓名都不用改。最早这类“打手型干儿子”的记载,是吴越争霸时期,越王勾践麾下有“君子之士”六千人;隋唐之际的割据者高开道,有这类干儿子几百人,高开道自杀后这些人也纷纷自杀殉葬;唐太宗时的刑部尚书张亮,有养子五百;晚唐藩镇田承嗣,有被称作“外宅男”的干儿子三千人,害死大书法家颜真卿的军阀李希烈有养子千余人;唐末大太监杨复恭,有称作“外宅郎君”的干儿子六百人;前蜀皇帝王建号称有139个儿子,而实际上亲生的不过9人,其他都是干儿子。
“打手型干儿子”最多的,是差点要了唐朝小命的安禄山,他有被称为“曳落河”的“义儿军”八千人,数量多到性格严谨的司马光认为“失真”的地步,有趣的是,安禄山本人也是干儿子出身,他曾被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收为养子。
“打手型干儿子”也分三六九等。像勾践、安禄山这类凑够半个师的,通常“干爹”连干儿子姓名都叫不全,像勾践伐吴时出动总兵力,有记载称是“习流二千,教士四万,君子六千,诸御千人”,也就是水军两千,陆军4万,车兵1000,而干儿子就有6000,干儿子大军总数竟占了总兵力近1/8,而安禄山的“曳落河”几乎就是其亲军主力,这类“成建制干儿子”,大约相当于现代的“特种兵”,所谓“父子”,其实不过相当于近代军阀混战时,老大对手下喊的那声“孩儿们”、“弟兄们”罢了。
编制稍小的干儿子队,像杨复恭、王建,干儿子们是要改名换姓的,比如唐昭宗曾斥责杨复恭“为什么让干儿子们都姓杨、不姓李”,表明杨复恭的六百“外宅郎君”都改姓杨,有记载称他们都被改名为“杨守X”,而王建的120个干儿子也都改姓名“王宗某”。这些干儿子来源庞杂,如王建,120个干儿子中,既有自己亲戚、连襟、亲信、死党,也有降将、俘虏、难民,但共同的特点,就是要么能征惯战,要么有其他方面的特长。
这类“精华版干儿子”能耐比前面的“打手队”要大得多,往往都得到重用,像杨复恭的干儿子大多当上监军、刺史,王建的干儿子们则更有当节度使、太师、宰相甚至封王的。
当然,能爬上高位的干儿子,仍然要从这些“精华版干儿子”中优选,比如王建的120个干儿子,能封王的也不过几人,而晚唐大军阀李克用有许多干儿子,但最终能混到小有名气的,也不过9个人而已。
这类干儿子有能耐、有头脑,也有实力,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忘记自己原本是外姓的身份,比如王建的干儿子王宗佶,因为是王建最早的干儿子,收养时亲儿子都未出生,因此在王建晚年忘乎所以,竟然上表自称“官预大臣,亲则长子,国家之事,休戚是同”,以合法继承人自居,要求王建册封他为太子,并加封大元帅,后果自然可想而知。史书上记载,王建的干儿子们虽然同姓连宗,但“婚嫁不避”,这显然表明,“干爹”并没真的把他们当儿子看,王宗佶实在是自作多情了。他干弟弟王宗弼就乖巧得多,只管捞权不管“亲情”,本来么,这位王建的干儿子一度被另一个军阀顾彦晖捉去,改名顾琛,当过一段时间顾家干儿子,后来顾干爹被王建消灭,他才再度回归前任干爹膝下,《三国演义》中说吕布是“三姓家奴”,但正史中并没有吕布拜丁原、董卓为义父的确凿记载,而王宗弼则真是如假包换的三姓家奴了。
当然,干儿子若有本事、有野心,凭着这半真半假的身份,和如假包换的实力,也未必不能成一番大事业。李克用死后,他亲儿子李存朂继位,后来打下天下,成了后唐庄宗,这位皇帝骄傲任性,最终死于兵变,趁乱上台的,正是他的“干哥哥”、李克用年纪最长的干儿子李嗣源,李嗣源死后不久发生政变,干儿子李从珂趁乱当上了后唐最后一位皇帝。李克用是唐朝挂名的“干儿子”,本来是沙陀族拓跋氏;李嗣源也是沙陀族,因为出身寒微,连个姓氏都没有;李从珂则是汉族人,姓王名阿三,他的母亲魏氏在他十多岁时被李嗣源抢去做妾,王阿三也就此成了李嗣源干儿子李从珂。
干儿子倒贴干爹 得与失一言难尽
有干爹主动型,就有干儿子倒贴型。
最早记载的“倒贴型”干儿子,是东汉宦官专权时,十常侍大多有这样的干儿子,有记载称,曹操的老爹曹嵩,就是这样一个倒贴型干儿子,他本姓夏侯,却认了大太监曹腾当干爹。
此后历朝历代,这种“倒贴型干儿子”史不绝书。南朝时,梁朝大将夏侯夔有个儿子夏侯譒,为巴结叛将侯景,就把“夏侯”的“夏”去掉,自称“侯譒”,倒贴做了侯景的干儿子;稍晚一些,北朝权臣和士开有许多倒贴来的干儿子,有一次和士开得了怪病,医生说要喝大粪汁才能痊愈,和士开喝不下去,某个干儿子就身先士卒一饮而尽,感动得干爹豪气干云,拿过大粪汁痛饮一番,据说怪病就此好了,这个倒贴的干儿子自然大有好处;明末大太监魏忠贤,倒贴的干儿子不计其数,许多是现任官员、将领,这些人充当魏忠贤爪牙,活动能量极大,号称“五虎、五狗、十孩儿、四十孙”,把明朝搞得乌烟瘴气。
“倒贴型干儿子”中最出名的,莫过于五代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这位后唐明宗李嗣源的驸马、后唐末主李从珂的干妹夫为当皇帝,不惜拜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为干爹,自称“儿皇帝”,并送上幽云十六州为见面礼,他自己如愿以偿,此后几百年北中国的历史却因此改写。
倒贴牺牲很大,常常被人瞧不起,就算当面不说,背后也没啥好话。要知道中国是宗族社会,干儿子、赘婿之类地位很低,汉武帝要远征大宛,缺乏兵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从干儿子、赘婿和刑事犯中拉壮丁,不是没有原因的。
不过赔本的事不会有这么多人乐意,既然肯倒贴,自然有赚头,这就是权位和利益。
像曹操一家,原本是“不知所从处”小家小户,傍上个大太监,虽说名声差点,却因此蹭进权贵行列(曹腾自己有官爵,祖上又和西汉丞相曹参沾亲带故),曹操年纪轻轻,20岁起家就做了个郎官(相当于卫戍区尉官),没多久又提拔为洛阳北部尉(相当于首都某区警察局长),要不是自己亲爹倒贴做了大太监的干儿子,在任人看门户的东汉,哪有这等好事?那位“大汉皇叔”刘备靠实打实的军功起家,第一个行政职务也不过是县派出所长(安喜县尉)而已。
再如魏忠贤的干儿子,有些原本官职低微,像李蕃和李鲁生,原先才当过县令,“倒贴”后平步青云,提拔做了御史和给事中;有些原本官职就不低,像“五狗”之一的周应秋进士出身,“倒贴”前就是工部侍郎,而拐弯想“倒贴”还没贴成的顾秉谦,则是货真价实的阁老,他们“倒贴”,则是希望沾上“干爹”的霸气,好“更上一层楼”,至少在和同僚倾轧时能占到上风,像周应秋靠善于炖蹄髈,巴结上魏忠贤亲侄子、最好炖猪蹄这口的魏良卿而“倒贴”成功,虽然因此被讥笑为“煨蹄总宪”,却因此攀上了左都御史和吏部尚书这样的美差、高位。“傍干爹”当上皇帝的石敬瑭就更不用说了。
不过“倒贴”可是苦差事,不是谁都能吃得消的。
前面提到的吃大粪、炖蹄髈也还罢了,干儿子终究是好说不好听,且会遇到许多尴尬,像“儿皇帝”石敬瑭出生于892年,“干爹”耶律德光却出生于902年,“爹”比“儿子”足足小了10岁,“儿子”咬咬牙忍了,到了“孙子”石重贵这一辈便着实忍不住,最终闹出一场悲剧来。正因如此,一旦“干儿子”成了气候,往往会悄悄抹去这道难堪的痕迹,比如做过石敬瑭大将的后汉高祖刘知远,在起兵之初也曾被契丹世宗耶律阮认作干儿子,甚至有文字作证,但他即位后不久便“毁尸灭迹”,不承认有这段往事。
不仅如此,“倒贴”的干儿子都是脸厚心黑之徒,争起宠来自然不择手段,像“儿皇帝”石敬瑭,就有个强大的竞争对手赵德钧,要不是他的助手桑维翰能言善辩,“儿皇帝”姓石、姓赵还两说呢。魏忠贤门下那些“彪”、“狗”,内掐起来也是凶悍异常,倘非魏忠贤突然垮台,这些家伙会掐成怎样的局面,还真是说不清呢。(作者:陶短房 专栏作家)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