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战争片之父”汤晓丹 享年102岁
《南征北战》导演辞世
新华社上海1月24日专电 记者24日从上海电影集团获悉,有新中国“银幕将军”美誉的著名电影导演汤晓丹1月21日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102岁。
曾导演了《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红日》等经典作品的汤晓丹留下了数十部脍炙人口的电影。龙年新春,上海电影界几代电影人纷纷追忆这位“银幕将军”。 (记者 许晓青)
“银幕将军” 叫好又叫座
汤晓丹童年时侨居印度尼西亚,后随父回到祖国,上世纪30年代投身电影事业,在上海、香港等地电影圈崭露头角。抗日战争爆发后,汤晓丹响应“文艺救亡”的号召,先后导演了《上海火线后》、《小广东》、《民族的吼声》等一批颇具影响力的抗战影片。
“翻开中国的电影史,汤晓丹的艺术生命特别长。上世纪50年代,他导演的《南征北战》和《渡江侦察记》,不仅为新中国的战争片创作奠定了基石,而且每部影片都是叫好又叫座。甚至有人称他为‘新中国战争片之父’。”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副教授石川说。
石川回忆,在表现战争残酷场面时,汤晓丹的手法总是充满智慧,没有血腥杀戮,而是运用一些道具和细节,营造悲壮的气氛,总能激起观众的共鸣。《渡江侦察记》当年还曾创造高达1700多万人次的观影纪录。
曾与汤晓丹接触过的上海电影制片厂工作人员感慨,他不仅在战争片领域独领风骚,还是一名“全能型”导演。他早年导演了戏曲片《白金龙》,晚年还曾创作过历史人物片《廖仲恺》等。在个性化导演层出不穷的今天,汤晓丹一生所坚持的“把观众放在首位”的信条,颇具启迪意义。
晚年手不释卷 乐学英语
汤晓丹的夫人蓝为洁曾向媒体透露,汤晓丹晚年最大的嗜好就是学英语。
“每次见到他时,总能从他的眼神中读出对知识的渴望。”石川回忆,“老人晚年随身带着一本英汉小词典,有空就翻一翻、背一背,以弥补他早年未完成学业的遗憾。他是电影界‘活到老、学到老’的模范。”
上影厂工作人员回忆,汤晓丹晚年还曾托人觅得一套英文版“毛选”。他总爱坐在冬日的阳光下,一手拿着英语报纸,一手翻着英汉词典,有时还要记笔记。他那鹤发童颜、依然孜孜不倦的模样,十分动人。
在晚辈眼中,汤老是自学成才的典范,他能看懂交响乐的总谱。除了学英语,他还坚持学画画,晚年住院期间把医院景致画了个遍。在耳濡目染之下,汤晓丹的两个儿子汤沐黎、汤沐海,都活跃于文化艺术界。
据了解,汤晓丹逝世后,不仅留下了中国电影家协会、上海国际电影节组委会等颁发的多项“终身成就奖”,还留下了约60万字的导演日记。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