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背后的“多国部队”
演员贝尔也许是《十三钗》“国际化”的最直接体现,但绝不是全部体现――事实上,从演员到剧本到台词再到每一帧镜头语言,张艺谋的目的都是:让《十三钗》更接近一部“世界电影”。张艺谋常跟剧组说,我们拍电影要考虑中国和海外观众能否看懂电影,如果有些表演行为是中国独特的,那么必须要解释清楚这个行为的背景和动机,这样海外的观众才能看得懂,拍有台词的演员的近景时,要在画面下面留空间,以便上字幕。而后期张艺谋力主小说原著作者严歌苓加入编剧团队的理由也同样出于此,“她在国外生活过,在很多语言习惯包括逻辑细节方面能把把关,如何符合西方语境。”
《十三钗》不仅故事主题具有国际性,而且制作班底颇为国际化,分别来自24个国家。技术部分是美国人,特效部分是英国人,视觉部分是日本人,服装是中国香港人,演员是中国人、日本人、美国人,还有英国有名的乔思・威廉姆斯爆破特效团队拍战争戏。“这是中国电影史上难得一见的‘多国部队’,而且我们的影片50%是外语对白,我们一开始就走纯粹的国际范儿路线。” 张伟平颇为自豪地告诉《国际先驱导报》。
为了“做好一个好电影”,《十三钗》重金邀请全世界最顶尖的英国乔思・威廉姆斯战争特效团队(代表作《拯救大兵瑞恩》《太平洋战争》《007》等),他们的技术安全专业而且先进环保,现场产生的烟雾都是用食用油或咖啡豆制作的。虽然张艺谋曾形容他们“又贵又慢”,但也认为很值得。
“这次参与合作的国际团队都很看重张艺谋导演的号召力,包括大部分演反面角色的日本演员,他们都非常认可张艺谋,认为能跟他合作是不可多得的机会。目前张艺谋是在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中国导演,这是个不争的事实。”张伟平说,“虽然张艺谋之前也有口碑不好的片子,作为艺术家,发挥水准不能一直走高线,肯定有起伏。他很坚持自己的创作理念,我相信大家也能理解。”
值得一提的是,《金陵十三钗》也是日本演员最多的一部中国电影。包括主要演员、次要演员和群众演员,虽然大多数日本人演的是反面角色,但是大家合作得非常愉快。日本演员小林成男非常敬业,他说,“既然要饰演这个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官,就一定要让13亿中国人都讨厌我。”这些日本艺人大多顶着日本国内的压力来拍戏,“他们作为艺术家的牺牲、奉献精神和勇气,真的值得我和张艺谋尊重。我们拍这部电影的目的不是为了增加对日本人的仇恨,而是为了中国人和日本人珍惜今天的和平,增进中日友好,反思历史。”张伟平说。
对于该片是否在日本上映,张伟平表示“有难度,但正在运作中”。
海外发行首吃“螃蟹”
提名金球奖,冲刺奥斯卡,海外院线公映……与过去几十年来中国电影的东方姿态相比,《十三钗》最特别的便是它毫不加掩饰的国际野心。而在此之前,只有少量中国电影可以被外国人看到。一般而言,艺术类电影节、国外中小院线仍是中国电影“走出去”的主要渠道,而中国电影对国外大院线的吸引力仍然不足。从《十三钗》开始,新画面做了一次大胆尝试――张伟平主动要求发行商将《金陵十三钗》排在北美圣诞档主流商业院线放映,其放映将持续到2012年。
今年夏天的法国戛纳电影节上,《金陵十三钗》除北美、中国以外的全球发行权预售完毕。11月7日,美国电影市场公布,位于洛杉矶的电影和制作发行公司Wrekin Hill Entertainment及Row 1 Prods已获得了《金陵十三钗》的北美发行权。
张伟平告诉本报,美国电影商习惯先看货后谈判,而《十三钗》北美点映的反响非常好,之后,双方的谈判也很顺畅。“外国的发行商不用我去说服,他们都是电影行家,一看片子就知道能不能卖得好。”
北美著名电影行业媒体也援引Wrekin Hill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的话称:“《金陵十三钗》这部影片让我难以置信。它不仅具有极强的冲击力,而且其艺术效果也极为出色。我们真的非常兴奋能够将这部出色的影片带给北美观众。在过去十年里,我们公司获得了许多经典影片的发行权,这部影片延续了这一传统。”
之所以选择这家规模并不大的公司负责北美发行,张伟平说缘于他们对《金陵十三钗》的专一,这部电影也是该公司今年发行的唯一一部角逐奥斯卡外语片的电影。影片在纽约、洛杉矶及旧金山的主流商业院线放映,而不是在以往大多数中国电影上映的“China town”,“这样放映的辐射面和关注度就提高了,而且这三地主流院线有排他性,即在这里上片时不能同时在其他影院上映。其实,好莱坞其他八大电影公司都看过我们的片子,也都表示出了浓厚兴趣,但他们提出的发行时间是明年6月份,电影需要时令,必须趁热打铁,如果一放,就很容易像当年的《英雄》那样被放凉了,也错过了今年奥斯卡单项奖角逐的机会。而且八大电影公司手中都有几十部片子,大部分是美国影片,不像Wrekin公司那样全心全意为《金陵十三钗》搞发行。”当然,Wrekin积极创新的发行策略也是获得新画面认可的主要原因,目前,北美市场的营销活动全权由Wrekin负责。
“走进来”和“走出去”
近年来,虽有越来越多的华语影片登陆北美市场,但大都票房惨淡。其中的典型案例就是吴宇森执导的《赤壁》:仅在北美42家影院上映,票房为62.7万美元。业内人士指出,中国电影类型和市场定位不清、海外营销能力弱、缺少对海外市场深入调研、电影技术相对落后都制约了中国电影在海外的发展。
也因此,大多数中国电影制作公司选择与外国电影公司合作拍片,以规避中国电影在题材和全球化表述方面的短缺以及面临的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而此次新画面借《十三钗》的海外初探,开启了请好莱坞巨星“走进来”、借助海外发行商“走出去”的征程。
2010年,中国电影迈过100亿元门槛,而2011年,以《十三钗》为代表的一批急欲寻求国际认同的中国电影,则开始尝试真正迈过“国界门槛”。可以确定的是,在中国电影走向海外的漫漫征途中,《十三钗》所拉开的仅仅是一个序幕。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