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来看出场造型:
忽见丫鬟话未报完,已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锻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
我们看图,这个造型与原著对比改动最大的是将“石青色”改成了大红,八团--即八处大团花图案改成了六处,绣工是全剧最最精美的!能让人看得醉过去!
再看,看到"束发嵌宝紫金冠"了吧,还有'二龙抢珠金抹额',等会儿进特写。还能看到的是"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典型的满族清装服饰----改成了一件圆领金镶团花的甲衣,又配上了白色中衣,这样的视觉效果红白交映,要胜过大红一片的。再看,还能看到"项上金螭璎珞",即金项圈是也,"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也有的。省去了'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其实为求简洁。原著里提及的很多丝绦都省略了,比如宝钗探黛玉土中遇见岫烟,见她身上便带着一个碧玉佩,电视剧里就没有表现。靴子隐在衣中,看不到啦。还有一件是添进去的,就是他身上的大红色棉绫披风,照应着金冠上的朱缨,大红抹额,及身上的朱红,好一个烁烁生辉的怡红公子!
俯身向老祖宗下拜,我们可以借机看下他漂亮的紫金冠,有称"金缨展翅",做工特别精巧,冠后两根小小的金尾羽是可以随动作轻颤的,极具动态美。冠上的珠子也饱满圆润,颗颗晶莹。是陪伴宝玉最久的饰物。
这张小照算是抹额的近景了。其实按照旧时习俗男子一般不打这种勒子的,皆因宝玉在家中倍受珍爱,所以才有此殊荣。中间的一颗大珠还有小珠环绕,十分精美。双龙抢珠的图案倒是做了些小改动,毕竟金龙文饰过于翻覆,剧中改成了八字蝴蝶缀螺钿的连续装饰物,依然用金线绣制。
特写。
按照书中的描述,宝玉在拜见了祖母以后又去拜见了王夫人,然后才又回到正厅见黛玉,而这一次回来以后就已经把正式的外出装束给换掉了。于是我们就又看到了书中对他外貌及装束的第二次描写。
宝玉即转身去了。一时回来,再看,已换了冠带: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角,身上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仍旧带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下面半露松花撒花绫裤腿,锦边弹墨袜,厚底大红鞋。
图上反映的就是他与黛玉行礼时的情景了。可以清楚的看见正红衣服上的金色连理兰花的图案绣制的细腻生动----宝玉身上的花卉多用兰,莲二种,取其清雅,脱俗,洁身自爱之意。粲然生辉。精致程度不输于任何一位姐妹。这样的刺绣图案几乎他的每一件衣服上都有。
注意黛玉的行礼方式,这才是标准的万福。双手要握拳而后上下交叠握于腰间偏左。公开膝俯额。
这里有一个难题我们要解决,就是他的发型。
估计不止一个朋友在初读红楼的时候会对他那个奇奇怪怪的发型起疑,原著把它写得那么细致,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们"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要"结成小辫",还得"共攒至顶中胎发",再"总编一根大辫",然后这个辫子上还有装饰品:"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角"。啊呀,真是琐碎死了。并且很明显带着清代贵族风俗。那么,把拍摄背景定位于宋明的电视剧工作人员,又该怎样处理这个问题呢?
先看图,头顶的第一颗珠子看清楚了吧,"顶中胎发"的部分应该也解决了。
"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就不好表现了。废了好大力气截得下图,呵呵,可不要认为是林妹妹的图,看左边!看左边!看左边!
其实另外截取的也有这个发型的图,但是很想保持这一场戏的完整画面。所以大家先将就一下吧。仔细看就看见小辫了是吧,然后下边那些白白的圆片状的东西就是原文里提到的"用金八宝坠角"了。金八宝者,其实乃是一种发饰,起到压服及点缀的作用。
补一张图,让大家在白天室外光线下看清这个独特的发型。
这一张里的小辫看不清了,但是金坠脚的效果出来了,其实是坠在那些小辫子上的哦。是梅花造型的,即使图片模煳也能看清雕工很精致。
从左边看过去的情形,应该看出来是左右对称的。左右个四,是为"八宝"。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