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STV叫板CCTV
四川人老孟,真名施梦奇,在北京工作6年。近年,他每逢春节前都想招集在北京工作但不能回家过年的外乡人,一起过年。"过年的时候,可能整栋楼只有几个人没回去,很孤独,有时候他们还只能啃方便面,所以我很想把这一些人集中到一起过年,要啃方便面就一起啃"。
去年,他开了一家婚庆公司,有了摄像机、音响等设备,所以他想2009年春节能招集留京的外乡人一起过年,还能一起娱乐,并用摄像机拍下来,制作成视频,放到网上去。花费采用AA制。
所以11月中旬,老孟在自己的博客上发布了征集信息。
老孟说,当时,每天有一两百个点击率,只有四五个人跟帖,而且都是骂他的。"说我发神经,乱想,不懂。我担心那些文章会影响山寨春晚,所以就先收起来"。
因此如今,老孟的博客里只有8篇文章,最早的一篇于11月23日发布,内容是山寨春晚节目征集。按照当时的设想,网友可以通过网络报名,提交音频、视频,节目形式不限,尤其征集民间杂耍、手工艺等绝活。节目由筹备团筛选、录用后,演员赴京参加彩排和春晚表演。所有演员均为自愿参加,无薪水,但演出的交通费、食宿费将由组委会负责。
当初预定的演出场地是北京华府酒楼,演出时间与央视春晚同步,并且通过网络直播。
除了博客,老孟还到各个群里发布相同信息。他还在自己的面包车的车身做起了广告,"向央视春晚叫板,给全国人民拜年"。
11月29日,老孟的行为引起了北京《京华时报》的关注,并发出第一篇报道《市民欲办山寨版春晚叫板央视》,新闻经各大网站传播后,引起了极大的反响,网友跟帖纷纭,很多网民直接跟帖自荐节目。
所以12月5日,老孟在山寨春晚官方网站上刊登了《我要真诚感谢首次报道山寨春晚的京华时报》。文章称,新浪等各大网站转载了京华时报的报道后,他的博客立即爆满,山寨春晚的消息瞬间传遍了全国,很多网友留言表示支持老孟这一行动。
因为博客点击率激增,以至于登陆困难,所以12月5日,老孟创建了山寨春晚官方网站http://www.ccstv.net.CCSTV由CHINACOUNTRYSIDETV(中国山寨电视)浓缩而来,也是模仿中央电视台CCTV英文标识。
此后,老孟通过该网站发布山寨春晚的所有信息,如征集节目、招募嘉宾、志愿者、紧急借用电脑四台、征集入场券设计方案等等,甚至征集歌手演唱《故乡》这首歌。老孟称,这首歌是一个古稀之年的美籍华人,在看到"山寨春晚"征集节目的新闻后创作的。
央视也曾想"山寨"
早在11月25日,老孟在自己的博客里发了一篇《我要感谢给我们支持的朋友和个人》的文章。他要感谢的是五家公司,他们分别无偿支援演出场地、部分舞台用品、提供部分节目,支持晚会现场饮料,支援部分演员差旅费等等。
在12月5日,山寨春晚官方网站正式开通之后,这篇文章再次发布在官方网站上。
可是12月25日,当本报记者要求采访这些热心单位时,老孟说,因为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初支持的演出场地、舞台用品、节目等等,都已经不需要了,而且"这些都是朋友的小公司,是我跟他们谈了创意后,他们都表示愿意支持。现在没必要采访他们了"。
至于原本愿意支援部分演员差旅费的北京华远必汇进出口有限公司,老孟也不同意记者采访,因为"这是一家朋友的小公司,支援不了多少差旅费,也没说支援多少"。
老孟还透露,山寨春晚官方网站发出"紧急借用电脑四台"的信息后,一名北京的网友支援了一部手提电脑,但他同样拒绝记者采访这名网友。
老孟制造的这些虚虚实实的信息,经过网络传播,加上后来的传统媒体的跟进,网络媒体的炒作,产生了巨大的传播影响力,"山寨春晚"瞬间成为热门话题。12月15日,各大网站纷纷推出"山寨春晚"讨论专版。
央视也感到了巨大的压力,12月25日举行的中央电视台2009元旦晚会新闻通气会透露,原本定下了晚会主题---"山寨",计划邀请山寨刘德华、山寨周杰伦、山寨邓丽君等人登场,还特邀"山寨"版《梅兰芳》剧组和陈凯歌领衔的《梅兰芳》剧组,现场PK。但"山寨"计划最终被取消了。
央视媒介分析总监袁方博士认为,山寨春晚对央视是一种刺激,可以激励央视的导演们更努力。
著名社会学家、复旦大学教授顾晓鸣则认为,网络、手机等新媒体,使得"山寨春晚"成为一种趋势。"这个山寨春晚,还借了一个场地,我觉得其实都可以不用场地,只要有一个网络,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家里把节目传到一个地方,然后由网民自己点播。"
他认为,这台山寨春晚的意义在于它开了一个好头,春晚才有可能进入一个百花争艳的局面。
谁"山寨"了谁?
"您觉得,网络对山寨春晚起到了哪些作用?"12月24日,记者问。
"主要是推波助澜,还有工具的作用,可以通过网络输送节目、发布信息,网友也可以参与讨论。"老孟回答说。可是具体产生了哪些作用,这个计划出书的人,却避而不谈。
上班时间,山寨春晚筹备团成员的电脑上,都开通了QQ,并打开了很多对话框。筹备团先后公布了三四个QQ,但非QQ群。
老孟解释称,之所以不创建QQ群,是因为没有时间跟网友们沟通,"我们的QQ只用于接收节目,也只和网友单个地交流"。
自从传统媒体介入报道、网络媒体参与传播以后,山寨春晚筹备团每天接受很多网民的报名电话,一部分网民通过网络与山寨春晚的筹备团取得联系,他们都最终通过网络把他们参加的节目视频、音频,从全国各地传到北京,而北京的网民,甚至亲自上门送节目。不少节目属于原创。
山寨春晚官方网站陆续公布了部分节目片花:包括两首写给农民工的歌和几段视频。这些节目中,山寨周华健、山寨黄宏相继亮相,甚至还有山寨版的《千手观音》登场,这个类似"千手罗汉"的节目获得网民强烈好评。
一个叫做"张迎丹"的女孩,直接跟帖,毕恭毕敬地说:老师您好!敬佩您的才华、品德,请允许我参加您的演出。谢谢您!
然后,她公布了自己的博客,博客里有她的简历、相册专辑,还有20个原创MTV。她又跟帖推荐自己演唱的一首唱给农民工的歌《老公,回家过年》,这首歌是她父亲于两年前创作的。创作背景是:一则新闻讲述了一个民工在工地,因事故被3米长的钢钎穿胸而过,经医护人员全力抢救,他奇迹般的活了下来,当记者问他是什么使他如此坚强,他回答说,因为他想起家里有一个成绩优异的女儿,是她使他奇迹般地重获新生。
这首歌已经在网上感动了很多网民。张迎丹透露说,筹备团已经通过了这个节目。
两年前,张迎丹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声乐系,两年来,她只能通过自己的老师和演出时认识的前辈们介绍一些公益性的演出,随着知名度的提高,最近,她才有了一些商业演出。而她的同学,大多在毕业后回到老家做教师,少数人留在北京,在文化公司做演员、伴舞。
"像山寨春晚这样的演出还是第一次。现在我需要的是更多演出机会,增加自己的阅历,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所演唱的作品。"张迎丹说。
跟帖中,还有广西武鸣的打工诗人陆俊辰、湖北网友唐辉等人,直接将自己创作的歌曲公布出来,如《08颂歌》等等。
到12月24日,山寨春晚共征集了700多个节目,其中北京有几十个,其余都来自全国各地。由于经费缘故,老孟透露说,可能多考虑北京本地的节目。
但是,被称为"东方车王"的长春人周长春说,不给演出费也要参加,因为看重的是展示的平台,"它的贡献比演出费大多了"。
12月24日上午,中国皮影文化艺术城总经理林中华,带着9个中国龙在天袖珍人皮影艺术团的演员来到"山寨春晚"办公室。
接待时,老孟十分兴奋地说:"山寨春晚的节目来自全国各地,来自民间,实际上,我们才是主流,而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太豪华,太排场,那不是我们的现实生活,在中国,农民还是占大多数。所以他们才是'山寨'。"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林中华透露,他在半个月前,通过网络、报纸,看到关于"山寨春晚"的新闻,觉得发起人精神可贵,但抱有怀疑的态度,担心是否真的能成功。后经过深入了解,于3天前做出了参加"山寨春晚"的决定。
"文化发展应该是多元的,春晚也应该是多元的。中央电视台的春晚很正规,但模式化太重,每年春晚的演员就是那几个大腕,难以突破创新,节目内容距离老百姓太远。山寨春晚打破了央视春晚独家的局面,给民间艺人提供了展示的平台。"林中华说。
虽然该团下属的"袖珍人"皮影艺术团每年奔赴全国各地参加演出150多场次,但是他们仍然希望能在"山寨春晚"演出。林中华解释说,因为皮影戏在中国有2000年的历史,但一直在民间,即使是现在,除了唐山皮影剧团是由政府投资创办以外,全国其余50多个皮影剧团都是民间的,而且央视春晚举办这么多年来,皮影戏很难有机会登台表演。"皮影戏的草根气质和山寨春晚的山寨精神十分契合"。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