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1942》
《温故》是一场持久战
冯小刚自传《我把青春献给你》中,记录了当年拿到《温故1942》的内幕,连他自己都不解刘震云当初为何选定了他。2000年春节冯小刚接到刘震云的电话:“关于《温》的事情,我们可以开始上路了。”节后的一天,刘震云从故乡回来,喝光了冯小刚家中冰箱里的所有啤酒,但仍然意犹未尽。冯小刚问:“别人看来,我可能不是拍摄这样一部影片的最佳人选。”刘答:“的确有几个优秀的前锋,但他们已经冲到了底线,要想进球,最好的方法是,把球传给正从中场起动的队员,我看到冯老师恰在此时从中路插上,球就传给你吧。”
事实上,当时的冯小刚只算一个票房不错的喜剧片导演,稍微严肃点的《天下无贼》送去审查,还被认为“以贼做主角似有不妥,希望我换一个题材”。
“很多人说我只能拍喜剧,拍对话的、没有视觉的东西。其实我原来是搞油画的,玩视听很多人还不及我。”在鼓捣出《夜宴》后,冯小刚这样说。
冯小刚一直没有停止过想拍“大片”的愿望,“(喜剧)这方面能量不断释放时,另一方面能量又在不断积聚,没有找到一个释放点,就是拍一些有情怀的电影。”
只不过在《温》的难产过程中,《集结号》和《唐山大地震》们为其完成了投向市场的观众基础。
“温故”冯小刚的“《温故》历程”
《温》讲的什么?冯自传中的话也许是最佳注解。
“它既是一幅波澜壮阔一泻千里的流亡图,又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心灵史。剧本涉及三千万饥寒交迫的河南灾民,和他们之中在西出潼关的流亡途中冻饿而死的三百万冤魂,同时它的视野又非常的宽广,上至操纵世界格局变化的风云人物;下至饿得奄奄一息,倒在路边等着被野狗吃掉的一个又一个灾民。既有蒋介石作为一个统治者,面对国难家仇的复杂心情;又有西方传教士在利用饥荒传教时,由于内心的恐惧和目睹的惨况而发生的人格分裂。当这么多错综复杂的关系搅拌到一起的时候,看到的主角既不是命不如纸的灾民,也不是统治者蒋介石。主角只有一个,那就是民族。”
这样一部有锋芒的作品,命途多舛是注定的。编剧刘震云用一段看似轻松的话记录了18年的筹备过程:“1993年,小王(王朔)把小说《温》交到小冯手里。1994年,小冯找到小刘,欲把《温》拍成电影。后因故搁置。2000年,小冯与小刘重启《温》,获‘华谊’兄弟俩支持,两人带一采访组两下河南,又先后赴陕西、山西、开罗等地。后搁置。 2002年,小冯与小刘重启《温》,建组。后搁置。一年又一年,小王变成老王,小冯变成老冯,小刘变成老刘。2011年初,老冯找到老刘,《温》重启。2月至10月,经过9个月的筹备,准备好了。”
途中,冯小刚也泄过气,如果处处都要妥协,也就失去应有的意义:“《顽主》《霸王别姬》时,还允许出一些锋芒,现在不可能了,得躲开很多,这一躲就不伦不类了。《温》也许终有一稿可以通过,但是那还能拍吗?”
不过冯小刚也明白:“‘坚持在做’的意义很大。不要生气,生气就没戏了,就宣判你出局。而且不会因为你生气局面就会改变,如果你一直拍的话,手就不会生,这中间没准儿就能通过一个打着擦边球的影片。”
冯导终于“准备好了”
10月19日到22日,今日美术馆为《温故1942》举办了一场名为“准备好了”的影片筹备展览。
整个展厅都被黑暗笼罩,人物造型图、场景效果图以及美国《时代》周刊记者在1942年拍摄的灾民图都显得格外撼人心魄。尤其是主展厅悬挂着的巨幅从东周到民国河南历代发生的灾情统计表,“大旱”“大饥”“人相食”“饿死三百万人”等字眼无不刺激着观者。
冯小刚并没有对电影喋喋不休,因为“想说的话实在太多”,“看了展览大家自然会明白”。
《温故1942》有两条主线,一条是沿着灾民逃荒之路,一家人相继以不同的方式死去;一条线是蒋介石政权对这件事的态度和处理方式,体现其之所以失去大陆的原因。
此外,看过《温故1942》的读者可能更明白它的难度,因为原著颇有些颠覆官修历史的意思。刘震云拷问式的解剖既指向统治者也指向被压迫者,面对一个饿殍遍野仍然捐税苛重的政府,是宁肯饿死当中国鬼,还是不饿死当亡国奴?小说让人们反思,对“生命”“爱国”“亡国奴”“汉奸”这些价值观上的冲突,要如何看待?谁该被谴责?谁又该被同情?
不过刘震云此前也称“更重要的是这三百万人对待自己被饿死的态度”,故事的核心力量可能是中国人面对灾难的顽强和幽默。
据记者了解,《温故1942》的主要演员包括陈道明、徐帆、张国立父子、李雪健、张嘉译、范伟、段奕宏、杨立新等,另外还有两位好莱坞大腕加盟。电影于10月底在山西正式开机,拍摄将分为重庆和山西两部分,拍摄时长5至6个月甚至“没有时间表”,顺利的话,2012年暑期会与观众见面。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