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京城四少”们富而不贵
京城四少
“京城四少”最近威名远扬,除了他们,在很多地域都有一些高调的“官二代”、“商二代”组成的“xx少”。驾驶豪车、会所休闲、明星女友,都成为了这些生活无忧无虑青年的追求共性,并且标榜为“贵族生活”。然则,即使按照并不算严格标准来看,这些纨绔子弟也算不上自己所向往的“西方贵族”,我们的富豪们都是怎么了?他们腰缠万贯、家境不凡,却为何没有一点贵族范儿?
京城四少何许人也?
所谓“京城四少”,是指内地有不少喜欢和女明星传绯闻的富二代,其中几个年轻帅气的被戏称为“京城四少”,即汪小菲、汪雨、王烁、王珂。
王烁:父亲是京城有名的房地产大亨王志才。继母是“晴格格”王艳。王烁本人并无多少成就,和周迅姐弟恋一夜成名。
王珂:王珂列入“四少”是因为娶了美人刘涛。现年31岁的王珂被认为是神秘富豪,公司市值达200亿元,有私人波音737飞机。
汪小菲:其母张兰2000年创“俏江南”,身家最高传至25亿,而汪小菲是3亿,不算巨富。
汪雨:汪雨是四少中最为年长的一位,今年36岁,上海地产界大亨,上海市前市长汪道涵第三子,是汪道涵第二任太太所生。
中国富人大多富而不贵
在中国尤其是在北京不乏富二代、官二代、星二代们,然而,中国的富人们似乎一直没有表现出令人敬服的贵族气。他们聚敛了大量财富,本应对社会做出更大贡献,却只是热衷泡明星、奢侈炫富、逞强好斗、私藏枪支、目无法纪,恰如有人所说“富得只剩下钱了”,毫无一点真正贵公子风度,丢尽了“公子”的脸面。
中国的富豪们在慈善、公益等方面也少有作为,单从慈善方面来讲,似乎成了陈光标 的独角戏。简而言之,中国富人大多富而不贵。吊诡的是,社会却时常标榜“高贵”一族,路边,“贵族”、“富豪”、“帝王”等招牌林林总总;店内,“豪华”、“名贵”、“贵族气派”等广告词比比皆是;贵族学校、贵族俱乐部之类的词语在街谈巷议之间伴随着羡慕的目光……在营销的欲望下,“贵族”两个字成了引诱别人慷慨解囊的流行噱头。有钱就是贵族。真的是这样吗?
贵族精神:勇敢 责任 教养
“贵族”是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一种特指,最早的贵族起源于欧洲,作为一种历史文化传统,贵族不仅意味着一种地位和头衔,也意味着社会行为准则和价值标准,一种我们称之为“贵族精神”的东西。贵族精神的第一个特点是骑士精神,勇敢尚武,光明磊落,尊重女性并延及孺弱。
贵族精神的第二个特点是强烈的主人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特里莎修女出身富裕家庭,曾任修道院院长,而她赤脚走进印度社会的底层,一生都在奋力拯救那些在贫穷和苦难中挣扎的平民。贵族精神中的社会责任主要元素其实就是平民意识,“俯身而下”,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关怀。
当然,贵族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上个世纪初,流落中国东北的沙俄世袭贵族,家道衰败,有些伯爵夫人、公爵夫人甚至买不起奶油和砂糖,只能喝清咖啡、吃白面包,但餐桌上的鲜花依然芳香四溢,她们在日常开销中省去了一些牛肉、鱼子酱和上等黄油,却舍不得省略衣领上的花边和餐桌上的鲜花,舍不得省略沙龙上冒着幽香的白色蜡烛。而今天那些暴富的新贵,却在铺着一次性塑料薄膜的餐桌上,一边饕餮鱼翅、燕窝,一边拿着麦克风高声狮吼,包房的茶几上,插着色彩艳丽、恶俗不堪的人造花……
只学贵族皮毛未懂贵族精神
按照上述贵族精神的特征来看,纯粹用财富的标杆来衡量,只有富人和穷人,没有贵族。然而如今国内对于贵族的理解是:拥有高档住宅、豪车、美女如云、消费欧洲奢侈品、子女入学“贵族学校”和出国留学等等,崇尚这样的贵族式生活方式,更多只是一种形式主义的贵族生活。不是表现在人对精神和审美的追求,而是体现在挥金如土、绫罗绸缎、花天酒地的金钱主义形式上。贵族化中的“贵”,就是华丽、气派、显赫、奢侈等形式。传媒传递给我们一种错觉就是这种和真正的贵族文化毫不沾边的虚荣和幼稚的形式氛围。这种贵族文化实际是一种肤浅、粗糙的文化氛围,充其量也只是土暴发户的行径,而说不上什么贵族,他们对于这个社会没有贡献,相反甚至是破坏。
反观美国,没有人比华尔街的富豪更承担得起“上流人物”的名号,
但是他们如此谦卑谨慎,如此热衷于回馈社会,你根本察觉不出来他们有多富有,他们掌握着多么强大的权力和资源。准确地说,中国的暴发户们对炫耀性消费的热衷,还停留在美国19世纪中后期的思想水平上,那是一个真正纸醉金迷的“镀金时代”。但是,美国的富豪从19世纪末就开始了反省,并于20世纪初建立了慈善捐赠的光荣传统,这个传统不但帮助美国成为一个安定繁荣的国家,还使它成为全世界科学与艺术的天堂。中国要花多长时间来建立这个传统?
贵族精神需历史传承和培养
常言道“三代才能培养一个贵族”,中国富人们缺乏贵族精神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缺乏贵族传统,“贵族”这个血统概念在中国自秦朝开始就已经不复存在。受益于“文革”结束后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最近几十年出现了一批富豪,但他们受到的教育中鲜有贵族精神方面的培养,即使有了钱,也不知道该怎么回馈社会。此外,经济畸形发展导致的恶果之一就是贫富差距扩大,拜金主义思想盛行。在此社会背景下,不少人把权贵、富有、体面等同于贵族,实则是只学贵族皮毛,不懂贵族精神。没有几代人耳濡目染的家庭教育和历史传统熏陶,只为分数而忽视责任感、正义感等高贵品质培养的应试教育,社会上流行的功利主义财富观,这些共同造就了中国式的伪贵族。
平民时代人人可学贵族精神
中国历史上也曾出现过贵族,如赫赫有名的“战国四公子”,作为世家贵族的他们,很多举动都为后世所传颂。但后来由于中国长期处于中央集权的帝王专政时期,拥有自己封地的贵族阶层被彻底消灭,贵族精神也被外儒内法的“酱缸文化”所淹没,消亡殆尽。
贵族精神不意味着养尊处优、悠闲奢华的生活,而是一种以荣誉、责任、勇气、自律等一系列价值为核心的先锋精神。在平民时代之中,这些贵族精神其实不再是对少数精英的要求,而是对所有公民的要求。
那么,在一个没有贵族阶层的平民时代,如何重建贵族的精神?如前所述,所谓的贵族精神,就意味着教养、责任、勇敢等高贵品质。教养意味着每一个人不仅要关注自己的物质利益,而且要有精神和品质的追求。责任是指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追求自己的私利,而且要有担当,承担起公共责任。这些都是通过教育可以慢慢熏陶的,当传媒不再刻意炒作追捧“京城四少”名号和他们与女明星风花雪月的故事,当我们的教育真正重视高贵品质的培养,当社交圈子里遇到的多是彬彬有礼、有责任感有教养的人,贵族精神也就有了生存和延续的土壤。别忘了,“京城四少”的名号是社会和传媒给封的,而贵族精神的缺失从根本上来说也不只是富人们的问题,没有真贵族立足的土壤,何来贵族精神?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