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明星娱乐

郭美美受访 央视:丑闻是丑闻制造者的通行证(图)

www.sinoca.com 2011-09-14  央视网



  主持人:

  目前还没计划是吧,先等到这个风波平息了再说?

  解说:

  为什么又接受采访?态度是否诚恳?所言是否真实?专访和要走娱乐圈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就是这次访问,又引发了公众一轮新的追问。而事实似乎也证明,郭美美的娱乐计划进展得很快。

  8月15号,接受访问一周多之后,郭美美宣布成立郭美美工作室团队;8月31号,首支MV歌曲曝光;9月11号,其代言的网游主题曲也已上线。

  就在这个时间节点上,突然地她又出现在了多家媒体上,这也无怪乎公众觉得难以接受。

  主持人:

  究竟是媒体需要郭美美还是因为公众需要郭美美,所以媒体把她传递给公众。现在有人有不同的一些看法,比如说有的媒体就用刊登表达了自己的态度,有的媒体就用撤掉了稿子来表达自己的态度,有的媒体认为你不能被人家玩了,但是也有人持另外的看法,比如说《北京青年报》的评论员张天蔚的看法是,我并不以为媒体报道郭美美有什么错。作为新闻事件的核心当事人,如果所有媒体都不采访郭美美,则对“郭美美事件”的整体报道就是残缺的、不平衡的。如果所有对郭美美的采访最终都“美化”了她,则只能证明此前她确实被污名化了。我讨厌郭美美式的拜金主义,但如果媒体采访没有从她身上发现更多的内幕,则证明她在事件中的作用和责任,也就这么大了。为此她已经付出了相应的代价,却不必付出终身的代价。这是张天蔚的看法。

  可是换一个角度来说,她是否付出了代价,是否其实在其中获取着更大的一种利益,我们不妨去罗列过去一些非常有趣的现象。有一位歌手吸毒被发现了,其实在吸毒被发现之前的时候,他的市场已经很小了,甚至大家都忘掉他了,一歌成名。但是吸毒的事件曝了之后,没想到很短的时间他的价格上涨了,而且又有了很多的演出,“不幸”的是没多久,他又吸毒的事又被炒出来,又复发了,几次往复,最后他慢慢在我们视线当中消失了。还有车模,出现了“艳照门”这样的事件,但是之后价格上涨,而且价格越涨越高。还有我们会看到媒体当中报道出了一些艺人走光的现象,说怎么这么不注意,还甚至要去骂,有一些记者怎么会用这个视角或者说用这个角度去拍摄了,太无聊了、太八卦了、太狗仔了,可是后来有多次的事件暴露出来,原来是人家策划团队精心设计出来的“走光事件”,于是你发现你又被装里头了。

  所以一个明确的态度是真不想跟郭美美过不去,因为人家毕竟是一个小姑娘,跟她过不去干嘛呢?但是我们得跟自己过不去,得跟我们现在担心的一些事情过不去,是不是真的就像那句话,我刚才篡改的那首诗那句话,“最后丑闻成了丑闻制造者的通行证,而低调或者说是其他的一些好品质却成了好的品质拥有者的一个墓志铭?。其实这样一个事件已经不仅仅在娱乐圈或者演艺圈里存在了,在其他的地方也开始有,所以格外让人担心。

  《中国青年报》的评论员曹林就给我们罗列了,一下子离开了娱乐圈或者说演艺圈的一种现象。他讲述了一个故事,与某地方官员吃饭,这位官员知道我是媒体评论员,专事批评工作,席间他认真地对我说:我们这边7月要策划一个活动,等到时新闻出来后,能不能麻烦你狠狠地批评我们一下,没有批评就产生不了影响,批评了大家才知道有这个活动。听了领导这话,我嘴上开玩笑地说“你在挑逗时评家”,心里其实在崩溃,甚至开始怀疑人生!这也是审丑的一个病症。

  说句实话,今天下午我在看到曹林的这段留言的时候,我也有点懵了。表扬,有的时候不对,你被人家装进去了,现在连批评都要格外谨慎。这样一种现象是不是演化成了社会的一种现象,是不是我们该担心的一种范畴呢?来,我们继续关注。

  (播放短片)

  解说:

  “献上我代言的大型网游主题曲《红颜天涯》,据说已上线两天了”。9月11号,郭美美如此推荐着自己的代言作品,尽管具体是哪款产品如今不得而知,但有人请她代言的消息还是让无数的人感到不解和迷茫。

  实际上,这样的例子早有先例。去年初,某女模特的不雅视频流出,一时之间,社会形象受损,是否故意炒作也是议论纷纷。但仅仅两个月之后,她却以高调复出在北京车展之上,受到了商家的追捧,人气不降反升,这是很多人的评价,这样的结局是否助长了某些行为呢?

  王永(品牌中国网首席执行官):

  有些人是抱着一种什么心态呢?不能够流芳百世就要遗臭万年。

  解说:

  不怕坏新闻,就怕没新闻,还有不怕有人骂,就怕没人理。这些被总结出来的顺口溜,指向都是娱乐界存在的一些炒作手法,绯闻、丑闻、偷拍、走光等等,这些都出现在媒体总结的炒作技巧之中。

  字幕提示:

  2010年12月4月新闻

  解说:

  一说网络推手为了吸引眼球,博出位,故意采用反主流的方式来制作和传播信息,推出了一个个以丑为荣的人物。我们看到从最开始“冯姐姐”到后来的“凤姐”等等,炒作的尺度是越来越大。

  丑闻缠身的郭美美在沉寂数日之后“重出江湖”,正式以歌手的身份进军娱乐圈,在歪风很盛的中国娱乐界,似乎只要一首歌的演唱者丑闻缠身且背后有一个深谙炒作之道的团队,他就能够迎合大众审丑情绪,进而具备“一鸣惊人”的潜质。这是《新华每日电讯》近日的评论文章,声讨无底线炒作与“审丑”行为。而在这些行为之中,人们还发现这背后其实有推手在推动。

  蔡强(某网络公关公司负责人):

  公关公司和这个网络红人之间实际上有点像经纪公司和艺人之间的关系一样,这也是网络炒作当中的模式之一,商业模式之一。

  某网络公关公司主管:

  据我知道,前段时间网上报道凤姐现在她代言一场商业活动,可能这个出场费已经到达了15万、20万这样一个水平,这已经抵上很多所谓小明星的收入。

  解说:

  博眼球、寻求出位,在商业谋利这样的链条之下,某些行为已经在挑战着公众的底线。

  陈墨(某网络营销机构负责人):

  现在这些人,他不完全是美丑的问题,而是出位,出位不是出的我们说眼球的“位”,而出了道德的“位”。

  主持人:

  我想面对这样一个光怪陆离的现象,也不想扛起道德的大棒,是一个的确我们要冷静下来去思考,大家一起去商榷。至于有的人看到了郭美美这个专访之后说,应该封杀这个杂志,这样做非常糟糕。也有专栏作家连鹏说,《嘉人》杂志做郭美美的专访,个人非常不赞同。但对一些精英号召抵制和封杀该杂志的言论,并不太赞同。你可以不喜欢、厌恶以及不买,但封杀的言论还是少提为好,暴戾气氛重了点。我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消费者会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的。他的意思是说,公众这种水准的提高和厌恶是另外一种软封杀。其实,我们没有权利去要求媒体同行什么不能做,但是我们有权利担心、有权利忧虑,甚至很多的人会一起去思考,你会不会成为一种审丑利益链条的同盟军,这一点我们还要变成说这样的炒作有很多人指责,它真的短期内有效,但是长期去看,这是一个很好的炒作吗?听一听一位娱评人怎么说?

  王小鱼(娱评人):

  现在挺普遍的,有一大群艺人也好,还有她背后的宣传团队也好,以此为美、以此为乐,有些人可能就觉得对她来说有媒体在报道她,不管是丑是美,有媒体报道她,她就心满意足了,她觉得目标就达到了,甚至于可能很多的这种,她的团队也认为自己做了一件特别了不起的事情,这是他们自己的标准、他们自己的理由。但是我觉得她离真正的宣传包装差得远,这些还是处于一种小闹剧,或者说完全不专业的一种行为,是一种走火入魔的行为。

  主持人:

  网上有一个调查,郭美美登上了《嘉人》杂志你赞同吗?其实非常一边倒,赞同,有新闻价值是争议人物9%;其他7%;反对,媒体应当有更高的价值观是84%。我想起在很多很多年前的时候在《财经》杂志上看到的一个专栏写到,说国外的媒体最怕什么?我说当然是怕虚假新闻了。每想到虚假新闻只排第二,第一怕的是冒犯,冒犯人群、冒犯道德观、冒犯社会的这种价值观,这是媒体最担心的一种事情。

  我想在看到这84%反对的时候,恐怕大家也可以去思考一些问题。我们还可以拿一个非常熟悉的人做一个例子,美国的老虎泰德伍兹,他的事情出来了之后,他也没犯法,但是很快的时间,就在两年的时间里,他原来有很多很多的赞助商,跟他签约的大企业,没想到没多久赞助商开始陆续地离开他,最后越来越少,纷纷以躲开他为自己的第一件要做的事情。然后他一离婚又赔给老婆很大很大一笔钱,成绩又上不去,社会在这样一种软氛围的情况下,让泰德伍兹为自己的丑闻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前不久,也就是7月份的时候,泰德伍兹才接到了两年来的第一个广告单,这个广告单还不是在美国,而是在日本,而且我仔细看了一下,是一个什么样的广告单呢?是一个治跌打药品的广告,当时说,这里是不是也有一种嘲讽的因素。

  还是重复一下那句话,总有一些东西是对的你就该去做,总有一些是错的东西,也许表面上你获取了利益,但真的就该做吗?可真的别让最后是“丑闻是丑闻制造者的通行证,而低调反而成了低调拥有者的墓志铭”。这样,你会开心吗?

  今天就到这里。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李双江回应携军官探望伤者:按我级别配警卫很正常
下一篇:央视秋晚剧组回应假唱质疑:是卫星信号问题(视频)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