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周刊:改版之后的经典电影栏目基本上以《地道战》《地雷战》等的革命老电影为主,而且重复率很高,这是自身的节目定位决定的还是什么原因?
刘光全:这个主要是版权的问题。因为一些老的片子版权问题已经解决掉了,那些新的电影版权的问题很麻烦,要打官司,所以还不敢怎么动。所以我们最近跟上海电影译制厂合作,弄了些译制片过来。
我们也跟八一电影制片厂合作。像《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这个节目是献给建党九十周年做一个系列节目。我们提出,能不能跟八一电影制片厂有战略合作,这些路子使得来源更宽一些,重复率会逐步降低。
和上海译制片厂合作后,拿来的电影种类很丰富,《魂断蓝桥》等这样一些经典的东西就不完全是革命的了。我们局限于是经典的作品,不一定是革命电影。我们红色的概念不是说一定就革命或者反革命,它应该是健康的向上的、不会让人低沉是引导人们向好的向善的这一类的东西。像我们播的《信念》《记忆》当中有一些跟革命都不沾边,像牛顿、居里夫人等等。
舆论的威力是很大的
中国新闻周刊:据说在重庆卫视改版之后,市委市政府的领导都很关注,甚至有时会直接对节目提出意见,是不是会让你们压力很大?
刘光全:薄熙来书记关注卫视也比较正常,作为主要领导,所以他对舆论阵地肯定会关注。至于市长,他给你拿来1.5亿,他要看一下啊(笑)。但他们的关注点不一样,书记关注得很全面,刚好看了,觉得挺好他就表扬,如果觉得有点问题就提出改进意见。对市长来说,他从政府这个角度,更多关注财经一类节目,《财经时间》他看了以后就要评论。前不久我们做了一个红歌会的节目,效果比较差,黄市长就提出来了。我们肯定有压力。
中国新闻周刊:在两会的时候,市长黄奇帆曾经以BBC和NHK做例子对比重庆卫视的改版。但是这两个媒体既独立于市场也独立于政府,是靠收取收视费运营的。如果想做公益电视台,重庆卫视今后是否会考虑加大新闻节目的力度,尤其是新闻监督的内容?
刘光全:毕竟国情不一样。我们的新闻实际增加了很多,新闻播出量占全天播出份额的19.5%,我们要为公众提供更多的资讯。新闻监督肯定会有所增加,因为新闻监督必须要有,但也不能弄得铺天盖地,还是要把握尺度和节奏,弄不好效果反而不好。所以舆论这东西,威力是非常大的,把握不好不行。
中国新闻周刊:在你看来,在当今中国,电视台扮演的角色应该是怎么样的呢?政府喉舌、资讯平台还是什么?
刘光全:我们电视台应该还是兼有。它肯定应该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同时又是给广大观众提供资讯的,给他们带来一些愉悦的平台,不应该是单一的。
中国新闻周刊:如果观众对现在的形式一直不接受,有可能重新改回改版前的形态吗?
刘光全:应该肯定不会完全倒回去走老路。我们分析了现状,现在还在走那个路(收视加广告)的人,他们自己都很彷徨。我这次去参加上海电视节,就接触了很多兄弟台,大家都感觉一个是电视剧涨价太厉害,压力大得不得了。另一个娱乐节目,大家都挖空了心思。要趟出新路是大家的共识。
中国新闻周刊:可是一些业内学者并不认为重庆卫视的改版是走新路。比如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曾对媒体说,他认为重庆卫视的改版是在走老路。好不容易摆脱了曾经的纳税人供养电视台走向市场化之后,现在又回头。
刘光全:他的观点从我的角度我不认可。但不评论。因为他站的角度不一样,看法就不一样,喻国明我认识,他有很多前卫的观点,有这些观点也是正常的。
中国新闻周刊:现在,你觉得收视率还是你看重的一个指标吗?
刘光全:收视率还是很重要。我觉得我们在坚持弘扬主旋律这个基调下,要研究怎么提高我们的节目质量来提高收视率。
在目前这个大的电视的环境里面,把弘扬主旋律这类节目质量提高以后提高收视率,那肯定是比较难的。如果我们做这类节目,真正做好了以后,观众群体喜欢,收视可能就固定在一个水平上。
中国新闻周刊:现在对于砍掉广告的重庆卫视来说,各地的卫视落地费是不是很头疼的一块费用?
刘光全:我们三个亿的运营费用中,落地费占了一个亿。也有一些朋友提出来,你们是弘扬主旋律的,应该跟中宣部打个报告,要求把你们台的落地费取消掉。但我们想,改版是自己的行为和探索,如果取消掉落地费后,别人可能都不高兴,这实际上是一个利益问题。
中国新闻周刊:下班之后你喜欢看哪个电视频道?
刘光全:说实话,我原来喜欢看中央三台(笑)。
中国新闻周刊:如果重庆卫视进行了一段时间之后,收视率还是上不去,你怎么办?
刘光全:按照我现在的设想和规划,不断改进节目,往前提几位,我觉得问题不大。如果没希望再往前提了,我可能就说排名15位就可以了(笑)。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