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恐怖试验场
《立方体》Cube
出品:加拿大 1997
导演:文森佐・纳塔利
主演:妮可・德波儿 大卫・休莱特
【故事】
六个人,一个警察,一个医生,一个学生,一个建筑师,一个外号“飞天神鹰”曾从七座监狱逃走的逃犯,还有一个智障的孩子。他们醒来,发觉自己被关在一个立方体盒子里,每个面上有一个小门,而小门通向的是另一个立方体,如此往复,看起来没有穷荆
有些立方体里有杀人机关,但没有人知道其中的规律所在,影片开头一个倒楣鬼就被切成一块块人体豆腐。当这六个人聚集到一起时,有的绝望,有的冷静,有的则完全灰心丧气。唯有那个“飞天神鹰”成竹在胸,他很有经验地用鞋带系着鞋仍到屋里探路,赢得了大家的赞誉,但第二次,他这一招鲜就失效了,代价是,他被屋里的喷出的硝酸腐蚀得成了一个骷髅。
热心而勇敢的警察成了他们新的领袖,在他的鼓励下,学生发挥出了她的特长,这个数学天才发现有每个立方体的门上都有一个数字序列,而刚才每一个有机关的立方体,上面的三个数字都是质数。被这个信息激励,大家似乎又有了信心,于是一路穿屋过巷,平平安安,直到警察进到了一个没有有质数的立方体却差点被飞速旋转的钢丝铰成肉片时,大家心里暗藏的恐惧才真正爆发了。警察把那个看起来始终消极的建筑师揍了一顿,并认为他是奸细,这时建筑师透露了实情,他是这个立方体的设计师之一,但他只设计了外壳,而这个外壳只有一个出口,没人知道它在哪里。
天才的学生这时又发现门上的三个数字,实际上是笛卡尔座标,标识着每个立方体的位置,他们决定走到这个大立方体的边缘去看一看,这时他们只能采取最原始的方式,用鞋探路的方式。在一个有声控机关的立方体里,由于智障孩子的一声叫唤,让警察再次差点丧命。气急败坏的警察要揍傻子,医生坚决阻止,她认为“我们就是死,也要有人性,它是我们唯一有的东西了”。两人结下了梁子。
五人到了大立方体的边缘,外面黑乎乎一片,看不到一丝通向自由的影子。警察决定用衣服结成绳子,让大家拉着他他到外面去看一看。这时医生自告奋勇去,因为她比较轻,然后发生意外,在最后一刻,身手敏捷的警察拽住了她,但在两人眼神交汇的一刹那,警察的眼神里露出一种冷意,医生摔了下去。
杀人之后,警察的内心阴暗面完全爆发,他想与学生一起走,因为她有着带着他走出去的希望,同时他对这个女学生似乎也有了些邪念。就在两人撕扯时,一直蔫蔫的建筑师救了学生,但他也被警察打了个半死。警察这时也完全撕下了面具,他把建筑师当成了一个人肉探路器,一次次把他扔到有危险的立方体里,但最后,他们再次又看到了“飞天神鹰”的尸体,他们又回到了原点。
女学生终于弄明白了整个立方体的运行法则,但由于计算量太大,人脑根本算不过来,一直以来只会发出啊啊声的傻子在旁边说出了答案,原来他是一个数学天才。在他们前进的过程中,建筑师趁机重创并摆脱了已经丧心病狂的警察。
最终,他们来到了整个立方体渡口的位置,而这也是他们最初醒来的地方,绕了一大圈,如果不动是最好的选择。就在他们即将出去时,警察追踪而至,他手里的铁棒戳穿了学生身体,血溅在他的身上,显得异常狰狞,建筑师让傻子逃出了立方体,而他自己,用最后的力气拉住了已经探出半个身子的警察,立方体又开动了,那个警察变成了立方体间隙中的一滩血迹。
【鉴赏】
这个20天拍完的小成本电影最牛的地方在于立方体这个设定,它既是这场一个科幻恐怖故事的有效载体,同时,它成了演绎人性的一个绝好舞台。
医生是一个阴谋论者,她敏感而歇斯底里,她怀疑他们所在的地方是“军工联合体”的产物。建筑师则是一个厌世者,他由于看得太透,所以这个世界对他也就失去了吸引力,他不想出去,因为外面有的只是“无限愚昧的人性”。而警察则是一个坚强而又魄力的人,影片最精彩的地方,就在于他从好人到一个穷凶极恶坏人的转变过程:开始,他身上的责任感让他把大家组织起来,慢慢他对于建筑师的消极产生了厌恶,厌恶产生傲慢,而傲慢则加深了厌恶的程度,这一对双生儿相互滋养,直到发生病变:他觉得智障孩子和建筑师都是累赘,不值得拯救,而医生的命悬一线激发了他心理那个最邪恶的开关,于是邪恶与愤怒合谋,让他完全失去了控制。
影片讲述了在恐惧的引导的之下,人类是怎样分崩离析,然后自相残杀的故事。但除了对人性的精准表达,影片中最让人震撼的地方,来自于建筑师的一段话,他说“没有老大哥看着你”,整个立方体实际上只是“一个失控的产物”。这句话让这个电影比那些纯粹从意识形态出发对极权社会进行公式化解析的作品更为锋利,它讲述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那就是系统的可怕,它的可怕不是来自于一个作恶作端的极权者,而是来自于整个系统的庞大,庞大到不可控的程度,甚至没人能掌握它。这样一个人类系统,让每个人的分工极度专业化,每个人都是在做自己份内的事儿,但合起来,可能是一个核弹,造成的后果可能是一场大屠杀,而系统的庞大稀释了每个人的罪恶感,因为他不知情,更深一层次,他也不想知情。这部电影从某种程度触到了“平庸的恶”这一话题,它讲述了这个世界的败坏并不只是几个当权者造成的,每个人的消极和不作为所产生的合力,才是整个社会最为恐怖的地方。
所以影片最后,只有那个智障小孩能够走出去,因为他才是真正无辜的,而其它所有人,都如学生所说的都在“毁灭世界”。 《七宗罪》Se7en
出品:美国 1995
导演:大卫・芬奇
演员:布莱德・彼特、摩根・弗里曼、格温妮丝・帕特洛、凯文・史派西
【故事】
星期一,爬满蟑螂的幽暗房间中,一具暴食者的尸体连同他未吃完的意大利面散发着恶臭,等待着警探沙摩塞和米尔斯的到来。在现场,沙摩塞发现了凶手留下的字条“暴食”。
星期二,高等辩护律师高德在办公室遇害。从现场分析,高德是在凶手的胁迫下割掉身上的一磅肉后流血身亡的。凶手用血迹写在地板上的“贪婪”再次引起了沙摩塞的警觉。还有六天,沙摩塞就要退休了,冲动易怒的米尔斯将接替他的位置。对于这样一桩悬案,他无心恋战。米尔斯却对这个案件情有独钟,但却苦于无从下手。米尔斯的妻子翠茜在家设宴,希望通过这种家庭形式让沙摩塞再度出山。沙摩塞怀疑,凶手应该是天主教徒,他期望惩戒天主教中的七大罪过。如此推算,接下来还将有5个人分别死于非命。
星期四,劣迹斑斑的席多・艾伦被发现在自己的租室内奄奄一息。一年来,他一直被凶手施用各种药物,如今他只是一个形容枯槁被割去舌头的活死人,而他的罪名是“懒惰”。翠茜约沙摩塞单独见面,她坦言不喜欢现在的生活,她怀孕了,不知道现在是不是应该拥有一个孩子。沙摩塞向她讲起自己年轻时的往事,他告诉翠茜,失去一个孩子远比想象中痛苦。
星期五,沙摩塞和米尔斯通过买通中情局的职员获取了一份阅读与“七宗罪”有关书籍的图书馆借阅名单。一个叫约翰・杜的人进入到了他们的视线。于是老少警探摸到了约翰的家,与他发生了激烈的交火。奇怪的是,约翰竟然在紧要关头放弃了杀死米尔斯的机会。不久,一名妓女被嫖客用奇怪的硬物杀死。惊恐的嫖客称一切都是受人指使,而凶手也在案发地留下了“淫欲”的字样。
星期日,一个美女被人割掉鼻子死在了家中。残忍的凶手,把电话和安眠药分别放在死者手中,让她选择丑陋的活着或是自杀身亡。墙上则用血迹写上了“骄傲”。就当案件再一次陷入谜团,满身鲜血的约翰・杜竟然尾随沙摩塞和米尔斯来到警局自首。他自称自己又犯下了两件案子,不过要想让他认罪,最快捷的办法就是沙摩塞和米尔斯亲自押运他去犯罪现常
傍晚7点钟,当警匪三人刚刚抵达指定地点,一辆货运车就为米尔斯送来了一个包装精良的箱子。在约翰・杜的言语挑衅下,崩溃的米尔斯得知箱子中竟然是翠茜的尸体。约翰・杜表示,自己羡慕米尔斯的生活因此犯下了“妒忌”罪,希望得到米尔斯的惩罚。怒不可遏的米尔斯当即不顾一切的开枪解决了约翰・杜,而他的妻子则成为最后一桩“愤怒”罪的受害者。
【鉴赏】
导演大卫・芬奇认为,自己的电影不是简单的黑色电影而应该属于伤痕电影。那些看似故弄玄虚的桥段实则是想引发观众的思考。简单的说,《七宗罪》从表面上看也许是一个使用了一些编剧手法的连环杀手故事,但实际上则是一部意义深刻的社会反思影片。在电影的结尾,约翰・杜在囚车上对两位警探表达了他对社会的认识,那些被害者各个都是社会的残渣,是人们所摒弃的对象,而所谓的社会准则却从来对他们都如此放纵。因此,总要有人替天行道,而这个人正是自己。沙摩塞尽管当即回绝,但却在影片的结尾黯然的道出了一句海明威的名言,“这个世界是个好地方,值得我们去奋斗”,并强调 “我只同意后半句”。于是,直到这时,导演才把他一直埋在影片中的暗线公之于众,真正的罪犯源于社会对于隐性犯罪的纵容,七宗罪的惩戒也会循环往复。当米尔斯以谋杀嫌疑犯的罪名被押上了囚车,说不定在未来的某天悲剧又将上演,而这一切却无从改观。这部电影从本质上打破了善恶终有报的传统戏剧结局,相对开阔的结尾和凶徒颇具哲学与现实意味的总结都为这部电影蒙上了无法逾越的悲凉,因为人性的残缺,所以罪恶将会永恒。
约翰・ 杜把自己称为上帝的使者,因此当沙摩塞发现七宗罪埋藏在宗教经典下的玄机时,导演大卫・芬奇不失时机地为图书馆查阅一场戏铺设了长达3分钟的音乐,配以缓慢的特写镜头,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让整个场景散发出一种灵魂深处的宁静,而这恰恰是沙摩塞眼中约翰・杜唯一值得称道的美德。大卫・芬奇把人类阴暗面做了唯美化的读解,这种对于人性的谅解成为了他电影风格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梦是对丧失的恐惧
《睁开你的双眼》Open Your Eyes
出品:西班牙 1997
导演:亚历桑德罗・阿曼巴
主演:爱德华多・诺列加、佩内洛普・克鲁兹
【故事】
塞萨尔醒后发现自己关在精神病牢,不停被询问一件他毫无印象的谋杀,在心理医生的引领下,他开始回忆,试图寻找事情的真相。
塞萨尔是个花花公子,能言善辨,对女人颇具吸引力。二十五岁生日那天,他刚在聚会上认识了好友佩拉伊奥的女友苏菲亚,就请她帮自己摆脱昨夜情人诺莉娅的纠缠,随后不顾朋友不快,随她回家彻夜长谈。被嫉妒和愤怒苦苦折磨的诺莉娅,在索菲娅楼下苦苦守候一夜,当清晨塞萨尔走出公寓,她再度勾引萨塞尔,迫使他上了自己的车,但一路上萨塞尔对她依然十分冷淡,诺莉娅磕药后将车开下山坡,企图与负心男同归于经…
第二天,塞萨尔按约定去公园见索菲娅,并向她讲述自己关于车祸的恶梦,随后突然惊醒,发现自己真出了车祸。车祸导致塞萨尔毁容,而医生对此无能为力,当他以这样的恐怖面容去见索菲娅时,两人都感到痛苦。塞萨尔再约索菲娅去夜店见面,索菲娅却带来佩拉伊奥,塞萨尔意识到索菲娅对自己的抗拒,而唯一好友佩拉伊奥也离他而去,塞萨尔痛苦大醉,第一次感到被抛弃。沮丧、颓废中,他醉卧街头。
次日清晨,索菲娅却出人意料回到他身边,鼓励他呵护他,她的温柔体贴给了萨塞尔重新站起来的力量。好事接连发生,此前对整形手术一筹莫展的医生突然说可以让塞萨尔受损的容貌完美如初,萨塞尔半信半疑,但手术却很成功,塞萨尔恢复了英俊容貌,但此后恶梦频发,他一会儿梦见毁容依旧,一会梦见枕边的索菲亚变成了诺莉娅,一时分不清梦境与现实。
塞萨尔在一次和索菲亚做爱时,发现她又变成了诺莉娅,狂乱中用枕头将她闷死,随后在楼道镜子里看到,自己的脸依然支离破碎。
至此,心理医生大致明白了塞萨尔的问题,而塞萨尔也回忆起,这一切似乎和一家叫埃利的人体冷冻医药公司和有关。他和心理医生一起来到这家公司,但公司负责人却给了他一个无法接受的解释:塞萨尔其实是这家公司的客户,客户在死亡并冷冻后,可以以梦的形式延续生命,萨塞尔车祸后遇到、看到、感受到的一切,包括现在,其实都只是他的梦境。
塞萨尔彻底崩溃,认定这是个梦,他开枪杀了一名警卫,爬上大厦天台,一个自称达沃诺斯的人告诉他,现在是2145年,现在,他可以选择从冷冻状态下醒来,完成整形手术,重新开始生活,但索菲娅是他幻想出来的女孩,醒后将不复存在。塞萨尔想起索菲娅,她果然出现,塞萨尔最后一次拥抱了自己的真爱,随后纵身跳下高楼……
黑暗中,一个女人的声音传来:睁开你的双眼。
【鉴赏】
这恐怕是《奠基》之前,关于梦境最具观赏性的电影之一,更难能可贵的是,它还是一部非常成功的爱情电影。影片最最奇妙之处,是它有多种可能性,而且每个似乎都说得通。这些可能性的关键点在于判断究竟“何处是梦,何处是现实?”,或者简单来说,塞萨尔的梦境究竟是从哪个地方开始?
在众多解读中,有一种可能性曾经比较主流,它干脆认为“一切都是一场梦”,意思是,整个故事其实都是塞萨尔的梦境,因为影片首尾呼应的那个镜头是一模一样的,黑暗中,有个女人在呼唤――“睁开你的双眼”,她就是在唤醒塞萨尔的这个梦。这样来看待这部电影固然有趣,结构上也简单明了,但这等于使故事的主体(塞萨尔寻找真相的过程)失去了意义,一个成熟编剧在这里做取舍的时候,一般不会选择这种解释,所以,它只能作为一种观众认可的可能性保留,对创作者来说,这应该不是他们拍摄这部电影的初衷。
另一种主流观点是通过大厦顶层那个自称达沃诺斯的人告诉我们的:塞萨尔昏倒街头之后,颓废自杀,接受了医药公司的冷冻,冷冻了一百多年,这一百多年里,他处于昏迷状态,做了那个昏倒街头之后的极为混乱的梦。这个可能性是故事告诉我们的,用文艺理论的方法分析,这个达沃诺斯属于“不可靠的叙事者”,他在片中对塞萨尔同时也对观众作出的解释,即便合理,却也有可疑成分。
此外还有三种解释,也都能自圆其说:
1.塞萨尔到索菲娅家过夜,后面的故事都是他的梦境,因为他喜欢索菲娅,但潜意识里存有对朋友背叛的担心和对诺莉娅可能会报复的不安,所以做了一个这样的梦;
2.塞萨尔撞车后其实一直就没有醒来,他在昏迷状态下,思维活动依然很活跃,车祸前他最大的恐惧是毁容,所以做了一个从车祸后自己毁容开始的梦;
3.塞萨尔醉卧街头的当晚,他其实躺在地上睡着了,后面发生的事,都是他当时的梦,因为他知道索菲娅因为自己毁容放弃了他们之间刚刚建立起来的爱情,所以在梦中虚构了医药公司这条支线,令自己重新获得索菲娅。
这三种解释都说得过去,也都有疑点。第一种(1)解释的Bug在于,对背叛的担心,不符合塞萨尔这个人物纨绔子弟的性格,而后来的巨变,更不可能由这样一个人物自己去完成;第二种(2)解释当然可能,但太直接简单,缺乏戏剧韵味;第三种(3)解释,其实和达沃诺斯的说法非常接近,不同的是,他没有塞萨尔醒后崩溃又自杀、又冷冻这些不可思议的科幻成分,最接近真实,而且这种解释,梦境的动机最为强烈――爱情得而复失,连朋友都弃他而去――这个重大挫败,足以令他的大脑自己编织梦境去修补他的创伤。尽管这是我个人最认同的一种解释,但其他可能性并不因此失效,《睁开你的双眼》这部电影的魅力与价值,不就在这里吗?这才是真正的“小径分叉的花园”。由此可见,影片的悲剧基调揭示的主题是:梦境,乃是人类对丧失的一种原初的恐惧。 暴力是击碎绝望的最好武器
《搏击俱乐部》 Fight Club
出品:美国 1999
导演:大卫・芬奇
演员:布莱德・彼特、爱德华・诺顿、海伦娜・伯翰・卡特
【故事】
杰克是一个重度失眠患者,医生建议他去癌症患者社团体验痛苦以缓解病症。这个提议非常奏效,杰克在与“病友”互相倾诉和分享中获得了新生。为了每天都能安然入睡,杰克不知疲倦的穿梭在各种癌症社团中。一年后,一个名叫玛拉的女人出现了。杰克知道,玛拉这个大烟鬼其实和他一样什么病也没有。为了不被彼此揭穿,他们互相留下电话,并均分了社团时间,相约再不见面。
杰克其实是一个国际知名汽车公司的召回事故检测员,过着白领中产生活的他,独自租住着一个公寓,业余爱好就是购买家具。经常坐飞机出差,他习惯了在旅途中和不同的过客聊天。一次,他在飞机上遇到了一个肥皂推销员泰勒・德顿,两人相聊甚欢。下飞机后,杰克却发现自己的公寓毁于一场火灾。无家可归的杰克约德顿出来喝酒,德顿盛情邀请杰克住进自己的家,不过前提是要和自己打上一架。德顿家是一个马上要拆迁的破败别墅,两个人在一起自得其乐,而他们都迷上了互相殴打的生活。于是,他俩找到了一家酒吧,老板用地下室为他们提供场地。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杰克和德顿的行列中来,德顿干脆成立了一个组织“搏击俱乐部”。
玛拉因为久不见到杰克而打了一通电话,服用了过量安眠药的她等来的却是德顿。德顿和玛拉在别墅里疯狂的性爱。杰克十分妒忌,却装作若无其事。“搏击俱乐部”日渐壮大,德顿为大家布置了破坏性的作业。在毁坏了无数公共设施后,“搏击俱乐部”成为了响彻全国的地下组织。德顿决定在全国建立据点,杰克试图阻止他,但德顿却失踪了。在追踪德顿的过程中,杰克发现德顿不过是自己精神分裂后的产物,自己就是德顿。为了避免精神分裂后造成更大的破坏,杰克拿着罪证准备自首。但警局的探员却各个都是俱乐部的会员。失魂落魄的杰克只好自己去阻止罪恶的发生。德顿不断的出现,杰克想到的唯一办法就是自杀。于是,他对准自己的喉咙开了枪。德顿终于消失了,杰克在摇摇晃晃中拉起塔拉的手,远处一栋栋因爆炸而坍塌的大厦成为了德顿留下的最后一件作品。
【鉴赏】
用动物性的暴力本能去对抗精神上的迷茫,在这个被物质异化的社会,搏击俱乐部中的所有人本质上都用人格分裂的方式医治着自我创伤。无从改变的社会现状,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投靠搏击俱乐部以获得心灵上的宁静。尽管导演大卫・芬奇在故事的结尾为主角安排了企图皈依的心境,但无法挽救的倒塌大厦则恰好说明了世人心中渴望社会秩序倒塌的强烈诉求。而这正是本片想要表达的主题。
曾为麦当娜御用MTV导演的大卫・芬奇对于黑色电影情有独钟。在《搏击俱乐部》中,他反潮流的运用第一人称自述的方式,带领观众进入到了一个完全自我的精神空间。快速切换的镜头,充满肾上腺激素的暴力与血腥,都让《搏击俱乐部》充满了疯狂和颓废的色彩。当然,对于大卫・芬奇而言,卖弄技巧是十分不道德的行为,于是他甚至在影片的转折点添加了饱含导演意图的自我说明。这让整个故事彰显出一种教科书式的完整。
大卫・芬奇用隐喻的手法,解开了人们对于社会文化的虚无感受。搏击俱乐部的壮大恰恰说明了人们内心深处无法回避的绝望。与其向罹患癌症的人索取安慰,不如在互相厮杀中转嫁精神上的痛苦。布莱德・彼特扮演的德顿最后把这个过家家式的游戏演变成为一场革命。他的信仰是摧毁,而动力是获得内心的自由,以期摆脱最让自己痛苦和恐慌的当下生活。因此,这个电影最为精妙的是,用一种近乎摇滚乐的方式进行哲学的思考,在首尾闭合的环形结构之后添加颇具科幻色彩的结尾。那些杰克和玛拉携手观看的大楼爆炸性景观,甚至流露出一种无法抑制的快感。
布莱德・彼特和爱德华・诺顿为这部电影奉献了最好的演技。他们貌似一个狂野,一个懦弱,但骨子里都有“被女人养大”的自卑本质。他们都渴望成为彼此,因此他们是盟友,但他们又厌恶对方,因此他们又是敌人。这种难以拿捏的男性情感用布莱德・彼特的话说是,“疯狂而带有惊喜”。因此,这也正映衬了一句很多人对大卫・芬奇的总结:演员总是能在他的电影中变的与众不同。 疯狂绞杀你的脑细胞
《记忆碎片》Memento
出品:美国 2000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主演:盖・皮尔斯 凯瑞-安・莫斯 乔・潘托里亚诺
【故事】
提示:这是一个无法说清的故事,本剧情仅仅是其中一种解释,这是一部你看一遍肯定无法看懂的电影,也是一部让你自以为看懂但心里还是会隐隐发虚的电影。
保险公司调查员莱纳的妻子被强奸,他打死凶徒一人,另一凶手将他打昏,逃走。他得了短期失忆症,只能记得几分钟的内容。他的妻子很痛苦,想通过让老公不停给自己打胰岛素的方式来来试验到底他是不是真的失忆,最终妻子被他打死了。莱纳伤心欲绝,强大的悲痛让他无法接受妻子死于已手的事实,他将他的记忆篡改为妻子死于那次强奸,而打胰岛素致死的事儿被他强行安在了一个叫萨米的骗子身上。
由于他的病情,莱纳只能用小纸条和拍立得相机来记事情,但莱纳孜孜不倦地寻找另一个凶手约翰・G。警探约翰・盖玛(小名泰迪)帮他找到约翰・G,并杀死了凶手,同时也利用他失忆的事情,故意诱导他杀了很多个假的约翰・G。这次,泰迪为了想抢夺毒贩的钱,骗他杰米就是约翰.G,这样莱纳就在毒品交易过程中杀了杰米,但杰米临死说的话让莱纳知道自己杀错了人。莱纳由此知道泰迪在骗他,为了报复泰迪,同时也让自己的生活有意义,他故意记下了泰迪的车牌,并将之作为证据纹在了自己的身上。泰迪注定成为他要找的凶手约翰・G。
杰米的女朋友娜塔丽娅看出莱纳真的失忆,就先藏起屋里的所有的笔,然后激怒莱纳揍她,等过了几分钟莱纳失忆后,再进来骗他是达德打了她。达德是杰米和娜塔丽娅的贩毒合伙人,达德以为杰米卷着毒资跑了,天天来找娜塔丽娅的麻烦。就这样,娜塔丽娅成功地忽悠莱纳去杀达德。
最后娜塔丽娅帮莱纳查到他身上纹着的车牌号的拥有者,毫无疑问,这个人是泰德,于是,就在莱纳杀死杰米的地方,莱纳杀死了泰德。娜塔丽娅为她的男友报了仇,而这个时候的泰德也以为为自己的老婆报了仇。
【鉴赏】
这是一部太复杂的电影,整个故事由倒叙和正叙两种方式互相穿叉组成,共有45组片段,彩色为倒叙,黑白为正叙,在影片结局时,是倒叙与正叙的时间结点。由于片段非常琐细,所以影片里的倒叙完全不像《薄荷糖》那样只是一种情感的冲击,理解这些倒叙戏需要理工科学生强大的逻辑能力和耐心。
影片对于观众最大的障碍来自于萨米与莱纳本人的关系。在莱纳的口中,萨米是个短期失忆症患者,莱纳所在的保险公司由于不想赔钱,所以他认定萨米并没有失忆,萨米患糖尿病的妻子决定拿自己的身体作试验,于是萨米一遍遍重复地给妻子打胰岛素,妻子就这样给打死了。但在影片中,导演又刻意而隐秘地插入了这样的细节,细节一是在影片1:30左右插入的一个一闪而过的镜头:坐在疗养院的萨米突然变成了莱纳。细节二是泰德说其实萨米没有妻子,反而是莱纳的妻子患有糖尿病时,莱纳的脑海里出现了一个他给老婆打针的画面,但下一画面,画面他是掐了他老婆的屁股一下。这两个细节都在证明,是莱纳杀死了自己的妻子,他自己篡改了记忆。这样的话,这里又产生了一个疑问,按照影片的顺序,这时的莱纳应该已经患病,他又怎么记得自己的妻子死于自己的手上,并把这个记忆嫁祸地萨米呢?有一种解释认为是莱纳的失记症是从他老婆死后才开始的,但如果这样,他老婆怎么会死于他的过量注射呢?
看这样电影的难受之处在于,初想你可能觉得这部戏已经很清晰,但细想一下,原来自己所认为的坚实的逻辑实际上一片虚空。泰德最后说出来的话是真相吗?莱纳为什么要在身上纹上“不要接电话”的字迹?到底是谁撕掉了莱纳老婆卷宗的上12页纸?没有答案。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似乎非常乐意戏耍观众,影片就像一个迷宫,看起来清晰,却永远走不出去。
这部电影厉害的地方还在于,它不止是在智力上挑战你,它的形式和它想要表达的东西是一致的。这是一部非常存在主义的电影,在这部电影里,记忆不存在,真相不存在,意义也不存在,但人得活着,所以莱纳修改记忆,主动地为自己的空白生去创造一个意义。当你最后明白,他孜孜不倦的追凶,原来从源头上来说只是他对自我存在的一种努力证明之时,这部电影显得那么荒凉、虚无和深刻。 有种感觉叫妙不可言
《买凶拍人》
出品:香港 2001
导演:彭浩翔
主演:葛民辉 张达明 陈辉虹
【故事】
偶像是阿兰・德龙的杀手Bart,在杀掉一个对象后去找雇主收杀人的尾款,不料雇主炒楼失败,不但无钱给他,还求Bart杀掉自己,让妻儿获得保险金。Bart无奈回到家中,过惯了奢侈生活的老婆不听他生意不好的解释,依旧穷侈极欲,还不管杀手的冷酷形象,让他去主动寻找雇主,Bart放下杀手的架子去寻求雇主,结果对方不是向他借钱就是请他去杀董建华。Bart最后经人介绍,找到了一个要杀掉将自己的偷情录相拿去贩卖的一夜情对象的富婆,但对方提出的要求是必须拍下杀人的过程。Bart只好买了一台DV自杀自摄,但因为发生枪战,拍出的画面模糊不清,富婆很不满意,责令他去杀盗版商时必须拍出满意的画面,于是Bart决定去找一个拍档。
偶像是马钉西科塞斯的小导演阿全,在向监制要上部戏尾款时被塞了一包大麻,他只好到酒吧去卖,结果被Bart遇到,被当导演的诱惑吸引,成为Bart的拍摄拍档。两人的合作很快成为富婆界最抢手的黄金组合,已至于别的杀手(林雪)没有生意可做,也找了一个色情片导演(刘以达)组成电影团队。阿全到Bart家去体验生活,Bart的岳母因为别人打麻将赢了她就要Bart杀掉对方,而岳父则因为深圳的情人来港而要Bart杀掉岳母。
洪兴的老大蒋先生被双枪雄出卖,临死前留下遗嘱,谁能杀了双枪雄就是新的话事人。大家推举阿标执行家法,阿标找到Bart和阿全,让他们杀死双枪雄并录下“是洪兴的标哥让我来杀你的”的画面。
在双枪雄生日宴地当天,Bart和阿全正准备杀双枪雄,不料另外的杀手(林雪和刘以达)先出现杀掉了双枪雄。Bart在干掉竞争对手后,准备找来替身补拍镜头。这时标哥带着曾经给阿全大麻抵债的监制赶来,四人最后在拍摄中产生了矛盾,Bart被换掉,由阿标出演,阿全的导演也被撤,由监制“监手自导”。Bart和阿全离开后,阿标用被Bart换了真子弹的手枪打死了替身,被监制用摄影机拍下,这时警察正好因为纠纷赶来,结果阿标因为监制拍下的录影带而成为“香港有史以来最证据确凿的杀人凶手”。
Bart不再做杀手,而成为演杀手的演员,但导演却总嫌他演的不像杀手。阿全也终于拍摄了自己的电影,获得了金像奖最佳导演。
【鉴赏】
至今为止,这仍然是彭浩翔最好的作品,首先是感情深挚,那个辛酸而执着的小导演身上恐怕寄托了自己太多的情怀。而且,这也是彭浩翔编剧最精彩,最具智慧的一部电影。
首先是电影的立意非常精彩,采用了不同于传统电影的逆向思维方式,首先颠覆了香港人习惯的,小马哥式的不食人间烟火的冷酷杀手形象,而且Bart的偶像,正是吴宇森的偶像梅尔维尔创造的《独行杀手》形象(阿兰・德龙主演),就像海报上的阿兰・德龙(最搞笑的是他还在讲法语)对他说的:你在电影里看到我吃饭了吗?我不用吃饭当然酷了,你为了生活奋斗才是最酷的。相信大部分人都会对这句话有共鸣的。就像《东邪西毒》里王家卫让西毒对洪七说:武功好也得吃饭蔼―看来这道理古今中外人人都懂。
其实Bart这个角色没有创新,他可能只是回到了他本来应该的样子。谁说杀手就不用努力赚钱吃饭养家?原来杀手也要看富婆的脸色,也要受丈母娘的气,原来杀手谈恋爱还要被变态岳母嫌弃,原来杀手一样会炒房,一样会赔本……
《买凶拍人》暗合了当年香港的经济不景气,“人人都无工开”,连杀手都要推出优惠套餐。也讽刺和记录了香港电影界的种种恶劣的怪现象。片中的人物越是认认真真,效果就越荒诞不经。阿全张口闭口必言马钉西科塞斯,但却只能被富婆们调侃为“外卖”,而另一个杀手因为没有工作,于是找来了号称“油麻地的詹姆斯・卡梅卤的小导演来帮忙……
这部电影应该是受到周星驰《喜剧之王》的影响,对电影充满热情却受尽侮辱的小导演,还有与卑微的A片辅导员之间的爱情故事。还有演双枪雄的替身演员,唠唠叨叨,总想实验一些新的表演方法,简直就是“死来死去死不了”的尹天仇的翻版。不过《喜剧之王》主要重视情感的表达,而《买凶拍人》则更有趣,更精巧。特别是结尾的设计,出人意表,而又酣畅淋漓。这里我们可以想一个反面的例子,阿甘的《大电影2》,有着类似的故事,但电影到最后同样是导演的拍摄受到投资方的压制时,却想不到方法来解决,只能用一句“人至贱则无敌”来含混过去,骗人骗己。相反看《买凶拍人》,处理同样的则是聪明至极,这不仅是智力的差别,也是情怀的差距。 小大卫・林奇的时空旅行
《死亡幻觉》Donnie Darko
出品:美国 2001
导演:理查德・凯利
主演:杰克・吉伦哈尔 凯瑟琳・罗斯 德鲁・巴里摩尔 帕特里克・斯威
【故事】
清晨,躺在山间公路上的唐尼・达克自睡梦中醒来,他沉思后便怪笑着扶起脚踏车从山坳里离开。
当晚,家庭聚餐时间,唐尼先后与姐姐和母亲发生争吵。饭后,他服了些药片,然后睡去。
1988年10月2日,零点整。“醒来!醒来1一个奇怪的声音在唐尼潜意识里响起,他如梦游一般起身。“我一直在看着你,向我这边走过来,再走近一点……”唐尼被引领着走出家门,一个身穿绒衣,头戴骷髅兔子头套的神秘人在远处影影绰绰:“28天……6小时……42分钟……12秒,那时便是世界的末日。”
就在唐尼外出梦游的同时,一个不明来由的巨大引擎从天而降,落到了他的家里,正砸在那张他本应熟睡的床上。
第二天一早,唐尼在高尔夫球场醒来,似乎对昨晚发生的事情缺失了印象,只是看到自己的手臂上写着一串数字:28:06:42:12。
又是一个漆黑的夜晚,唐尼再次见到了自称来自未来的兔人“弗兰克”,在他的授意下,梦游的唐尼扛着斧头砍爆了学校厕所的水管。
10月6日,屎尿横流的学校无法正常上课,唐尼在回家的路上,与新转来的小姑娘芮秋正式搭上了话,陷入爱河。
10月10日,唐尼找到物理老师,开始询问关于时间旅行的问题。老师送给他一本《时空旅行的奥义书》,作者居然是镇子里那个行踪诡秘、101岁高龄的“死亡婆婆”。更为惊奇的是,这本书描述的与唐尼所见到的一切不可思议的现象恰相吻合。
10月18日,在学校举办的“爱与恐惧”讲座上,唐尼当众质问并羞辱了伪善的演讲人吉姆。他与芮秋去影院看山姆・雷米的《鬼玩人》,在芮秋睡着的时候,弗兰克再次出现,唐尼接受了他的暗示,一把火烧掉了吉姆的房子,露出了他用来存放大量色情儿童图册的地下室。
10月29日,离“世界末日”只剩一天。姐姐拿到了进入哈佛的录取通知,趁着这时父亲出差,母亲送妹妹去外地参加舞蹈比赛,唐尼和姐姐决定在家里举办一场万圣节Party庆祝一下。 晚会上,意识到世界末日即将来临的唐尼带着芮秋跑去找死亡婆婆,却阴差阳错地遭遇了抢劫和车祸,芮秋被打扮成兔人准备参加万圣节Party的弗兰克撞死。
第二天黎明,唐尼决心牺牲自己去拯救这个濒临毁灭的世界。
【鉴赏】
一个少年舍身救世界的故事,充满了谜语和暗示,除了晦涩还是晦涩。初看的时候你甚至只有到最后一刻才有可能明白导演理查德・凯利耗费了两个多小时的苦心,继而带着对精巧细节的赞叹“反刍”影片;而更大的可能性是即便看完了影片,你也是一头雾水,不由得怀疑起自己的智商。
理查德・凯利为影片架设了一个宇宙并制定了规则:我们生活在“原发宇宙”之中,但由于某些神秘的原因,原发宇宙脱离了原有的时间轨道诱发出“离线宇宙”,而充满不稳定性的离线宇宙又注定会走向毁灭。根据《时空旅行的奥义书》所描绘的宇宙规则,在《死亡幻觉》中,诱发离线宇宙的原因,是“圣物的降临”(落在唐尼房子上那个没来由的引擎)。为了拯救即将灭亡的离线宇宙,被选中的“活体接受者”(唐尼)必须在末日到来之前,将圣物送还至原发宇宙。活体接受者之外的人统称为“被控体”,他们负责想方设法引导活体接受者完成“神圣调停”(找到引擎出现的来由)。如果一切达成,离线宇宙将不复存在,原发宇宙中的时间将回到之前的歧点,所有人关于离线宇宙的记忆将全部清除,一切重新开始。
理查德・凯利刚从南加州大学电影系毕业时,怀抱着《死亡幻觉》的剧本四处碰壁,没人愿意投钱给这个理想主义者打水漂,直到他碰见了“仁慈的制片人”――德鲁・巴里摩尔。理查德・凯利揣着辛苦得来的450万美元开始了自己的工作,他执拗地将拍摄期定为28天,这不但是世界毁灭的期限,也是他导演生涯是否能够成功开始的期限。结果刚过410万美元的票房和影评人们几乎全部的喝彩声组成了对《死亡幻觉》最活生生的评价。普通观众带着困惑,咒骂着走出影院;影评人在报刊杂志上对“小大卫・林奇”――理查德・凯利的细节表现力以及音乐的品味赞不绝口,他们长篇累牍地分析片中各种意象的能指,并称影片19分半时那个唐尼步入学校的蒙太奇段落配着Tears for Fears乐队的名曲《Head Over Heels》将会成为经典。理查德・凯利受到的两极化待遇,使他与奥森・威尔斯有了极大的相像,同样是以处女作奠定职业生涯不可逾越的高度,同样是25岁时的才华横溢。
婆罗多牟尼在梵文写就的《舞论》中谈及何为优秀的戏剧:它应该能引起观众的反响,让他们在其中探问事物的发展,对家庭的关心,对世间万物及自己灵魂本性的思索;同时,这场演出若想臻于完美之境,也应该能够给偶然闯入剧院的醉汉带来安慰。
《死亡幻觉》恰是如此。 匠心独运的惊悚小品
《11:14》
出品:美国 2003
导演:格雷格・马克斯
演员:希拉里・斯万克、亨利・托马斯、肖恩・海托西、本・福斯特
【故事】
Middle小镇,午夜将至,时间来到11点14分。
第一段
11:13,杰克酒后驾车接电话,穿过桥洞,一个人突然从桥上跌落砸他车上。路过的杰希帮他报了警,在警察赶到前杰克赶紧扔掉酒瓶,又把尸体塞进了后备箱。警察发现杰克不仅无照,后备箱还藏尸(尸体证件上写着:亚伦・路易斯),便把他扣押。警车上还关着一男一女,杰克伺机逃走时,他们也趁机开溜。杰克跑上附近山丘,又遇到杰希,她正在附近寻找丈夫弗兰克,杰克猛然意识到,自己撞的人可能就是弗兰克,撒腿就跑……
第二段
11:09,三个无良青年边开车边对路人恶搞,艾迪干脆掏出小鸡鸡向车外撒尿,开车的提姆试图阻止他,疏忽之下撞了正过马路的女孩雪莉,雪莉男友达菲愤怒地向他们开枪。三人狼狈逃窜,艾迪的小鸡鸡不幸被车窗夹掉,提姆只好回去帮他捡。提姆欲从救护车上偷走医务人员冷冻的小鸡鸡,被急救医生揪住,恰好雪莉的父亲弗兰克赶到,提姆趁机溜走,经过大桥时,看到桥下杰克被抓的情景……
第三段
11:04,看到女儿雪莉开车出门后,弗兰克去遛狗,狗在草地上捡到雪莉的钥匙,弗兰克在附近发现被砸扁脑袋的亚伦,以为是女儿情急所为,决定帮女儿毁尸灭迹。他把尸体运上天桥扔下,不料却正好砸中开车经过的杰克。狗叼着血衣跑了,弗兰克追,遇到三个无良青年在路上胡闹,又碰到杰希路过,一起回家后,再度出门找雪莉,看到了远处的救护车,于是走过去……
第四段
10:58,达菲到便利店告诉夜班店员步兹,女友雪莉怀孕需要钱,他打算打劫便利店,步兹不愿配合。雪莉来了,达菲顺手把枪放在桌上,步兹玩枪,枪走火,打坏冰箱,步兹怕被开除,只好同意达菲“抢劫”,为做戏,达菲开枪打了她的胳膊。达菲出门,开走门外雪莉留下的车,在桥上看到弗兰克和狗,然后目睹雪莉被撞,对三个小子开枪。警察赶到,把他押上车,救护车赶到,步兹从车下来,向警察承认配合抢劫,警察扣押两人,赶去天桥下……
第五段
10:54,雪莉给闺蜜打电话,原来她劈腿。另一个男友艾伦来找她。弗兰克告诉女儿,如果艾伦再打她,自己会让他好看。雪莉和艾伦跑入野地,在墓地乱搞,艾伦被石像意外砸死。雪莉吓得落荒而逃,随后打电话误导闺蜜,暗示达菲可能会杀了艾伦。雪莉赶到便利店,制造证据嫁祸达菲,报警后回到墓地,却发现艾伦尸体不见了。惊慌中,她给第三个男友打电话,对方竟是天桥下的杰克――两人约好今晚私奔,怀孕只是为了骗几个钱。雪莉挂了电话,遇到达菲,达菲说钱搞到了,雪莉过马路拿钱,被撞,时间正好是11:14。
【鉴赏】
一个关因果报应的循环,很精彩的低成本电影,同时也像个恶作剧:
在一个小镇,同一晚,方圆几里范围内,几乎同时发生了一起便利店抢劫、一次墓地性活动中男子的意外死亡、一次高架桥抛尸、一起高空坠物导致的车祸、一次车祸导致的小鸡鸡断裂、一次针对前男友的陷害未遂、一个美女过马路被意外撞死……典型的多线索,多人物,多视角,如何编织成一部只有八十几分钟,却能把事情头尾都说清清楚楚的电影?编剧兼导演的格雷格・马克斯想到的方法,就是分段。
很多人觉得这故事像2004年保罗・哈吉斯拍摄的《撞车》,那部电影因为深入探讨美国当代的种族冲突主题,获得当年奥斯卡奖,相比之下,《11:14》虽然是个构思独特,结构精巧的惊悚小品,却没有放更多心思在社会批判上,它的批判也无非就是劈腿者必死,不过,因为车祸引起一连串不相关事件、人物的搅动,最终改变了这些人的命运,在这一点上,二者倒确有极相似之处。
《撞车》是以多线索编织人物关系网,《11:14》采用的则是干脆利落的分段结构,即在每个段落里把人物分组,将事件清晰划分,同时一组人物会和另一组人物偶有穿插和交错,对观众来说,每当看到这些人物不期相遇的那些交叉点,往往都相当兴奋。
影片采用的分段叙事多视角,基本解决了“上帝视点”在多线索叙事中常常会令人渐感乏味的问题,每个段落都有不同主人公,观众的“移情作用”不仅作用在一个主人公身上,而是多个,有时甚至会出现前后矛盾的情况,比如在第二段里短暂出现的达菲,当女友雪莉被撞后立即向三个男孩开枪,看上去似乎是个冲动、暴力、令人不安的街头流氓,但在第四段,当达菲成为新的主人公,你又发现,这家伙对女友一往情深,为了筹钱,不惜颠覆自己现有的生活去打劫便利店,这一来,当他目睹女友惨死街头,立刻掏枪泄愤的时候,你不仅不会觉得这是个帮派流氓,反而很容易认同他的愤怒。
《11:14》的魅力还在于,它不断转换叙述视点,把一件事的表象、真相翻过来调过去让你重新认识,不断破除旧悬念,同时制造新的悬念,令观众如同走入游乐场里的“鬼屋”――你明明知道一定会有恐怖的“鬼”冷不丁出现,当它真冷不丁出现的时候,你还是会感到害怕,尽管害怕,尽管又喊又叫,你还是会不满足:靠,这都是假的! 人的内心是一部恐怖片
《致命ID》ID Identity
出品:美国 2003
导演:詹姆斯・曼高德 主演:约翰・库萨克 雷・利奥塔 阿曼达・皮特
【故事】
在连环杀手麦肯・瑞夫被执行死刑的前夜,他的医生马力克找到重大证据,要检察官和法官一起开听证会,半夜被电话惊醒的他们相当不爽。
一位性工作者帕里斯,偷了嫖客的东西,驾敞篷车狂奔,衣服被吹走,其中包括一只高跟鞋。
一个看起来很宅的中男人乔治开着车在雨中走着,车里还有老婆艾丽丝和继子提姆西,突然车胎爆了,夫妇两人下车察看,原来惹祸的是只高跟鞋。
一个过气女星苏珊坐在豪华轿车里,指挥着司机艾德给她找手机电池,车一声震响,他们的车撞上那对换胎夫妇中的妻子。
电话不通,雨越下越大,路也被阻断,他们只得来到了一家汽车旅馆求援,里面有个怪怪的老板赖瑞。 随后到来的还有一对刚结婚不到一天的夫妇路和吉妮,以及一个警察罗德和他押送的重刑犯。
苏珊到外面打手机,被杀然后分尸,头在洗衣房的洗衣机里找到,其余部分不见了,罗德在现场看到10号房的门牌,这是罗德和那个重刑犯住的。他们赶到10号房,拷在洗手间的犯人已经逃走。
路和吉妮吵架,吉妮把自己关在卫生间里,出去却发现路被杀,吉妮跳窗逃走。
逃犯阴差阳错地又逃回了旅馆,罗德和艾德将他制服,并将其五花大绑,然后交给赖瑞看管。
艾德发现路的衣服里有9号房门牌,这时重刑犯又突然被杀,一根棒球棍硬生生插进了他的喉咙里,在他身边发现8号门牌。罗德认为是赖瑞杀的,但赖瑞不认,这时艾德又发现赖瑞身上有死去明星苏珊的钱包,赖瑞劫持帕里斯,帕里斯挣扎时将冰柜门打开,里面有一具冷冻的尸体,赖瑞驾车逃跑,乔治为救继子提姆西,被车撞死。赖瑞被捉住,说出原委,他是这个旅店的假老板,他只是个赌光的赌徒,汽车旅馆的老板离奇暴毙,所以他将错就错在这儿挣点钱花,他只是偷了苏珊的钱,别的什么事也没做。
惊魂未定的几个人产生争执,这时罗德又发现艾丽丝已死,在她床下发现6号门牌,艾德似有所悟,果然他们在被撞死的乔治身上搜出了7号牌。
所有人都处在崩溃的边缘,艾德让帕里斯带着吉妮及提姆西开车走,不要再呆在这个可怕的地方,但吉妮和提姆西刚走到车边,车就爆炸了。
然后,更诡异的事发生,所有的尸体都不见了。
……
在法院的听证会上,马力克医生正在询问着麦青・瑞夫,法官和检查官都被麦青・瑞夫变化极大的声线吓住了。原来上述故事都是发生在麦青・瑞夫的脑海里,他患有严重的精神分裂症, 11个人都是他的多重人格的化身。
在马力克医生的疏导之下,麦青・瑞夫努力地让他身体里的善良战胜了邪恶。于是故事继续,帕里斯发现罗德也是个囚犯,他杀死了警察,并假冒了他。罗德想杀人灭口,艾德即时出现,救了帕里斯,并与罗德同归与荆帕里斯安全回到了故乡。现实中的麦青・瑞夫因有精神病,死刑被延缓,被送往精神病医院治疗。
帕里斯在故乡过起了幸福的生活,但一天,她突然在果树下发现了一号门牌,她恐惧地回头,看见小孩提姆西拿着凶器,幼稚的脸上冒着寒光。
坐在囚车上的麦青・瑞夫突然感到不舒服,马力克医生打开铁门去看他,麦青・瑞夫暴起,用手铐将马力克医生勒死。
原来,在那11个人格中,最坏也最根深蒂固的就是那个小孩提姆西。麦青・瑞夫小时候遭受他的妓女母亲的虐待,所以小时候就产生极大的戾气,正是这个小孩,让麦青・瑞夫成了杀人凶手,也杀死了他心中的一切善意。
【鉴赏】
评价悬疑片有两个硬指标。
一是“想不到”,主创必须要能够超越观众的思维,让你始终无法掌握这部电影的走向,让悬念始终藏在深深的幕布后,直到导演想让你知道时。这部戏真正做到了这点。最开始你肯定怀疑那个重刑犯是凶手,随后你会怀疑赖瑞,再后来那么多奇怪的事儿,你会想这可能是某种超自然力量在作祟,甚至会怀疑是艾德,因为很多惊悚片里,那个看起来最正义的人往往内心藏着一个魔鬼。但你很难想到,原来这些人都只是一个人的若干个人格,这只是一个梦境,你更想不到,在这么个惊天悬念揭晓之后,后面还有一个更有力量的东西出现,就是那个小孩,他才是麦肯・瑞夫心里最邪恶的那一面。整部影片看起来就像一个俄罗斯套层娃娃,一个悬念背后还有另外一个,只有导演才知道有多少个。
另一个硬指标是“想得到”,就是回过头来看,原来每一个情节前面都有暗示,每一个性格转变前面都有铺垫,所有的真相已经藏在前面的细枝末节里。如果达不到这点,一部影片就会沦为过火或者故弄玄虚。在这样一部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电影中,细节上能做得如此严谨,相当不易。比如赖瑞痛恨妓女,实际上就是麦肯・瑞夫自己的情绪,是他的妓女母亲从小虐待他的后遗症。比如重刑犯逃了半天,仍然逃回了汽车旅馆,已经在暗示这可能整个世界的不真实。对于罗德不是警察也有很多暗示,一个是他直勾勾地看着帕里斯的屁股,这说明他不是个正人君子,另一个是他看到苏珊被杀时,直接用手去触摸证物,然后被真正当过警察的艾德阻止,他没有当警察的基本常识,还有他衬衫后面来源不明的血迹。
简单来说,这是一部真正达到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电影,它给你快感,也尊重你的智商。既有着好莱坞那惊世骇俗的噱头,里面又有着人性最真实的纹理。它是一部相当好看的心理惊悚片。 希区柯克式的悬疑爱情
《迷情公寓》Wicker Park
出品:美国 2004
导演:保罗・麦奎根
主演:乔什・哈奈特、马修・里沃德、萝丝・拜恩
【故事】
今晚,马修将向女友碧嘉求婚,女友背后显赫的家族企业非常看好这个年轻人,但晚餐时,马修却无意间在餐厅一隅听到了熟悉的往日挚爱,丽萨的声音!两年前,马修和舞蹈演员丽萨正处热恋,一天,丽萨说要去巴黎演出,从此无端从马修的生活里消失,马修一直无法找到,也无法忘记她。
马修没能跟上那个擦肩而过的酷似丽萨的女子,但根据她留下的谢尔克酒店门卡,找到了她下榻的酒店。马修在谢尔克酒店房间苦苦守候了一夜,虽没能等来丽萨,但呼吸着她留下的气息,还是想起很多往日的甜蜜回忆――丽萨是个气质优雅的舞蹈演员,当她第一次出现在器材店的DV画面里,马修就对她一见钟情。随后,他又在好友路加工作的女装店里再遇到她,他冒充店员与她搭讪,善解人意的丽萨竟给他留下自己的地址,很快,两个有情人陷入如火热恋……
往日如在眼前,马修决定无论如何也要找回丽萨,他打电话骗女友说已去东京出差,随后开始不顾一切追踪丽萨。当他通过一位神秘的追求者找到丽萨的住址,却发现,返回公寓的女孩根本不是丽萨,但这个漂亮姑娘似乎对意外闯入的马修很有好感,两人饮酒畅谈,竟然还发生了一夜情。
第二天,无比失落的马修仓皇离开女孩,他找到路加,向朋友诉说惆怅,但路加此时的心思却全在新女友演员艾莉身上。这个艾莉,竟是昨晚和马修共度良宵的那个“丽萨”!
两段错综复杂、缠绵苦涩的恋情就此浮出水面:原来,两年前,艾莉和丽萨曾是邻居,因为气质相访,两人很快成为密友,无话不谈。艾莉一直暗恋马修,但她用DV拍下丽萨的影像,却令马修对丽萨一见钟情,眼看丽萨与自己的挚爱坠入爱河,艾莉日日天人交战。丽萨远赴巴黎前,曾与马修发生误会,马修约她在柳条公园见面解释,但丽莎不但没去赴约,随后更是人间蒸发,心碎的马修选择离开芝加哥,一恍就是两年。而那日柳条公园两人失之交臂的隐情,其实就在艾莉身上,原来,当天艾莉故意没把丽萨留下的便条交给马修,才致两人误会加大,最终失散。
追爱不成的艾莉最后还是向马修坦白了真情,而马修也终于在丽莎踏上飞机前追上了她,两个险些失之交臂的有情人,在机场人群中,紧紧相拥。
【鉴赏】
世上所有爱情电影,归根到底,无非是要给两个有情人设些障碍,这障碍有时是婚姻之痒,有时是生死之痛,有时只是个小小的误会,有时则是不可化解的阶级悬殊,有时甚至可能是其中一方的人格有问题,但有时也可能是因为这爱情的双方彼此间物种不那么匹配――我想的是《WELL・E》,你想的呢?
在这部根据1996年法国惊悚片《非常公寓》重拍的好莱坞爱情电影里,最吸引人的东西也许并非爱情,而是悬念,因为正是悬念,让这个典型的外百老汇爱情小品摇身一变,成为不乏精彩动人之处的希区柯克式悬疑爱情经典。
在这个故事里,两个有情人的障碍是什么?看到最后你知道,无非是第三者的破坏,而这个第三者,很多观众却认为,她(艾莉)才是故事真正的主角。也就是说,在这部爱情电影里,其实存在两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一个是艾莉偏执、失败的狂热单恋,一个是马修和丽萨这对金童玉女的爱情,而且似乎前者还更能打动普通观众。毕竟,现实里哪有那么多金童玉女。现实里的我们,常常会陷入的也往往不是那所谓轰轰烈烈的爱情,无非是些开始时天人交战,结束时不了了之的单相思,所以,同情艾莉是正常的,因为那就是我们自己。
如果从这个角度看,这个爱情故事就显得有些不同寻常了,因为它不但完成了对两个互相纠结又实无关联的爱情故事的缝合,还使迷底的揭开呈现出一种类似侦探小说的乐趣,更不要说故事结局竟能同时释放“永失我爱”和“单恋惨败”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焦虑。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爱情电影,至少它在故事结构上相当有新意和突破。
世上所有爱情电影,归根到底,无非是要给两个有情人设置障碍,《迷情公寓》里这个障碍,就是另一个女人的爱――对马修和丽萨来说,是艾莉为夺爱而从中作梗造成他们的分离;对艾莉和马修来说,马修对丽萨念念不忘的痴情,则最终击碎了艾莉的非分之想。自古以来人人都说悲剧比喜剧深刻,爱情故事里似乎尤其如此,在法国版《非常公寓》里这种悲剧性更为强烈与纯洁,更深得人心也就不足为奇了。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