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从侵占公共绿地争端,到被爆徒弟打人、媒体群起而攻之,再到被当成“三俗”典型、小剧场停演整顿、音像图书全部下架,郭德纲事件越闹越大。但这次“封杀”是如何发生的,却好像是一个无解的谜。
郭德纲遭遇到了自走红以来最大的一次危机:被当作“三俗”的典型、德云社停业自查、作品在各书店下架。
这名昔日突然走红的相声演员,如今面临一场突如其来的“封杀”危机。但是,这次“封杀”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却好像是一个无解的谜。
瀛海庄园,这个位于北京大兴区的高档别墅区,近日已成“是非之地”。
8月12日晚8点,一辆巡逻的警车停在小区正门内,警车上的闪光灯一闪一闪。有三女一男与几位保安拉拉扯扯,他们被怀疑是记者。其中一女称,自己是来遛弯的;保安反问,遛弯你遛到我们小区里面来了?
以购房看房的名义,本刊记者由一位业主勉强带了进去,但仍有一个保安一路随行。路过郭德纲家大门时,能看见引发巨大争议的圈占绿地的栅栏已经拆完。瀛海庄园的另一位保安向记者透露,现在郭宅门口专设保安值班,全天二十四小时三班倒,就是为了防止记者来拍摄或是采访的。
“最近烦透了。对记者好一点吧,头儿就会说,你们干什么吃的,连个人都看不住!对记者不好吧,他们就会跟头儿投诉说我们态度不好。反正横竖都不好做!”这位保安诉苦说。
与郭宅如临大敌的紧张气氛相呼应,郭德纲最近遇到的麻烦接连不断:徒弟打人被拘、与北京台反目成仇、搭档何云伟李菁退出德云社、小剧场停演整顿、音像图书全部下架……一派“封杀”之势下,郭德纲和他的德云社,面临着走红之后的最大危局。
“郭德纲的嘴,终于把德云社推向了悬崖。”京城一位与其相熟的记者感叹。
德云社的多米诺骨牌
事件的起因与相声无关。
郭德纲位于瀛海庄园的别墅被爆出侵占了公共绿地,8月1日,北京电视台《每日文娱播报》栏目的记者周广甫与另一名女记者前往采访时,遭到郭德纲徒弟李鹤彪殴打,伤势随后被鉴定为轻微脑震荡。
出人意料的是,郭德纲不仅没有道歉,反将此打人事件编进相声段子,语调调侃:“今儿我徒弟打人了,打就打了呗。过两天给他搞一专场,智斗歹徒民族英雄专场。”
北京电视台次日立即召开情况通报会。周广甫在会上称采访时摄像机被打坏,人被摁倒,从楼梯上滚下来。媒体对此事的报道呈爆炸式展开,内容多是批评郭德纲及其弟子言行。
8月4日凌晨,郭德纲打破沉默,在博客发出长篇博客《有药也不给你吃》,称北京台在通报会上说谎,直斥北京台“龌龊”。他还指出北京台发布的采访视频是剪辑过的,“断章取义”、“混淆视听”。
这篇文风尖刻的博客文章发表之后,接下来的事态,如同多米诺骨牌般急转直下―
8月5日,打人的郭德纲弟子李鹤彪被行政拘留7天,罚款200元;8月6日,郭德纲弟子何云伟、师弟李菁宣布即日起退出德云社;8月7日凌晨,德云社发表“停演整顿”声明,暂停所有小剧场演出;随后,媒体爆出郭德纲的书、音像制品在各大官营书店下架,“全面封杀”之说甚嚣尘上……
短短几天,郭德纲突然发现,德云社已陷入四面楚歌。
本刊记者联系德云社副总经理王海,疲于担任“救火队员”的他态度谨慎:“不接受任何采访,不作任何辩解,之后会开发布会说明情况。”
在《有药也不给你吃》的博文中,郭德纲已经将他与北京电视台的情分彻底斩断,一丝温情脉脉都不留下。“艺人与电视台之间打交道就是赤裸裸的互相利用。……谁也不用说得那么高尚,说得太真诚就假了!”
这被一些人认为是“忘恩负义”。《三联生活周刊》主笔孟静在微博中感慨:“我也亲眼见过北京台在郭一无所有、票价还是20块的时候是怎么捧他的,怎么组织记者、策划人帮他的。”
其实,郭德纲及德云社也与北京台度过了长达四年的蜜月期,为其带来不俗的收视率。2006年12月,先后由郭德纲和何云伟、李菁担任主持的《星夜故事秀》,其制片人透露,“根据AC尼尔森的统计,《星夜故事秀》在北京地区文娱节目中,收视率排行第一。”
与郭德纲交恶之后,北京台内部员工也如临大敌。原来与记者相熟的一位制片人表示,事情很敏感,不允许台里的人接受任何形式的采访,都以台里的统一口径为准。另一位编导则表示,领导甚至要求“我们吃饭的时候也不要跟朋友评论这件事”。
“郭德纲和北京台都是失态的,只是谁先失态的问题。”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系教授展江对本刊记者表示。他说,这个事情刚开始因为北京台播了两三分钟掐头去尾的东西,再加上一段记者被打的镜头,让大众觉得他们比较冤屈。因此一开始很多人是同情记者,同情媒体的。“但仔细看下来,不是那么回事儿。”
展江说,他看到的视频,北京台的记者私入民宅,滥用权力,而且又充满挑衅,说话毫无素质可言。“一开始舆论一边倒地倒向北京台,包括像我这样不了解或者不喜欢郭德纲的人,现在转而同情他了,因为他现在面对强大的公权力和被滥用的媒体权力的压力。郭德纲有错,甚至有违法行为,但是不至于用‘人民战争’来围剿吧?”
像展江一样,很多批判郭德纲的人在“封杀”之势来临后,开始转向同情或支持郭德纲。王小山在专栏文章中说:“郭德纲有错,但错不至此,连庸俗、低俗、媚俗这种大帽子都扣上来,不知道想干吗?”他借用胡淑芬的话说:“保卫郭德纲就是保卫我们自己。”
由此,舆论焦点从单纯的打人事件,转向对封杀方式的质疑,部分演艺圈人士也打破沉默。导演冯小刚通过微博表达意见:“歉也道了人也抓了,都掉井里了就别扔石头了,你们强大有势力说掐死谁就掐死谁,真不知道谁是恶势力?”
8月7日,德云社剧场张贴出通知:从9日起暂停小剧场演出,开展内部整改。
“封杀”的谜团
“像我们这种普通观众根本就不知道实际情况,因为一切消息都是据传。”东东枪说。
东东枪曾贴身郭德纲数月,写成数万言的长文《谁是郭德纲》,刊于《读库》。“我采访他的时候跨越了好几个阶段,从完全没有人关注他,到开始有人关注他,到最后铺天盖地的全世界都来关注他,我当时完全目击了这个过程。”
现在,他又目击了郭德纲走红后的最大危局。“听说书也下架了,音像制品也不让卖了,咱说清楚了啊,到底是因为打人这事儿啊还是因为作品本身啊?”他发问。
看不明白的,不仅是东东枪一个人。
“媒体如此一致地对一个相声演员发难,可谓极其罕见,个中原委难以猜测―到底是十数家媒体被BTV蒙蔽,还是另有串联甚至有公权力授意,这些都暂不可考。”一直关注此事件的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萧瀚对本刊记者说。
在暂停小剧场演出的声明中,德云社称原因是为了“深入贯彻学习”领导人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讲话精神开展深入自查”。
这容易让人想到是有关部门的“招呼”或者“勒令”。但《新京报》当天发表的调查报道却称,德云社内部人士透露,“此番停演自查确为德云社内部主动作出的调整”,相关部门并未发过通知、打过电话。各书店将郭德纲作品下架,据传也是书店内部的自作主张。
到底谁在“封杀”郭德纲?仿佛一个谜。
所谓“封杀”之说,直接的来源是北京电视台。BTV《每日文娱播报》制片人朱礼庆明确表示:“像郭德纲这种‘三俗’艺人的典型代表……不会再进行报道。”8月8日,北京台官方网站发表《敬复观众》,含蓄地表示“我们应广大观众强烈要求,调整了部分节目的编排播出”。
而央视在《新闻直播间》以不点名、排比句的形式,也给郭德纲扣上了“三俗”的帽子。暗示郭德纲“在这个行业的精华与糟粕之间,他留下了糟粕;在这个行业的正气与江湖气之间,他选择了江湖气;在个人的私愤与公众人物的责任前,他习惯性地倒向私愤”。而众所周知,郭德纲跟央视之间,一直都有不和的传闻。
扑朔迷离之时,8月15日,网上突然出现一篇爆料的帖子,标题为《中国曲协领导谈郭德纲事件内幕:姜某一手导演》。帖子透露,“姜某曾经在政协会议提案,取缔小剧场演出,结果遭到德云社的反击,让姜某很没面子,种下了今日德云社乱局的祸根。”帖子还称,这次事件完全是姜某一手导演的。“中央提出抵制‘三俗’,让姜某感觉报仇时机已到,遂采用‘文革’手段,与某电视台串联策划,与德云社个别成员里应外合,要一举搞垮郭德纲。”
很明显,帖子中所指的“姜某”,是目前的中国曲协“掌门人”、党组书记姜昆。
就此帖子内容,本刊记者电话联系到姜昆。他表示,自己正忙于赈灾演出的事情,关于帖子的内容,他回应说:“那是假的,你怎么会相信这个?这个不可能,好吗?现在都赈灾呢,咱们搞赈灾的事儿啊。这些肯定是假的。”
中国曲协组联部副主任黄箭就帖子内容接受了本刊的采访。“不可能,不可能,不可能,至少第一不可能,第二至少我现在没有听说。就我个人了解是不可能的。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郭德纲刚走红不久,本刊记者曾参加了姜昆、郭德纲、李金斗共同参加的以抵制“三俗”为主题的座谈会。2006年2月的那次座谈会上,郭德纲同意签署《倡议书》,一起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等内容,“拒绝荤口、脏话”,随后三人一起握手的场景,被媒体解读为“握手言和”。
但背后的潜流涌动,却并非如此的“和气”。两年后,郭德纲在博文《反三俗两年了!》中,回忆了那次座谈会,并极尽尖刻嘲讽之能事。“走出会场,我犹豫了一下,回家怎么说呢?说参加会议去了?交代不下去呀。对,就说去洗头房了,这还体面点。”
在郭德纲被传出“封杀”的关键时刻,姜昆曾站出来表态:“有个别相声演员却把‘反三俗’作为笑料,在演出中任意调侃,用戏谑的态度应对,对此我感到非常遗憾……长此以往,他们一定会遭到观众的抛弃和社会的淘汰。”
2008年3月,又有媒体报道政协委员姜昆在“两会”期间提出“取缔小剧场演出、保留曲艺团组织”的建议,从而引起德云社成员何云伟、高峰的反击。姜昆在随后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并未提出此议案,该报道是“以讹传讹”。但媒体对此消息进行了轰炸式的报道,姜昆与郭德纲之间被描述为对立紧张的关系。
黄箭则描述两人是“正常的关系”。“我们都是搞曲艺的,都是曲艺人嘛,大家不管在体制内、体制外,在曲协或者团队,都是发展曲艺事业工作,无非他走的市场那条道,但这现在也是国家允许和鼓励的。大家都在为曲艺做事,这是件好事。”
郭德纲的脾气
郭德纲陷入四面楚歌,相声界一片噤声之时,老相声演员常宝华对媒体一番话,颇有深意。“年轻人觉得自己火了,有钱了,有知名度了。但是却不懂政治。”
“他(郭德纲)可能没意识到危机公关的重要性,或者说,他对自己的个性没太存心去修正。”编剧史航则说。
史航被视为是郭德纲走红前的主要“推手”之一。2005年11月5日,正是他与北京戏剧界的另一活跃人物袁鸿一起,带领京城10多家媒体记者,奔赴天津采访郭德纲的相声专场演出。那时候,大部分随行记者才第一次知道“郭德纲”这个名字。
他并不认为郭德纲走红之后的性格有什么变化。“我在媒体集中报道之前几个月认识了他。从我认识他到现在,觉得他脾气没怎么变过。一直就是这样,遇强则强,遇弱则弱,这八个字是我对他最本质的印象,非褒非贬。”史航描述说,“很多人是到什么级别发什么脾气的,他不是,他也许小学六年级就这脾气了。”
但在大众视野中,郭德纲的形象却似乎经历了一个嬗变过程。《成都商报》近期一篇报道的题目就是―《一个草根偶像的自我膨胀之路》。
2006年郭德纲迅速走红,当年,他就在相声中攻击央视春晚语言类节目的汪姓负责人,称其“老婆有外遇”,被告上法庭,最终公开向汪及其家人道歉;2007年,央视3・15晚会曝光郭德纲代言的“排油茶”与藏茶毫无关系,他辩解说:“(这个产品)我也不能保证全世界所有人,包括那些猴儿啊、猩猩啊什么的都能管用。”
对内,据媒体披露,德云社内部实行的是 “郭德纲负责制”,完全成了郭德纲的一言堂, “给演员多少钱由他定”。他的得意弟子、此次退出德云社的何云伟对媒体透露,他在2010年之前一直是德云社的签约演员,一场演出大致收入500元,尽管活儿出色,但一个月拿到手的钱也不过五六千元,尚不及很多普通白领。
今年6月,郭德纲在北京台的主持搭档春妮也在博客中透露,作为老搭档,郭德纲他在成名的同时有些“迷失自我”,她还特地送给郭德纲大蒜作为礼物,希望其“回归本我”。
不过,无论是史航还是东东枪,多数资深的郭德纲相声爱好者都认为,在相声作品与艺术的开拓上,郭德纲并非止步。“郭德纲早期很多段子还是基于传统的相声,以翻新传统相声为主。”东东枪说,成名之后,郭德纲有意识地创作一批新的相声,原创相声更多了,从《我要幸福》开始,创作了“我”字和“你”字两个大系列。
“相声界有人一个段子说十几年,一个字不动;两个段子一说就是二十年,这种情况很普遍。郭德纲的段子,哪怕是当年那几个赫赫有名的著名段子,后来的版本和最早的都有很大区别,他在不断地调整。我觉得郭德纲作为一个艺术创作者来说,是合格的,负责任的。”东东枪说。
而史航则表示,有一点郭德纲并没有“膨胀”。“多去听几段郭德纲的相声,你会发现,他都是站在穷人和草根的角度上戏谑这个世界的。”
《新京报》评论部的潘采夫认为,郭德纲此次的问题在于,他一直以来是以相声江湖的规矩行事,但遇到现代法律,就两眼摸黑一脸茫然,左支右绌狼狈不堪。“他有小聪明而不懂大势,有小勇力而不知进退,还是一传统艺人的底子,所以能纵横于底层而不能游刃于大棋局。”
经历“封杀”风波后,8月14日晚,郭德纲与于谦合作十周年庆祝演出在北京北展剧场如期上演。很多“钢丝”们松了口气,媒体也以“复出”来描述这次演出。演出现场,郭德纲联合德云社及演出承办方向舟曲灾区捐款20万元人民币。现场接受捐款的中国扶贫委员会工作人员甚至称他“德艺双馨”―当然,背后也不乏“花钱买平安”的嘲讽声音。
这一切,都与相声无关。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