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电影《唐山大地震》看中美两国不同的男女平等 |
www.sinoca.com 2010-08-13 时代周刊 |
《唐山大地震》上映之后,叫座之余,也有不少的批评声音。有学者指出,陈旧的男性中心论贯穿影片始终。从双胞胎姐弟争一个西红柿,到母亲救姐姐、还是救弟弟的纠结决定,再到姐姐远嫁他国、投奔较为宽容的西方男性,这些,无不反映了男尊女卑的思想还是国人的主流。也有网友评论说,中国人的重男轻女,可能平时并不明显,但一到关键时刻就显露无遗。
无独有偶,美国的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最近发布了一份全球男女平等情况的调查报告。其调查结果发人思考:和西方社会相比,我们是不是更为陈旧,他们是不是更为宽容?不妨对比一下中美两国的情况。
数据表明,男女平等的观念在中美两国都有很高的支持度,各有95%、97%的中美受访者认为女性应该拥有和男性同等的权利。对于女性是否应该工作,两国的态度也高度一致,都有97%的人表态支持。但在问及如果经济情况不佳、工作机会短缺,男性是否应该拥有优先权时,两国的态度开始分裂。有73%的中国人认为,男性应该优先保障,持相同观点的美国人却只有14%。此外,另一个教育问题也成了分水岭:大学教育是否对男孩比对女孩更加重要?有近半的中国受访者表示“更加重要”,但有高达83%的美国人对此明确反对。需要指出的是,皮尤中心的调查方法还不尽完美,中国的受访者2/3来自城市,远远高于城市居民的实际比例;美国则是全国电话随机访问,可能具有更好的城乡代表性。
毫无疑问,女性的生命权、教育权和工作权,都是衡量判断一个社会男女是否真正平等的重要标准。不难发现,无论是中国导演投拍的《唐山大地震》,还是海外机构组织的调查,国人的态度其实是一致的:如果机会足够多,男女可以平等共享,但一到机会有限的关键时刻,男性就应该有优先权。这种思想观念,不得不承认,还是一种“伪”平等。
男性中心论在人类历史上有几千年的沿革,各国都不例外。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认识到这是陈规陋习,不仅关系人权,还影响到经济发展,必须改变。但因为历史传统、重视程度以及措施力度不尽相同,各国的现况也参差不齐。中国女性在近代获得了巨大的解放,拥有了工作权,也有了受教育的权力。但现实情况是,对这两个权力的保障都并不到位,不可否认,工作场合的性别歧视是普遍存在的,女童失学问题(尤其在农村地区)更令人堪忧。要彻底革除根深蒂固的陈旧观念,必须要在这两个方面多下功夫。反观美国,正是由于在保障工作权、落实教育权这两个方面措施有力,其男女平等事业才取得了长足进步。回顾检视其政策和做法,不乏启示。
一是国家层面加强立法、禁止工作场合的性别歧视。1964年,美国将反对性别歧视纳入了民权法案。其后第一宗诉讼来自美国空姐。当时的美国航空公司规定,空姐必须是“25岁以下、未婚”,还有若干关于身高体重的要求和标准,这和今日中国的航空服务业何其相似。在1964年美国国会的听证会上,航空公司的高管振振有词:雇用年轻的未婚女性,是商业竞争的需要,因为乘客喜欢看到漂亮的空姐给他们递饮料、点烟。众议员玛撒格里菲思(Martha Griffiths)是性别歧视入法的主要推动者,她公然发问:你是经营妓院,还是经营航空公司?此后,对话基调急转之下,航空公司很快败诉,美国航空业随后涌现了大批的“空奶”和“空哥”。1965年,美国联邦政府又成立了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EEOC),专司职场的岐视,工作场合的性别歧视随之锐减。
二是家庭层面不重男轻女,给予儿童平等的教育机会。1970年,美国的大学毕业生中,女性只占36%,近几十年来,由于观念普及、措施得力,这个比例在一直上升,2007年全美大学毕业生中女性已达53.5%,超过男性7个百分点,硕士毕业生中的女性比例则更高。由于教育情况的改善,女性的发展机会不断增加,目前,美国女性已占劳动大军的“半边天”以上。统计数据还表明,截至2007年,大部分美国家庭都是妻子学历较高,还有22%的家庭,妻子的收入高出了丈夫。由于这种新格局,女性的家庭地位也大大提升,拥有了更多的决策权,男性则开始承担更多的家务。这个势头被社会学家称之为“角色反转”,引起了学术界、新闻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最新一期的《大西洋月刊》甚至以《男性时代的终结》作为封面故事,探讨女性时代在美国的兴起。
当然,美国的男女平等现况也不尽如人意。当前的最大问题是两性薪酬差距过大。70年代,美国女性大学毕业生的平均工资甚至比男性高中生还要低,虽然近年来其工资增幅较男性快,但目前还有30%左右的差距。
皮尤研究中心的数据还表明,53%的中国受访者认为,男女平等的措施已经到位,对现况感到满意,不少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和中国持基本相同的观点。相比之下,越是经济发达的国家,反而对两性平等的现况越不满意。例如,美英法德等国家,均有比较健全的男女平等立法,但分别有63%到82%的公众抱怨做得不够、还需改善。专家解释说,这正是因为在男性占绝对主导的社会,女性还没有机会发起质疑和挑战。也正是由于缺乏质疑和挑战,满足现状,中国的文艺作品才会不自觉地频频流露“丰富”的男性中心主义,这也证明,中国的男女平等工作确实还任重道远。(首发于8月12日《时代周报》《中美两国不一样的“男女平等”》)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
|
|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