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当然还是电商之都,快递之乡,互联网金融的绝对中心,是中国新经济的代表。
一个城市所有的荣耀,不管是生活还是商业、科技,杭州似乎都拿到了。
2取消西湖门票其实是一种互联网思维
杭州的这种成长蜕变,与四大一线城市不一样。
北上广深,多多少少都是政治助力的结果。北京不用说了,政治中心;上海的腾飞得益于浦东的政策红利;深圳是因为老人在南海边划了一个圈;广州有广交会的加持。
杭州的成长蜕变,基本是靠自我生长,不按套路出牌,实现弯道超车。杭州式颠覆,有诸多要素,这里重点谈两个不按套路出牌的关键节点。
第一个节点,本世纪初,杭州逆势而动,在西湖拆掉围墙,取消门票,成为全国第一个免门票的5A景区。
这期间,黄山风景区,旺季门票由80元上涨至230元。张家界的武陵源核心景区,门票由158元上调至245元。
杭州不按常规套路出牌,意图是:不以旅游作为直接赢利点,而是以旅游业作为导流的入口,发展其他产业。
此后的发展按照杭州的预想进行。西湖免门票十年间,游客数量增加2.1倍,旅游总收入增长3.7倍,达到上千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信息网
人流量的增加,使得杭州餐饮、旅馆、零售、交通等相关行业迎来井喷,摆脱了单纯依靠门票的低附加值发展模式,同时对整个第三产业的发展都有促进。
15年间,杭州市第三产业增长速度达到9.3倍,将同为旅游城市的西安、桂林近5倍增速远远抛下。相对于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杭州的第三产业也有速度优势。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信息网
回过头来看,西湖模式就是在用互联网模式发展城市:
用免费的方式获取流量,不直接从入口挣钱,有了流量来发展其他业务。
西湖模式的效果广受认可,但为何其他地方仿效的少?这背后有一个不可言说的秘密:
门票收入比较确定,来钱快,更重要的是便于政府控制。如果免掉门票,客流可能增加一些,但旅游财富都流向各色小贩、旅行社、出租车公司、酒店等民间手里,藏富于民,但政府能够支配的财富就少了。这是很多地方政府不愿意面对的局面。
敢于坚持流量入口意识,敢于藏富于民,这个不按套路出牌,一下子给了杭州较大的格局。
3弯道超车
第二个更为关键的节点,是真的互联网来了。
两个“不按套路出牌”者碰在了一起。
一个是杭州市,没有按当时主流做法去发展重化工、制造业,而是重点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科技和金融。
另一个是阿里巴巴,在当时也是个不按套路出牌的存在。马云那时还是个屌丝,从一部叫《扬子江中的大鳄》的纪录片中可以看到,回杭州创业是不得已的选择,当时他在北京做网站,到处去找政府机构求合作,想帮他们在互联网上向世界展示中国,但几乎是被轰出门去的。
马云后来说:
阿里巴巴来到杭州,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总部)不在北京、上海,而选在杭州。我创业那会儿诺基亚很棒,它的总部在芬兰一个小岛上,所以重要的不是你在哪里,而是你的心在哪里,你的眼光在哪里。北京喜欢国有企业,上海喜欢外资企业,在北京上海我们什么都不是,要是回杭州,我们就是当地的“独生子女”。
发展至今,很难说是杭州成就了阿里,还是阿里成就了杭州。但公认的是,杭州依靠这次出牌,完成了量级上的跨越。
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当前在国内经济整体下行的背景下,有两座城市的数据却很抢眼,一座就是杭州,另一座是重庆。两座城市今年上半年的增速都达到两位数,在全国26个主要一二线城市当中分列一二名。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