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 第二届“千人计划”创业大赛决赛在苏州举行,参赛选手王玉强在介绍他的创业项目。
8月29日报道 台媒称,大陆近年来力推的“千人计划”,是否能终结人才外流?美媒报道称,“千人计划”确实令人心动,有人一回国就拿到150万美元的科研经费,“在美国根本不可能,因为美国经费是跟着项目而不是跟着人走”;但也有论者认为,千人计划吸引的人才虽然比土博士好,最顶尖的却还没回国。
据台湾《旺报》网站8月23日援引美联社报道称,美国密歇根大学年轻生物科研学者陈晓伟,原以为会在密歇根州的美丽小镇心满意足终老,但北京大学的慷慨邀请令他盛情难却。北京大学承诺的科研启动资金,让他可以研究自己最感兴趣的课题,这在美国简直无法想像。2014年他带着妻儿回到北京。
陈晓伟是大陆“千人计划”回国的海归之一。如今海外的中国留学生数量剧增,仅2014至2015学年度,就有30多万名中国留学生赴美,其中最抢手的高学历、经验丰富的理工科留学生流失严重。一项调查显示,2006年在美国大学取得理工科博士学位的4121名中国留学生,有85%毕业后5年仍选择留在美国。
报道称,为了终结人才外流,2008年大陆启动“千人计划”。与在中国本土接受教育的科研人员收入相比,“千人计划”提供的薪资高出好几倍,还提供子女教育津贴及科研启动资金,单是签约奖金就高达15万美元。至今“千人计划”已成功吸引6000余名尖端人才回国,类似的省市级人才引进计划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目前回国的高端海归包括:美国普渡大学神经学家、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李沉简,他在北大开设一门《批判性思维》课程,并改革大学录取模式,取代分数定终身的高考制度。诺奖得主屠呦呦的“伯乐”、美国西北大学神经生物学家饶毅回国后,任职于北京大学。当年早已功成名就的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教授施一公,现在则是北京清华大学副校长。
报道称,也有人质疑“千人计划”人才并非最优秀。香港科技大学中国跨国关系研究中心主任David Zweig研究中国高端人才引进策略已有25年,他给美联社的一封邮件里提到:“我认为千人计划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从海外招募而来的全职人员普遍优于本土人才,不过最优秀的人才尚未回到中国。”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