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歇根大学年轻生物学家陈小伟(音,Chen Xiaowei)很喜欢在美国的生活。他作为一名研究员拥有丰厚的报酬,还在安阿博市安家。但是一所中国大学的慷慨邀请让他无法拒绝。除了报酬丰厚,学校还承诺给他足够多的研究启动资金,他再也不用担心津贴问题了。所以,2014年,他带着妻子和两个孩子前往北京。“我感到更加自由了,”陈说。他得到了慷慨的支持,能够同时研究关于肝脏和肌肉的临床症状。他说这是他在美国无法想象的,因为美国的补助金都是与项目相连,而非给予研究者。
陈小伟(资料图)
美联社(AP)5日报道,2008年,陈在密歇根大学取得了生理学博士学位。他通过吸引海外华人的“千人计划”来到中国。近年启动的该项计划旨在扭转中国存在了几十年的人才流失局面。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正处在从劳动密集、低技术型经济至科技驱动发展经济的转变过程中,因此它迫切需要挽回那些流失的人才
上世纪80年代前,中国还尚未开放留学。如今中国留学生数量激增。单是2014至2015学年度,就有超过30万中国留学生来到美国。
大部分留学生都会返回中国,但其中那些高精尖人才,特别是理工科领域拥有高级学位及经验的人才却流失严重。
橡树岭研究所(Oak Ridge Institute)2014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06年在美国大学取得理工科博士学位的4121名中国学生中,有85%在毕业5年后仍留在美国。不过,这已经算是进步了:10年前,该比例为98%。
“千人计划”提供的薪资比中国本土受教育者要高出许多倍,此外还有给予子女的教育津贴及研究启动资金。单是签约奖金就能达到15万美元。
目前在北京大学担任助理教授的陈取得了150万美元的研究基金。“在美国,年轻人很难拿到资金,虽然这是他们最需要钱的时候,”陈说。
从2008年启动的“千人计划”据悉已经使得超过6000名科学、教育及高科技行业的尖端人才返回中国。而类似计划在中国的省市级层面也层出不穷。
不过,有研究者称,“千人计划”及类似项目仍有局限。中国学术氛围深受官僚主义困扰,移民政策缺乏弹性,甚至污染也是阻碍人才回流的一项原因。
“我认为这个项目取得了一定成功,但这些人才并不是最优秀的,”香港科技大学中国跨国关系中心主任大卫•茨威格(David Zweig)表示。茨威格在中国争取全球人才领域研究了25年。
茨威格称,他的研究显示,从海外招募来的全职人员相比于本土受教育者要更加优秀,但最优秀的人才还仍未返回中国。他将这种现象归咎于中国校园及实验室中的官僚主义作风,行政拥有太多的权力,复杂的人际关系也会阻碍研究发展。
在中国,领导者们正在仔细研究高等教育改革和放宽移民政策。但就目前而言,砸钱式的“千人计划”是个立竿见影的方法。
不过,仍然有一些问题存在。一些学者在领取中国学校全职薪资的同时还保留着海外职位,还有一些人伪造证书。
像陈一样的年轻学者是近年才成为项目的焦点的。先前,该项目只关注40多岁的中级学者。
“这个阶段被认为是已经度过了研究者最好时期,特别是在理工科领域,”上海复旦大学哲学教授李夏(音,Li Xia)说。“为什么我们还要花大价钱来聘请?”
在美国,私营企业的安全高管担心雇员会因为高额报酬而泄露美国公司或大学的机密。而在中国,有人担心给予外来人才特殊待遇是否会导致不公平。
去年,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奖,而她从未出国。许多人因此嘲讽北京对于海外经历的看重。
对于一些海归来说,返回中国是个机会也是种责任。他们希望改变中国教育制度。
曾在普渡大学学习的神经学家李沉简(Li Chenjian)目前是北京大学副院长。李认为自己更多的是一位教育改革者,希望能推进批判性思维。他推动了录取过程中的对学生更加全面地评价,而不仅仅依靠高考分数衡量。
杰出的神经生物学家饶毅(Rao Yi)在离开西北大学后就职于北京大学。他对中国教育及研究制度的抨击在国际期刊上得到发表。
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教授施一公(Shi Yigong)放弃了美国身份,回到中国。现在他是清华大学的副校长。他表示,像“千人计划”这种项目使得清华更容易雇佣顶尖研究人才。
谈起他在美国的18年,他说:“我感到我是一个旁观者,而不是个贡献者。我希望能成为这个进程中的一部分。”
陈小伟表示,他和妻子在美国的经历得到了很好的利用。这个夏天,他正在协助创造一个中国生物学家专业组织。“这里有机会多多,人才济济。许多学生都乐于与你合作,我看到了这些机遇,”陈说。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