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走进毛泽东的最后岁月》,作者郭金荣,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
晚年毛泽东,得到孟锦云像亲女儿一样精心护理,特别满意。毛泽东也像父亲对待女儿一样,听孟锦云的许多建议,他迟迟不做眼睛手术,就是孟锦云的劝说下做的。毛泽东的眼睛看得见了,还特意送一条红裙子给孟锦云,所以毛泽东一生的最后一句话也是向孟锦云讲的。
半个小老乡
孟锦云是个湖北姑娘,1959年考入了空政文工团,成为了舞蹈演员。1963年4月,孟锦云还不满15岁。但已经出落得楚楚动人,身材苗条,皮肤白晰,特别是双眼明澈如水。被选上到中南海“出任务”。
孟锦云第一次进入中南海陪中央首长跳舞,心禁不住砰砰地直跳,紧张、兴奋、好奇、胆怯。第一曲舞乐响起,孟锦云没有入池,第二曲响起,毛泽东用微笑和点头向这位新来的小姑娘发起邀请,孟锦云立即步入舞池和毛泽东跳舞,她的心突然猛烈地跳动,舞曲、节奏都成了模糊的一片……
毛泽东轻轻地对她说:“小同志,别紧张,你的舞步不错嘛。”跳着跳着,小孟又找回了轻松的感觉。“你是新来的?”“第一次。”“怪不得没见过你,叫什么名字?”“孟锦云。”“孟锦云,跟孟夫子同姓。这个名字好听,锦上添云。你是什么地方人?”“湖北”“湖北,一湖之隔,是我的半个小同乡呢!”一边跳,一边闲聊着,小孟的紧张、慌乱感全部被驱散了。
小孟开始在主席面前无拘无束了。她的单纯、机敏、活泼,她充满了稚气的发问,常常引得主席开怀大笑。
“主席,您嘴巴下面有一个痣子,听我奶奶说,这是有福气的痣子呢。”小孟望着主席,笑眯眯地说。
主席听了,看到小孟白白净净的脸蛋上,也有一个小小的痣子,便笑着说:“你的脸上也有一个痣子,那你也有福噢。”
“那可不是,您的痣子是湖南痣子,我的痣子是湖北痣子,长的地方不一样。”
主席听了小孟的回答,不禁哈哈大笑起来:“没想到,你还是个小九头鸟呢。”
就这样,孟锦云结识了毛泽东,成为毛泽东的“专职”舞伴,几乎每周都来都和毛泽东跳舞,毛总是称她为半个小同乡,结下了结下特别的情谊。
主席对新来的小同志很喜欢,而对他的半个小同乡——孟锦云,尤其喜欢。渐渐地,这些小同志,已取代了那些老同志。
中南海的舞会,仿佛是一座桥梁,联系着这些文工团员和中南海里的大人物们,周复周、月复月,年复年。中南海的舞会啊,瞬间的快乐,曾带给人们永恒的回忆。
几年之后,“文化大革命”把中国闹得翻天覆地,中南海的舞会也彻底停了。文革初期,孟锦云和其他几位军内“小将”找毛泽东告另一派“打着红旗反红旗”,她万万没想到空军大有“通天”人物,自己后来会因之被打成反革命,1968年年被逮捕,然后劳改。
还是孟锦云的战友小丽见到毛泽东,提起孟锦云的事情,毛泽东发话了:“空政必须放人!”1973年,孟锦云才得以释放出狱,并很快被分配到武汉军队医院。可是,孟锦云在出狱时被告之:对谁也不准讲自己文化革命中的问题。孟锦云想到她为什么突然出狱了?为什么待遇低于其他同伴?种种迹象表明她的档案里仍有黑材料。孟锦云东奔西走,要为自己讨个清白。
我是来找你平反的!
1975年5月24日,身着空军装的孟锦云在张玉凤的带领下,走进了那道神秘的“红墙”。
张玉凤告诉毛泽东有人来看你了,毛泽东点头同意。小孟怯生生地来到了毛泽东身边。毛泽东记忆力惊人。八年了,他接触了多少人物、事情,已经八十多岁了,而在他的脑海里竟仍为孟锦云这个小姑娘留了一席之地。
孟锦云兴奋地走上去:“主席,我是湖北来的孟锦云。”
“记得,你不就是我的半个小同乡吗?”
“主席,我是来找你平反的!”她自己都难以置信,脱口而出。
毛泽东拉着孟锦云的手,轻轻地模着。他又用手模着小孟的面颊,仔细端详。毛此时正患白内障,只有一只眼有微弱视线……
“你这么多年不来看我,见面就让我给你平反,这个反莫法平啊。”
“我怎么不想来,只是来不了啊。”小孟不顾一切地诉说了自己的遭遇,从办学习班,到蹲监狱,到劳改,到回老家,到干了护士,一一诉说。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