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2016年2月16日,2016大型公益人才招聘会在湖南省人才市场举行,众多求职者来此寻觅自己理想的工作。图为部分企业出现了招工难的情况。 杨华峰 摄
一些年轻打工者选择就地发展 不愿再当“候鸟”
“外来务工人员在减少。”这在当前很多东部沿海城市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
浙江今年2月初发布的《2015年全省人力资源供求分析报告》显示,去年来浙江务工的外来务工人员占比下降。浙江全省人力资源市场数据显示,2015年求职人员中外埠人员所占比重为48.11%,较上一年同期下降2.51个百分点。
报告也指出,2015年,浙江全省人力资源市场季均岗位需求人数113.53万人,求职人数75.46万人。从供求对比关系看,季均需求缺口38.07万人,比上年减少14.71万人。市场岗位数仍然大于求职人数。
外来务工人员的减少,无疑加剧了很多企业的“招工难”问题。如今,随着许多劳务输出大省,特别是中国西部省份经济不断发展,一些外来务工人员已不再愿意选择到异乡打工,于是,就地发展成了他们的新选择。
刚踏入社会不久的90后四川内江姑娘张露,今年春节后便打算回家工作。去年,她和很多亲友一样,都选择离开家乡到外地工作,而今年,在看到家乡的发展变化后,她选择回家就业。
张露的家乡内江是劳务输出大市,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外出打工。去年2月,《四川日报》曾报道,内江总人口430万,而外出务工人员就有118万,超过1/4。
张露说,“近年来,内江的发展越来越快,企业越来越多,我们的工作机会也不断增多,身边的很多朋友也都在考虑回家乡发展。”
同样,近来,外出务工多年的河南省南召县80后小伙崔二伟也做了一个相同的决定,今年,他选择留在农村老家,自己开个网店。
“外出务工工资不高”、“外出工作压力大”、“老家经济发展有潜力”,这是崔二伟决定“留下”的原因。
崔二伟说,“我主要想在网上开个特产店,专门卖家乡伏牛山上的土特产,包括蜂蜜、蚕蛹、蕨菜、香菇、木耳、山核桃等。”
2016年2月19日,在北京市通州区马驹桥商业街上,一些外来务工人员到此寻找工作。吕春荣 摄
从“求工作”到“挑工作” 务工者不再将就
在一些劳务输出大省中,一些年轻人选择留在当地发展,不过仍然有许多人选择外出工作。而当前,随着企业“招工难”问题的出现,这些选择外出工作的农民工成了“香饽饽”。
如今,很多农民工在选择工作时不再将就,找工作的标准包括:月薪、福利待遇、环境、劳动强度等,经历了曾经的“求工作”,如今,很多农民工就业也像大学生找工作一样开始“骑驴找马”,进入“跳槽季”,开始“挑工作”。
近日,记者走访北京通州区马驹桥商业街时发现,这样一条小小的商业街,遍布数十家劳务公司,而在这些劳务公司门前,总能看到一群人正在排队咨询工作问题。
“靠近北京经济开发区”、“外来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这是马驹桥经济发展的两大优势。相关数据显示,马驹桥镇总户籍数20129户、总人数44893人,而有登记在册流动人口则达8.26万人。
北漂两年多的西安小伙小杨就是这“8.26万人”中的一员,春节过后,他立马就赶回北京,想趁企业需要大幅招工之际,挑一下工作。在小杨看来,月薪能达到4000元,工作轻松,并且企业能包吃包住,这就让他很满意。
“目前,我还在看,如果有合适的工作,我就不会留在原来的汽车维修厂。”小杨说,“这几天,我每天都会到各个劳务公司看看,要是有比较满意的工作,就填个表,然后就跟着工作人员去用工单位面试。”
在马驹桥,像小杨这样的打工者并不在少数。当地有劳务公司的工作人员就向记者表示,现在招工越来越难,看似上门咨询的人很多,但很多人都是在挑工作。“每次都有一堆人去企业面试,但最后选择留下来工作的并不多,很多人都是在观望,想找一份工资更高、更满意的工作。”(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部分人物为化名)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