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他们迎来命运安排的第二道坎,那就是九一八事变。
关于九一八,在我们受到的历史教育里,老师告诉我们是老蒋发电报告诉张学良说不要刺激日本人,实行不抵抗政策才失去了东三省。关于这个,张学良晚年坦然说,其实是自己大意,没有想到日本就凭那么点关东军真敢动手,是自己的判断失误,和老蒋没有多大关系,这个责任在他。当时好事者如马君武写诗一首:
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蝴蝶正当行。
温柔乡是英雄冢,哪管东师入沈阳。
此诗一出,群众更是群情激奋,因为这事,张学良被戴上了不抵抗将军的帽子,赵四也被国人嘲讽和谩骂,说她红颜祸水。诗中一共提到了三位,赵四小姐自然不用说,朱五指的是朱湄筠,当时也算是躺枪,直到许多年后,在香港的一家餐厅里朱湄筠遇见了马君武,上去问:“你知道我是谁么?”马答不知,朱五说:“我就是你诗里写的朱五。” 搞得马君武很尴尬,连忙的走了。哈哈,也是调皮。
最后一位胡蝶就是当时的大明星,也算是躺着中枪,九一八那天晚上她压根就没和张学良跳舞,甚至她说不认识对方。李敖后来考证那晚张学良其实是在看戏,接到电报后才奔赴沈阳。但是九一八事件后,张学良与老蒋之间的关系开始恶化,张学良热血的希望老蒋马上抗日,两人几次发生严重的争吵,张学良心里的怨气越积越深,冲动之余在西安和将领杨虎城实行了“兵谏”,扣押了老蒋,谈判之后老蒋只好答应抗日。张学良性子太急,老蒋没说不抗日,只是时间还没准备好。
这件事的确很难说孰是孰非,在这里先不做政治历史上的解读。此后,张学良也觉得自己犯了大错,便要求亲自送老蒋回南京,算是请罪,哪怕是毙了自己也无怨言。既然敢,张学良是有底气的,他和老蒋是结拜兄弟,中原大战要不是张学良助他一臂之力,他也没有今天。不过张学良还是把这个结拜兄弟的情分看的太重,老蒋的结拜兄弟多的去了。
一到南京,老蒋还是动了杀心,毕竟这事太丢人,太伤自尊。但贵人总是在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宋美龄暗中护住了张学良。其实,他们很早就认识,两人早年时常约会,关系还相当不错。老蒋一看夫人都护着他更是气愤,还是要杀,宋美龄也豁出去了威胁老蒋,你要是杀了汉卿,我就去台湾,把你那些破事全抖出来。威逼之下老蒋便也作罢,最后在军事法庭判了个十年有期徒刑,虽有特赦,也如囚禁一般。
汉卿,这是我最后能为做的了,以后的日子,你要多保重。
宋美龄在张学良心里的地位并不比任何人低。
他们一直维持着一种很奇妙的关系,我们管这种叫红颜知己。
刚开始,于凤至和赵四轮流照顾张学良,于凤至来照顾了三年,她患病必须出国医治,说能不能换赵四来接替她。这时候的问题不是允许与否,而是赵四会不会来。那时候的她在香港照顾儿子,要知道此时的张学良已经失势,往后的日子受的苦都是未知的,来了就是失去自由甚至生命,赵四为张家做的够多了,不来也是人之常情。
一九四零年冬,赵四把儿子托付给美国旧金山的好友伊雅格和埃娜夫妇照顾,张闾琳哭闹着不让她走,她痛哭决绝地掩面离开,义无反顾的来到张学良身边。
在山上的岁月里,他们过着普通老百姓的日子,没有了奢华,没有了佣人,自己炒菜做饭,想要吃的好点就自己种地养鸡,衣服破了自己一针一线的缝,过得虽清贫,但那种快乐却还是让人知足的。赵四要打网球,张学良就陪她,赵四也跟着他学打猎、钓鱼。
这种简单的日子,在赵四看来就是幸福,没有别人,只有他们,哪怕往后的时局如何动荡,这里依旧宁静,他们就像远离尘世的神仙眷侣,过着与世隔绝般的生活,即便日后到了台湾也是如此。
她已经是他生命中的一部分,就像一个孩子依赖母亲一样。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