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截图


相关截图
巧的是,关于中国人该如何认识西方文明的问题,观察者网专栏作家郑若麟也在最新的文章中有所谈及。旅居法国20多年的他,在《筑起我们反精神殖民的新长城》一文中谈到,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人在各个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在精神领域却处于某种“不设防”状态,西方对中国人的“精神殖民”正在悄悄地掩土重来,对此,中国人应该筑起新的长城。
不过,郑若麟也表示,中国人不应因为面临西方的精神殖民而关闭国门,相反,要进一步开放,一种文明只有在与外界的交流中才能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但我们一定要有自我意识,要知己知彼,要学会做自己文明和精神的主人。
而上文涉及的种种变化,网友@花式起床大赛冠军 早有感触:“这两年,突然从知乎到微博,就这么刮起来了,聊着聊着突然就爱国了,内容都是和图里的差不多的。我看了两年。masaka,masaka……嘛,怎样都好了。”
从“外国神话”沦为“中国段子”,到“外国的月亮圆”变成“越出国越爱国”……种种转变似乎也恰恰印证着,越来越多的国人正走在郑先生建议的路上。
翻页是更多留学生的回答。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