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距漠河县城以北130多公里的北红村——中国地理位置上最北的村落,生活以一种更缓慢的节奏进行着。67岁的村民李永进戴着老花镜站在自家屋子里修剪指甲。57年前,他从山东菏泽“迁民”到这里。

北红村约有100户常驻居民。村民们夏天会采摘附近的山货,种植小麦、土豆、白菜等作物,到了漫长酷寒的冬季,人们大都窝在家里消磨时光。图为李永进的妻子在家中看电视,她身后是漠河农村民居中传统的火墙。

马拉爬犁是北红村村民冬季重要的交通及运输工具。一大早,李永进赶着自家的马爬犁出门,准备进附近的山里“捡绊子”。2015年4月1日,大兴安岭林区全面禁伐断了整个漠河的木材生意,但是村民们为了供暖,还是会去山里找一些枯的、死的木头当柴火烧。

发现了一个“大绊子”,李永进笼着袖子把它拖出树林。北红村的冷,在山里到了极致。人在这里站着,不一会儿脚底就冻木了,努力动动脚趾的时候,就会钻心得疼。在户外的村民,没有闲遛的,全都在干活:遛网凿冰、砍柴火、拾绊子……在-30℃的天气里户外作业,滋味儿可想而知,但当地人可能习惯了这样的气候,一位村民说,“我们这里好,冬天也就这么冷,夏天也不热”。

李永进家的老马,清晨一趟几百斤的爬犁拉回来,身上结满冰霜,鼻子下也挂上了冻住的鼻涕。

拉来的“绊子”会堆放在院外,用的时候再劈开。李永进拉的绊子一车有小千斤,一个冬天供两个儿子加自家三户用,需要拉二十车。图为李永进在自家门口劈柴火。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