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以上分歧都不足以支持西方关于中俄关系会渐行渐远的猜测。过去两年,俄罗斯和美国、欧盟的关系由于乌克兰和叙利亚危机每况愈下,关于中俄关系会恶化的评论在西方不时出现。但是,尽管有分歧,中俄对坚定发展两国关系的政策考量是一致的。为双方各自的安全和发展所需,双方必须合作。两国携手既有利于国际政治的平衡,也可推动一些国际问题的解决。双方既有共识,也有分歧,但双方能承认和有效管控分歧,同时不断扩大共识。正如中国外长王毅所言,中俄关系是一条对外交往的新路,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一种可以效仿的模式。
对乌克兰和叙利亚危机的应对,反映了中俄如何有效地维护双边伙伴关系。美国很多人认为中国对乌克兰问题态度不明朗,或怀疑中国倒向了俄罗斯一边。事实上,2014年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明确表示,应该尊重乌克兰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中方强调的是,相关所有各方应通过对话解决分歧,设立协调机制,不采取恶化局势的行动,并协助乌克兰维护经济和金融稳定。中国并未倒向任何一边:在国际问题方面,北京从来恪守公正、公平和客观的原则。
但是,中国外交人士和领导人也对导致危机的根源更加关注,包括后苏联国家屡次上演的西方支持的“颜色革命”和北约东扩对俄罗斯产生的压力等。还有一层因素不能忽略,这就是俄与那些前苏联共和国之间存在的复杂的历史、民族、宗教及领土纠葛。乌克兰危机是所有这些因素叠加的结果。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乌克兰危机,“不是凭空产生的”。
在叙利亚问题上,北京认为,俄罗斯应叙利亚政府请求进行军事干涉,目的是打击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分子。尽管华盛顿呼吁叙利亚总统阿萨德下台,但它与俄打击“伊斯兰国”组织的目标是相同的。因此,美国一方面谴责俄罗斯干涉,另一方面又表示愿意与俄罗斯共同打击恐怖主义。俄罗斯的行动虽不完全是美国希望看到的,但对美国利益来讲并不完全是坏事。从中国的角度看,俄罗斯和美国在打击“伊斯兰国”这样凶残的恐怖主义方面是有共同利益的。中国希望,俄罗斯、美国、伊朗和其他本地区相关国家的会谈将在解决该问题方面取得进展。
但是,很难说俄美在叙利亚方面的合作前景如何,因为双方对如何达成和平与秩序并无共识。许多中国人感到困惑的是,美俄观念受冷战影响依然很严重。美国政客和媒体谈俄罗斯,总像在讲那个失败的冷战对手。而在俄罗斯也常能听到对美国傲慢和帝国主义的抨击。双方都有分析人士认为,莫斯科和华盛顿之间在乌克兰和叙利亚问题上的对抗可能导致新的冷战。但在中国看来,这场对抗更像是冷战终结的漫长过程。不知道这次双方是否能够抓住机会,彻底结束宿仇旧恨。
摆脱零和游戏
鉴于中、俄、美三国之间的关系互相关联,研究中俄关系也需要关注到中美关系的状况。与中俄关系相比,北京和华盛顿之间的关系更加广泛但也更为复杂。中美经济总量占到全球三分之一。2014年,双边贸易额接近6000多亿美元,双向投资存量超过1200亿美元。37年前,当中美刚刚建交之际,没人预料两国会发展成如此强有力的伙伴关系。
但不可否认,中美关系也存在结构性的矛盾。两国的政治理念和制度有巨大的不同。很多美国人将中国不断增长的经济实力及与之相应的更大国际影响力视为对华盛顿全球领导力的潜在威胁。中国正迅速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当2003年美国派兵入侵伊拉克之际,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大约是美国的八分之一。八年后,当美开始从伊拉克撤军之时,中国的GDP已增至美国的一半。很多报告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GDP将与美国接近。这些变化令华盛顿担心中美走上了对抗之路。针对中国在南中国海的斯普拉特利群岛(即我南沙群岛——本网注)一些岛礁上的扩建行为,很多美国学者和评论家认为这是“扩张主义”的体现,并就美国应如何应对展开了激烈讨论。同时,北京认为,美国派军舰接近中国的南中国海岛礁是挑衅行为,有观点认为美国的对华政策从建设性接触转向遏制。
在这些争论的背景下,习近平主席今年9月对美国进行了国事访问。习主席在访美期间,对美国内有关中国的发展对美国的世界领导力构成挑战的观点进行了回应。他说,“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对其他国家不构成威胁”。后来,他还表示,“人们应摈弃你输我赢、零和博弈旧观念,树立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新理念。中国发展好了,对世界有利,对美国也有利;美国发展好了,对世界和中国也有利”。
中国领导人认为中国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成功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他们认为中国是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秩序的获益者,秉持和推崇《联合国宪章》规定的主权平等和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原则。中国认为自身在相当长时间里都需要聚焦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因此高度重视维护一个稳定与和平的外部环境。中国在维护自身利益上的态度是明确和坚决的,对于任何挑衅和侵犯中国领土主权和权益的做法都会给予坚决的回应,目的仍是要确保和平与稳定。中国将继续致力于维护地区和国际秩序,更紧密地融入这个全球化的世界。
促进中美关系是中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对美国进行首次国事访问。之前,自2013年以来,他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已会面5次,此外还有3次通话。2013年6月,两位领导人在加州安纳伯格庄园进行了7个多小时的长谈。之后,习主席宣布中美将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他将之定义为 “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两位领导人之后围绕这一主题继续对话。2014年11月,他们在北京的“瀛台夜话”持续近5个小时。在2015 年9月习主席对美国的国事访问中,与奥巴马总统直接对话和共同活动时间约9个小时。两国元首长时间的会晤有助于他们增进了解,防止发生一些美国分析家们认为不可避免的冲突。
习主席这次国事访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双方在广泛领域达成共识,包括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气候变化、全球卫生安全、反恐和核不扩散领域的挑战。网络安全曾是访问前两国分歧严重的领域之一,双方领导人就此进行了坦诚的对话,阐明各自意图并就这方面建立高级别对话机制达成共识,表示将致力于合作构建互联网空间国际行为准则。这充分显示出中美能够在重要问题上促进全球合作。
当然,北京和华盛顿在例如南中国海、台湾、人权、贸易等问题上仍然存在分歧。中国对美国亚太军事同盟的意图极为关切,特别是在2009年华盛顿宣布“转向亚洲”战略之后。美国在亚洲的一些盟友为了强化自己在与中国的领土和海洋权益争议上的地位,试图通过讨好华盛顿,让美国介入它们与北京的争端。这是非常危险的,让人联想到冷战时期的“集团政治”。
一些中国和其他地区的学者建议,如果美国在本地区坚持推动集团政治,中国和俄罗斯应当考虑通过结盟来应对。但中国领导层并不认可这种说法。中国不搞集团政治和结盟,而且这也不符合中国的政治文化。俄罗斯也没有这样的意愿。中俄两国应该坚持结伴不结盟的原则。中美两国应该继续谋求建立新型大国关系,让对话、合作和管控分歧成为主导。
三角关系
中俄美三国目前的相互关系如同一个不等边三角形,其中,华盛顿和莫斯科的这条边距离最长。在三国关系当中,中俄关系最为积极和稳定。中美关系一直起伏不断,俄美关系非常紧张,尤其因为俄罗斯现在正遭受美国的严厉制裁。与此同时,北京和莫斯科反对华盛顿动辄以武力和制裁方式对他国施压及其在外交政策中搞双重标准。
美国及其盟友可能将中俄走近视为走向结盟、意图扰乱或挑战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的证据。但从中国的角度看,中美俄三方关系不应该被视为一方联合另一方对付第三方的博弈。中俄关系的良好发展不针对美国,美国也不应该试图施加影响。同样,中国同美国开展合作也不会受到俄罗斯或莫斯科与华盛顿紧张关系的影响。中国不会构建以集团政治为基础的同盟体系,也不会成为其他国家的盟友。
现行国际秩序是世界稳定的基石——但并非尽善尽美。2005年中俄共同发表了《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呼吁国际体系更加公正,以公认的国际法准则为合法基础。联合声明显示,北京和莫斯科视双边关系的发展—— 从不信任与竞争到伙伴与合作——为国与国之间提供了一种选择模式,使他们能够管控分歧,扩大共识,支持全球秩序,减少世界陷入大国冲突与战争的风险。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