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生兰和老伴儿在小小的传达室里吃午饭。生活俭朴的老两口,每天中午只吃一个菜
▲执勤没什么状况时,杨生兰就坐在小马扎上歇着摄/记者郭谦
▲杨大爷每次执勤都要带一些地图、创可贴以及清凉油,大爷说这是每天执勤的“标配”
法制晚报讯(记者马晓晴)昨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仪式圆满结束。
为了保证此次阅兵任务的顺利进行,从8月20日开始,北京85万名佩戴着红袖标的群防群治力量,在北京各主要大街、社区、商场等人流密集场所进行巡逻防控。
《法制晚报》(法晚微信ID:fzwb_52165216)记者9月2日探访了东城区建国门街道大雅宝社区,这里的80多位志愿者中有30位已经退休的社区大爷大妈,虽然年事已高,但是他们依然坚持要为社区贡献自己的力量。
75岁的特困老党员杨生兰从9月2日下午开始执勤,当天夜里甚至一宿不睡,一直到昨天中午12点,他说:“我太期待阅兵了,等我执勤回去再看重播。”
9月2日11:40赵堂子胡同3号院
今年75岁的杨生兰是大雅宝社区的积极分子,也是这次居民志愿者中的一位。他从9月2日14点到9月3日中午12点执勤,任务十分繁重。
9月2日中午,记者来到家住赵堂子胡同3号院的杨生兰家中。记者赶到时正赶上杨生兰和老伴儿吃午饭,一道熬白菜、一张饼和一两米饭,就是二人的午饭。
(法晚微信ID:fzwb_52165216)记者看到,杨生兰的屋子只有12平米,屋里就是一张桌子、两把椅子、一个柜子和一张床。大雅宝社区书记李颖告诉记者,杨生兰是社区的特困居民,他所居住的3号院是外交部的宿舍,而他的屋子则是宿舍的传达室。尽管生活并不富裕,但作为党员的杨生兰一直都是社区积极分子。他曾参加过2008年奥运会、60周年国庆阅兵和APEC大会等的义务执勤工作。
吃完午饭小睡了一会儿,杨生兰穿上了区里统一发放的印有“首都治安志愿者”字样的蓝色文化衫,戴上了小红帽和红袖标,背上了装有医药包、公交地图、指路指南等物品的小挎包,最后再倒满一杯茶水,拿上小马扎,准备出门。
记者注意到,杨生兰并没有用区里新发的水杯,用的是一个杯盖有些豁口的旧杯子。“旧杯子被我修了修还能用,新的留着以后再用吧,不能浪费啊。”杨生兰说。
9月2日14:00赵堂子胡同西口
下午2点,杨生兰来到赵堂子胡同西口,这里是大雅宝社区最重要的执勤站点之一。在阅兵期间,这条胡同双向都不能通行,杨生兰必须负责检查每一个过往行人的身份证,禁止陌生人与车辆通过。
杨生兰刚刚到岗,就有不少居民过来询问道路管制的时间。“今天几点封路啊?”“明天几点通行啊?”“我户口不在这儿,晚上还能回来吗?”各式各样的问题,杨生兰都一一细心地为居民解答。
在杨生兰执勤期间,还有好几位路过的游客向他问路。杨生兰从背着的挎包中拿出了指路指南和公交地图,一边拿着指南告诉游客该坐哪趟车,一边拿着地图告诉游客行走路线。“每天问路的人都很多,能帮助他们我挺开心的。”杨生兰说。
下午4时,杨生兰的第一班岗结束了,他收拾东西回家。老伴儿见他回来,便开始为他做晚饭。在简单地吃过晚饭后,杨生兰拿起毛笔画起了画。记者看到,杨生兰屋内的墙上挂满了水墨画、水彩画。他告诉记者,这都是他自己画的,画画是他平日里最大的兴趣。
坚持熬一通宵阅兵待看重播9月2日21:00赵堂子胡同西口
晚上9时,大雅宝社区周边到道路已经全部被管制,街上已经没有了行人和车辆,在家睡了一觉的杨生兰则再次穿戴整齐,出门执勤。9月的北京有些凉,杨生兰的老伴儿还为他多加了一件外套。
(法晚微信ID:fzwb_52165216)记者看到,杨生兰沏了一杯浓浓的茶。他打算晚上一宿不睡了。杨生兰告诉记者,他在8月22日至23日阅兵演习时就曾彩排过,那天杨生兰也是一宿没有休息。他告诉记者,虽然年龄大了,但是坚持一宿对他来讲不是问题。
“我非常期待明天的阅兵,执勤回来我一定要看重播。”杨生兰说。
连续执勤甚至熬夜,对年轻人来讲都十分辛苦,更何况是75岁高龄的杨生兰。社区书记李颖曾担心杨生兰岁数太大,出来执勤会吃不消,但杨生兰坚持执勤,“我身体还硬朗得很,我会一直干到走不动的那天为止。”杨生兰说。
社区群像最高龄近80岁带病执勤也心甘
东城区建国门街道大雅宝社区是阅兵期间一级防控地带。大雅宝社区位于朝阳门南小街,南邻长安街、北邻金宝街、东邻东二环,这些道路在阅兵期间均要采取道路管制,禁止人员和车辆通行。
据了解,为了确保阅兵的顺利进行,大雅宝社区共派出了80多位志愿者轮流站岗巡逻,这其中包括30位已经退休的社区大爷大妈。他们是社区的志愿者,长期为社区义务服务。
9月2日晚上7时,大雅宝社区周边道路开始进行管制,晚上的第一班志愿者开始执勤。今年68岁的张亚军(女)是负责此次巡逻的居民志愿者之一,她的主要任务是在周边胡同进行防恐、防火巡逻,一旦发现可疑人员或起火现场要及时向上汇报。
今年79岁的卢顺牛是此次执勤的志愿者中岁数最大的,他的老伴儿刚刚做了腰间盘手术,白天他还在儿子位于平谷区的家中照看老伴儿,但为了晚上的执勤,卢顺牛和老伴儿下午连忙坐车赶回社区。
卢顺牛的老伴儿郭淑华告诉记者,在她的腰受伤之前,都是她在社区当志愿者。但在她生病后,就由老伴儿卢顺牛代替了。“晚上我会和老伴儿轮流执勤。虽然我的腰不好,但我还是要为社区做贡献。”郭淑华说,她家是低保户,每月全靠社区帮助才能过活。
为了感谢社区的帮助,她和卢顺牛决定要为社区奉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