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王贻芳:领导大亚湾中微子实验
1984年5月,即将从南京大学毕业的王贻芳来到上海。在面向全国招收高能物理研究生的面试中,王贻芳获得了丁肇中的青睐。随后11年,从1985年到1996年,他在丁肇中的指导下研究高能粒子,参与L3实验。这为他以后从事中微子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王贻芳
丁肇中的L3实验位于瑞士日内瓦的欧洲核子中心,那里拥有世界最大的粒子加速器。在L3实验组,王贻芳展露了物理天赋:一年时间内发表3篇论文;1990年出任“新粒子寻找组”组长,在所有L3实验物理分析小组组长中,唯有他是一名学生;1991年,在被L3实验组内部认为是不可能的情况下,精确测量出了陶轻子的极化。
早在2011年6月15日,日本T2K中微子实验就发表了θ13的测量结果。但55天之后,王贻芳却领先一步。2012年3月8日,大亚湾国际实验测得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即θ13,其数值为8.8度,置信度有5.2个标准差,也就是可以被明确称作“发现”。
“这是中国本土迄今为止最重要的物理学成果”,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成员、美国杰佛逊国家实验室副主任罗伯特·麦克欧文这样评价。
4、张新友:专注花生20年
在2010年度“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颁奖礼上,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张新友与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等人共同荣获“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据介绍,张新友参加工作20余年来,一直在花生科研和成果转化领域辛勤耕耘,取得了一系列骄人成绩。“八五”以来,张新友率领课题组相继育成23个花生新品种,其中10个通过了国家审定。育成品种的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在我国花生育种单位中名列前茅。
张新友在进行花生种子杂交培育
据有关部门统计,“九五”以来,由其团队选育的“豫花”及“远杂”系列花生新品种累计推广9500万亩,增加社会经济效益80余亿元。他在花生基础研究方面也取得多项重要进展。由他主持的科研项目先后有11项获得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5 项。
在张新友的科研成果中,早熟品种的育成与推广,促进了黄淮海地区花生种植制度的变革,实现了小麦、花生一年两熟,有效地缓解了粮、油作物争地的突出矛盾;高油、出口型等优质品种的育成,解决了我国花生品质差、专用性不突出的问题,显著提高了花生产品的竞争力和综合效益;“远杂 9102”等远缘杂交品种的育成,实现了育种技术的重大突破,推动我国花生远缘杂交育种跻身世界领先行列。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