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灰盒毛利率超50%,鲜花采购和假尸证明均可敛财……据新华社报道,殡葬行业暴利惊人、令公众直呼“死不起”的背后是,近年来各地殡葬行业职务犯罪高发,且往往是窝案、串案。
众所周知,近年来殡葬业乱象丛生,公众颇有怨言。具体表现在,殡葬收费混乱、价格高企,以及墓地所有权不清晰、存在隐患。就此,部分公众认为,殡葬业应回归基本公共服务范畴,不应进行市场化。实际上,殡葬改革难以令公众满意的症结并不在于市场化,而在于市场化程度不够,以及因此产生的市场扭曲现象。
在一个现代社会,人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市场当然也应提供多层次的服务。殡葬机构若只是提供统一的、低水准的服务,不仅难以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而且公众最终也不会满意。非市场化的殡葬服务,只会带来低效率的资源配置和不尽人意的服务水平。
当下殡葬服务存在诸多乱象,问题恰在于此。简单讲,殡葬服务的流程包括殡仪服务、遗体火化、公墓经营等。先说遗体火化这块,由于尚未对社会资本完全放开,部门利益化和事业单位垄断的特征十分明显。如报道提到的骨灰盒暴利、制造假尸体假证明等问题,均是由垄断而滋生的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民政部门殡葬管理处与殡仪馆竟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更说明行政权力不当介入市场之害。
殡仪服务和公墓经营,原则上准许社会资本进入,但在实际操作中,正如有论者指出的,往往遭遇无形的“玻璃门”,导致民间资本难以发挥市场作用。以备受公众诟病的公墓经营为例,表面看公墓收费高企、价格混乱乃过度逐利之故,而事实上,由于民政部门既是公墓的主管部门,又与国有殡仪馆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这就决定了公墓经营者之间很难存在正常的市场竞争。何况,一些公墓经营者为了确保自身利益,往往选择与民政部门合作开发公墓。在这情况下,所谓让市场在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往往沦为空谈。
因此,深化殡葬改革,不该是回到国有公办的老路上来,而是要破除这种半拉子的殡葬市场化改革局面。国有殡仪馆的功能应放在基本的殡葬服务,确保人人消费得起“通往坟墓的旅程”。而那些对殡葬消费有更高需求的民众,则应当由市场化机构来为他们提供服务。这样一来,既有政策和财政托底,避免出现“死不起” 的现象,又能满足社会不同需求,让多数民众满意。
以往,有关方面反对市场化的理由是殡葬服务属于“特殊行业”,需要特别监管。比如说,认为遗体火化涉及防疫、治安等因素,不应对社会资本放开。但从现实来看,殡仪馆人员牟取暴利、集体腐败、违法开假证明,一样都没少,上述理由根本站不住脚。因此,只有更为大胆地放开殡葬领域,破除行政和事业垄断,才能扭转当下殡葬乱象,使之走上正轨。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