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外女作家爱慕
彭德怀将军失意于婚姻,一段时间曾拒绝再婚,美国记者史沫特莱采访他,视之为清教徒式的人物。
1937年春,红军前敌总指挥部移驻陕西渭河北岸的三源县云阳镇,彭德怀在这里主持红军整训,准备迎接全民族抗战。此时陕北成为全国爱国青年男女无限向往的“红色麦加”,他们摆脱国民党沿途的封锁辗转到这里,一时陕北的春天也显得格外具有蓬勃气象。于是也就有了一个美好的传闻:有一知名的女作家久慕彭大将军的英名,从十里洋场的上海来到陕北,赶往地处前线的云阳镇去见彭德怀,并借此体验红军生活,为创作积累素材。女作家对他充满了好感和神秘感,而彭德怀对之也亲切有加。不久,周恩来也来到云阳,显然听说了这里正在发生的“事”。周恩来和彭德怀开玩笑,询问他们俩何时可以办事。彭德怀苦笑着回答:“没有的事。”原来他已经慎重地考虑过:军人尤其还是指挥员的他,与女作家在工作和生活上均难以协调,于是那个念头很快被打消。
以上所述不知确凿与否,不过后来当这个著名女作家倒霉的时候,一个被人攻讦的口实便是这件事,这个女作家就是丁玲。迄今关于此事尚有争议。那时丁摆脱了国民党的监视,千里迢迢来到延安,也就是那时,丁和冯达的婚姻已告死亡。
还有一金发碧眼的外国女记者倾慕彭德怀将军。1938 年初她去采访山西洪洞县马牧村的八路军总部时,以西方女性特有的坦率表达衷情,却被彭德怀婉拒了。后来当彭德怀与浦安修结婚时,彭如实“汇报”这段奇遇 ———女记者表示无法理解彭的回拒时,彭严肃地说:“我是打仗的,随时都要上前线,且准备牺牲,战争是长期的和非常残酷的,所以我们不能相爱。”女记者赶紧说:“我爱你,为你,我不怕任何危险。”对这种“西方话语”,彭也回敬以坦率和幽默的“中国话语”:“你爱我,我很感激,可我不爱你呀。”于是乎,当日军发动进攻、文化人被安排撤回延安之际,这位女记者随队怏怏地离开了总部。
与浦安修结合
彭德怀将过不惑之年,却依然是单身。但毕竟延安是后方,当时许多爱国女学生到了延安,使得长久以来困扰陕北根据地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的问题得到了缓解,促成了许多单身汉的好事。彭德怀一人向隅,大家不约而同替他着急,在众人的撮合下,终于解决了彭德怀的老大难问题。
后来人们传说这段好事,有几个不同的“版本”。不管“好事者”是谁,彭德怀相中的正是北师大的女学生、著名浦氏家族中的小妹浦安修(浦氏三姐妹———洁修、熙修、安修),她当时在陕北公学教书,而且已经是中共党员了。
彭德怀不久就了解到浦安修的身世:少年失母,父亲续娶,从小由两个姐姐抚养,并非大家闺秀似的娇惯,抗战后在山西参加抗日救亡活动,继由组织派遣赴延安。对她这个“条件”,彭德怀是满意的;而浦安修对彭德怀更是如雷贯耳、久仰其人了,加上组织所促成,她自无意见。
大家的一番好意没有落空,一向严肃让人敬畏的彭德怀与浦安修谈上了恋爱,这成为八路军总部上上下下的一大新闻,人们为他们真诚地祝福。后来,彭德怀与浦安修于彭开赴前线之前成婚,那是1938年10月10日。
浦安修与彭德怀成婚后不愿被人议论,浦转到中共北方局工作,与其他干部夫妇一样“过礼拜六”的夫妻生活。而彭德怀艰苦朴素、以身作则是出了名的,他对自己大学生妻子更不给予什么特权的照顾。其实,自幼失去母爱、长久失去家庭生活的彭德怀对这位“大学生”(这是他私下对她的昵称)妻子是怀有深沉的感情的。1942年5月,华北根据地遭到日军残酷的“扫荡”,八路军和北方局机关分散突围,浦安修与滕代远夫人林一失踪,彭德怀在清点突围人员的名单时强忍着不提妻子的名字。他终于找到浦安修后,急切地攥着妻子的手,说:“我想你的身体是坚持不下来了,正要派人去寻你的尸体呢。”突然他似乎骄傲地又说:“八路军副总司令的老婆,死活都不会落到鬼子手里啊!”
然而,没有死别在战争年代的这对夫妇,在共和国成立十余年后却令人无比痛心地生离了。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