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祖兵:我们老百姓的房前屋后都是干干净净的,有垃圾都运到这个地方。
村民们说,有了这个垃圾填埋场,村子和沿江水域都干净了,但在调查时记者发现,这些表面干净的地方却潜在着二次污染的风险。西陵峡村地处山区,千百年来村 里人畜饮水和农业用水,都来自上山的泉水,而现在,村里的垃圾场建在了整个村子的最高处,只要下雨或山洪爆发,垃圾填埋场的有毒有害物质就会渗入地下,污 染整个村子的土壤和地下水。
垃圾填埋是最直接的方法。这里是秭归县垃圾填埋场,垃圾场已经堆放地满满当当,还不断有环卫车来这里倾倒垃圾,各种大型的机械也正在忙碌着对垃圾进行填埋,垃圾场内已经腐烂的垃圾散发出了酸臭的味道,吸引了成百只乌鸦来这里觅食。
秭归县垃圾场,投入使用已经有10年时间了,根据秭归县环保局的统计资料显示,每天秭归县城都要向这里运送120吨垃圾,这里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由于空 间有限,一年之后这里就这只能封场。与此同时,秭归县的屈原镇、归州镇、水田坝乡、郭家坝镇等七个乡镇的垃圾填埋场每天需要填埋超过95吨的生活垃圾,这 还不包括许多村自己建的简易填埋场每天处理的垃圾量,在土地资源紧缺的三峡库区,究竟还能拿出多少土地来填埋源源不断的垃圾呢?前面我们看到,无害化垃圾 处理项目连年亏损,乡村的垃圾随意填埋和焚烧,我们的母亲河--长江就是这样饱受污染。一旦暴雨或洪水到来,这些被埋在地下的垃圾就会被冲进长江,后果可 想而知,这也就不难解释,三峡库区的垃圾为什么年年打捞,年年有。那么我们到底该怎样破解库区的垃圾治理难题呢?
专家呼吁应加大农村垃圾处理资金 加强当地居民环境教育
为了保护三峡库区水环境,早在2001年,国务院就通过了《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但十多年时间过去了,每年洪水季节,三峡大坝却还是会出现 几十万吨的垃圾。马军,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他告诉我们,这是因为三峡库区主要的覆盖范围是农村,而目前农村的垃圾清运、处理体系还很不健全。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过去生产,生活垃圾在农村相对比较少,现在农村也像城市一样,用这些一次性的物品,产生的量比以前要多,而且不是以前农村固有 的垃圾,很多可以自然降解,尤其是在农村没有垃圾整体的系统地收集和清运这样一个系统,所以通常垃圾就会堆放,尤其是在河岸边有些开阔地,荒地,他们会堆 在那,一旦进入到雨季的时候,很多就会进入到河里。
在湖北秭归长江的各个支流,河道里遍布了各种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甚至有向河道里排人畜粪便和工业废水的现象,垃圾的清理、运输、状况令人堪忧,那么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呢?
马军:确实我们的江河长期以来,被作为流动的垃圾场去使用。但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我们不能光建起高楼大厦,这种宽的马路,我们也需要同步地去建设好这些污水垃圾这些处理设施,要配套,要做为城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垃圾清运之后的处理也是一个重大的课题,而目前在三峡库区,大部分的生活垃圾被填埋或焚烧,不尽浪费了土地资源,更是污染了空气、水源和土壤,怎样才能让库区的垃圾得到合理的处置、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呢?
马军:国家在这方面需要投入,要将资金进一步向农村地区倾斜,能够协助农村去解决它存在的污水问题,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能够通过环境教育,环境知识的普及,让当地居民能够认识到如果长此以往的话,实际上自己的生存环境,自己的一方水土,就没办法很好地保护了。
马军认为国家应加大对农村地区垃圾处理的资金投入
半小时观察:
为了治理三峡库区的垃圾,我国年年都要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年年打捞、年年有,这是库区垃圾的现状。每到新一轮蓄水期或者水位上涨的时候,几十 万吨的垃圾就会在三峡形成庞大的垃圾带,就会有打捞船昼夜工作,忙个不停。几天的打捞,暂时还给三峡一池清水,但是这样的日子过不了一年,新一轮垃圾又会 出现。就像割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一茬。有人说,库区的垃圾是一个“世界级难题”。其实这并不难。只有从源头抓起,让那些垃圾清运系统有效地运转,少些表 面文章、少些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从根本上解决库区垃圾的治理,这个难题就会有解开的那一天。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