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拖拉机手到捡字工
很多年之后,令狐周雅还清晰记得当年的场景。那是1973年12月,年仅17岁的令计划和同伴郭宏常将被褥甩上大卡车厢,然后跃身而上,奔赴平陆县城,开始了锦绣前程。
令狐周雅说,令计划1966年上初中,后学校因文革停课两年,所以1970年才上高中,1972年毕业。中学毕业后,令计划在常乐公社农机站当过一段拖拉机手,很快被招工到平陆县印刷厂当工人。
当时负责全面工作的印刷厂车间主任李梁喜说,印刷厂有排字、印刷、装订三个车间,共有六七十名工人。令计划从最初的学徒工干起,每月工资18元。
作为县委的直属单位,印刷厂的主要任务是印刷县委、县政府的文件以及办公用品,还负责印刷县委组织部创办的一份“平陆小报”,“以厂养报”。李梁喜说,令计划比较内向,不多说话,“从来不跟小青年乱玩乱吹乱拍,他干事仔仔细细,穿着干干净净,从不乱花钱。他个子小,总是穿他父亲过去部队上发的一套洗得发白的黄军装,脚下穿一双解放鞋,出门的时候背个帆布包。”
当时在县委组织部当干事的李跟贯经常和印刷厂打交道。他还记得,令计划刚开始是捡字工,“那时候是铅字印刷,需要把一个个铅字捡出来排版,令计划工作认真,捡字快,大家都喜欢他。”
李梁喜说,令计划后来开过印刷机,当过业务员,“一个特别勤快的娃,叫干啥就干啥,干得有模有样,领导一看就满意。他爱学习,没见他玩过,下班就是趴桌子上看书、写字。”
在当时的政治氛围下,印刷厂也三天两头开会。比如每周生活会,要互相检讨批评,而且人人过关。李梁喜说,令计划在这方面没有突出表现。
因为印刷厂和县委、县政府交往频繁,县委领导很快发现了令计划是个人才,将他调到了县团委工作。李梁喜承认,这其中有令狐野是本县“最高级干部”的背景,但令计划“人机灵、自己有本事”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在 1975年6月令计划正式调入县团委之前,1968年2月,其大哥令方针应征入伍,成为一名海军战士。当年9月,二哥令政策被招工入一家硫磺矿厂,后回常乐医院当司药,再于1971年7月进入运城地委机要办公室工作,开始了仕途生涯。令狐周雅说,令政策是文革前上的初中,数学成绩不好,但喜欢文科,所以当机要员很适合。
那之后的1976年,其三姐令狐路线被推荐进入山西医科大学,成为一名工农兵大学生。至于小弟令完成,要迟至1978年考上吉林大学经济系,才离开常乐镇的老家。
县团委副书记
令计划的入党日期为1976年7月1日。
李跟贯当时负责全县入党报送材料,分配指标、上会讨论,到最后签字盖章整个过程。他称,后来看到有材料说令计划入党时间是6月底,这应该是上报的时间,真正研究批准是7月1日。不久,令计划升任县团委副书记。
如今,平陆县委的老办公楼已经废弃,但三楼群团办公室的牌子还挂着,这里是令计划当年的办公室。李跟贯说,当时团委和其他很多部门共用一个办公室,所以叫群团办公室,跟他所在的组织部办公室对门。
综合同事们的说法,当年的令计划有两大特点:一是爱学习,在办公室里,只要没有工作,就在端端正正坐在那里读书写字;二是特别勤快,爱整洁,注意仪表仪容,整个办公室收拾的井井有条,报纸、杂志、文件,都整整齐齐,不但自己的东西,其他人他也帮助整理。“你的房间他看到地上脏了他帮你扫,烟灰缸里有烟灰他帮你倒,他不是做样子的,是真的人好。别人看不到的活儿,他能看到。用我们当地话叫‘非常有眼力’。”在这期间,不但很多办公室的同事都喜欢他,领导也喜欢他。
现任平陆县政协主席赵旭光当时担任城关团委书记,和令计划工作联系非常紧密。他说,“当年的令计划是一个非常勤奋、非常谦虚、非常简朴、非常好学的年轻人,绝对是个好同志!”
赵旭光说了两件小事。一是某个星期天,他到令计划办公室取材料,看到他穿着短裤背心,蹲在地上趴着在看材料学习,“材料多,桌子上放满了,就摊在地上,他趴地上看。”另一件是,他向令计划汇报典型材料后,令计划马上和他赶到农村的红旗团支部了解情况,核对材料内容,“可见他的敬业务实。”
一份 1975年9月13日发送的共青团平陆县委员会文件显示,作为拟稿人,令计划至少会写正楷和仿宋以及行书三种钢笔字体,均非常工整漂亮。该文件是“共青团平陆县委关于在全县青年中开展向牛引群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发布向各团委、总支、支部,并报团地委,抄送县委常委。令计划手写的稿件近十页,笔迹丝毫不乱:“牛引群同志大学毕业,回乡务农,就是响应了毛主席这一伟大号召,开始走上了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