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
【习近平等为国家公祭鼎揭幕】习近平总书记搀扶着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85岁的夏淑琴一同走上公祭台,为国家公祭鼎揭幕。一起参加揭幕的还有13岁的阮泽宇,他的祖辈惨死在日寇的屠刀之下。随着拉动丝带,幕布徐徐降下,一尊高1.65米,重2014公斤的三足圆形铜鼎呈现眼前。
10:19
【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公祭仪式并向死难同胞默哀】仪式开始,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向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默哀。
10:17
公祭现场拉响防空警报,全场默哀。此刻,南京全城也响起警报,汽车、火车、轮船汽笛齐鸣,路上行人停下脚步,低头致哀。南京从1994年起,每年这一天都举行悼念活动。今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将12月13日设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10:16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步入纪念馆集会广场。仪式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主持。一万名各界代表佩戴白花静静肃立。公祭以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名义举行,体现出国家公祭最高规格。
09:58
导演将靖国神社问题比喻为日本的战争后遗症。而这个症结如此复杂,需要中日双方都冷静客观地去面对。“在影片拍摄过程当中,我也接触到了非常多的普通日本老百姓,他们也都是很善良的遗属,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去参拜就是想要复活军国主义,不是这么简单的问题。它有着一种很复杂的情感在里面。”
09:57
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来临之际,由旅日华裔导演李缨指导的纪录片《靖国神社》于当地时间12月12日在英国伦敦上映。记录片《靖国神社》通过对在靖国神社制造过武士刀的一名老刀匠的跟踪拍摄,探究和阐述了所谓的“靖国精神”,向极端狭隘的民族主义及“战争美学”提出了挑战,反映了战争悲剧的本质和其为后世带来的沉重创伤。
09:52
首个国家公祭日南京鸣放警报1分钟,覆盖主城98%以上区域。图为南京人防局二楼露台见到的一台电动音响警报器。方圆1公里之内的市民都能听到它发出的警报声。
09:42
【谁最先建议设国家公祭日?朱成山促成政协委员提案】原全国政协常委赵龙受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的委托最先在全国两会上建议设立国家公祭日的人。2005年3月,这份由49 位政协委员联名提交的提案,成为当年两会的一个热点话题。图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
09:40
【国家公祭日要祭奠哪些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化学武器死难者、细菌战死难者、劳工死难者、慰安妇死难者、三光作战死难者、无差别轰炸死难者……今年7月6日上线的国家公祭网主页,列出了七类遇难对象供海内外网民悼念。
09:39
昨天,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首次公布《抗日战争时期北京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调研报告》。这份“损失清单”,付出了近10年努力,是首次对抗战期间北京地区进行的系统全面的统计和定量研究。报告显示,北京平民伤亡17045人,20公里长城被损毁,故宫被掠夺文物2953箱。
09:30
根据南京市政府此前发布的公告,届时在现场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之后,南京市主城区范围内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应当停驶鸣笛致哀1分钟(执行紧急任务的特种车辆除外),火车、船舶同时鸣笛致哀,道路上的行人和公共场所的所有人员同时就地默哀1分钟(正在从事特种生产作业的人员除外)。
09:30
今天上午10时,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出席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的国家公祭仪式。
09:29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曾表示,抗战期间,中国有3500多万人员伤亡。然而,一直以来,国家层面缺少一个集中祭奠平民死难者的纪念日,这与中国二战战胜国的地位不符,也不符合国际惯例。
08:57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现场下半旗致哀】今天上午,国家公祭仪式将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清晨7时,纪念馆举行了国旗下半旗仪式。根据国务院批复,自2014年起,每年12月13日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主会场下半旗。
08:43
南京大屠杀是侵华日军于1937年12月至 1938年1月的六周内,在南京纵兵屠杀无辜。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中国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均设专案调查审判,其中,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经调查判定,日军集体屠杀有28案,屠杀人数达19万人;零散屠杀有858案,死亡人数达15万之多,南京大屠杀死难者达30万人以上。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