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APEC期间举行新闻发布会。
近期,一些日本官员又犯了中日关系的大忌,给刚有些许柳暗花明之象的两国关系蒙上些阴影。
中日关系的大忌主要包括两方面问题,第一是日本对待历史问题的态度,第二是日方对领土争议的立场。安倍政府上台后,不断试图否认日本侵略历史,摆脱战后国际秩序;在钓鱼岛问题上,矢口否认存在争议。这两大问题已经严重干扰中日关系正常发展。
通过努力,两国在缩小分歧方面取得积极进展。11月7日,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会见来访的日本国家安全保障局长谷内正太郎,双方就处理和改善中日关系达成了四点原则共识。这四点共识中,提到了双方要本着“正视历史”的精神克服影响两国关系政治障碍,也指出双方在钓鱼岛等问题上“存在不同主张”。
3天后,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应约会见来华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一时间,对中日关系破冰的期待油然而生。
然而,随之而来的不是日本为促进两国关系发展的诚意,相反,日本官员开始拿四点共识做起了文章。
日方首先否认的是钓鱼岛争议。安倍在参加日本电视台节目时称,四点共识不代表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态度有变,言外之意是,日本依然不承认争议。日本外相岸田文雄除了在记者会上两次强调日政府并未在钓鱼岛问题上改变立场,更玩起文字游戏,日本与中国是在引发东海紧张局势的问题上“主张不同”。岸田别有用心地列举中国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在东海进行海底资源开发作为“引发紧张”的问题,明显是要将双边关系恶化的责任推给中方。
日本官方风声一出,日媒即推波助澜,炒作中日围绕四点共识解释出现了对立,甚至拿四点共识的效力说三道四。
这不禁让人怀疑,日方并没有把四点共识作为推动中日关系走向改善的重要条件,而只是将其作为实现首脑会见的“踏脚石”。
领导人不能“为了见面而见面”。见面不会自然而然地成为两国关系转好的开端,相反,没有任何成效的领导人会晤反而会对两国关系产生副作用。近几个月来,双方通过外交渠道就克服中日关系政治障碍进行了多轮磋商,付出了巨大努力。日本需要想清楚,是否能随意挥霍来之不易的成果以及承受中日关系恶化的严重后果。
日本还要考虑耍手段的成本。当前,日本已经不满足经济大国的身份,正极力谋求成为政治大国。政治大国不能仅靠实力和盟友支持,更需要国际信誉和影响力。此次中日之间达成四点共识的是双方高级别官员。日方的谷内正太郎更是安倍重要的智囊。即使是岸田文雄在日参院外交防卫委员会接受质询时,也承认共识是两国经过磋商发表的内容,应该受到两国尊重。随意否认共识,将失信于国际社会。
日本需谨记:聪明反被聪明误,因小失大不值得。(发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望海楼”)
事实+
中日既合作又斗争将成常态
近两年来,日方违背上述声明,制造了“购岛”闹剧、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等一系列单方面的行为,对中日关系造成严重损害和冲击,自2012年5月开始,中日两国领导人均未举行正式会谈。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7日在钓鱼台国宾馆同来访的日本国家安全保障局长谷内正太郎举行会谈,双方就处理和改善中日关系达成四点原则共识。11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应约会见来华出席APEC会议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对此,有专家表示,“总体来说,中日关系既合作又斗争将成常态。”四点原则共识达成后,安倍在参拜靖国神社等个人言行上,应该有所收敛,但日本与亚洲邻国的历史问题不仅仅是参拜问题,这方面问题对两国关系的干扰不会停止,双方的博弈是长期性的。
按照中方介绍,中日此次达成的四点原则共识为:双方确认将遵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各项原则和精神,继续发展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双方本着“正视历史、面向未来” 的精神,就克服影响两国关系政治障碍达成一些共识;双方认识到围绕钓鱼岛等东海海域近年来出现的紧张局势存在不同主张,同意通过对话磋商防止局势恶化,建立危机管控机制,避免发生不测事态;双方同意利用各种多双边渠道逐步重启政治、外交和安全对话。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