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希望学校主管教学副校长罗大光告诉澎湃新闻,囿于连年办学条件困难,学生人数不足,大同希望学校自2008年起便开始明显走下坡路,“连续多年的招生情况都不怎么理想,到今年,招生情况更不行了,根本都凑不齐一个班来,所以,今年的招生黄了。”
罗大光说,至2012年学校不得已停办高中;同一年,82名教师通过社会招聘的方式分流到其他学校;截至目前,仍从事一线教学任务的还有20多名教师,学生分初二、初三两个班,人数42人。
在罗大光看来,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孤儿进行资助、“两免一补”、义务教育免费等惠民政策的陆续出台,越来越多的孤儿和特困生转而选择就近上学,与此同时,大同希望学校也因其创办企业本身经济效益的急剧下降,曾经专门针对学生的优惠举措日渐减少,使得学校在逐步丧失招生吸引力的同时造成大量生源流失。
澎湃新闻了解到,学校原本对学生免费的洗澡、游泳、缝补衣裳、理发以及使用音乐、美术器材、图书书籍等,已取消。甚至有网帖称,“(大同)希望学校教职工的年终奖金曾没有到位,引起教职工情绪波动。”
“原来有一段时间市里面是准备撤掉大同希望学校的,后来可能是考虑到相关方面的影响,最后是不了了之了。”大同市城区教育局办公室一名接受澎湃新闻采访的负责人表示,目前城区教育局已获知该校面临的办学困境。
上述负责人表示,基于大同希望学校是由辖区企业自主办学的希望工程特殊办学性质,教育局方面很难插手进行日常管理,“就比如我们城区教育局下辖只有小学并没有初高中,所以对于希望学校目前面临的问题,我们也没啥太好的办法。”
10月下旬,大同希望学校在当地媒体发声,声称受招生环境及创办企业大同市型煤厂经济效益等因素影响,学校发展遭遇“瓶颈”,吁求全社会关注。
罗大光证实,该报道是大同市型煤厂领导专门找到当地媒体,希望媒体对学校的办学困境予以报道,以此集思广益,让全社会共同来探讨学校未来之路究竟该怎么走。
澎湃新闻发现,事实上早在2013年,就有人在网上发帖向外界求助,称“大同希望学校现在就只有不到200人了”。
企业不舍放弃,最坏的结果是“关门”
“即便是公益性质的学校,也不是说你投了钱、建了校、招了生就可以高枕无忧,千万不能把学校仅维持在一种低端教育的状态。”教育问题专家、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在现时情况下,如若该校仍保持一种低端教育模式,毫无自己的办学特色,家长和学生注定不会买账,“毕竟可选择的空间多了”,“这就好比你请客吃饭,的确是你在花钱,你在做好事,但你只是请大家喝碗稀饭,试想想,有人愿意去吗?”
熊丙奇分析,企业要想继续办好这所学校,就必须持续高投入,办出高质量,当地政府也要按公办学校的教育补贴补给学校,否则,难保有一天学校坚持不下去。
对此说法,罗大光表示了异议。他说,大同希望学校毕竟属于企业自主办学,而且“办的是一所特殊性质的希望学校,即便因此能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但也不能一点都不计成本的持续高额投入”。
“就我们自身而言,企业毕竟因此投入了大量的固定资产,我们不愿也不可能退出,所以目前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继续合理有效地把学校办下去。”罗大光说,目前企业与学校已基本上达成一致,按照双方的预期计划,明年将通过各地希望工程办公室的渠道,尽最大努力招够 50-100人的学生规模,通过3年左右的努力,让学校保持在300人左右的办学规模,在企业可承受的范围内,尽力让学校重现生气。
“我们能做的也只能是这样了,但也不排除会出现最坏的结果……唉,最坏的结果可能就是学校有朝一日真的办不下去了,我们真的不想看到这样的局面出现。”罗大光说。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