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11月6日电 不会上飞机、不会排队、出门丢三落四、吃饭忘买单……随着八项规定、反“四风”等强势推进,部分领导干部工作生活作风大为改观,但有些领导却表现出了生活自理能力不强,甚至闹出一些笑话。
不少干部群众反映,这种变化反映了政风积极改变,但由于惯性存在,这些“四体不勤”的现象短期内难以彻底消失。中央应从具体抓起,去一去这些领导干部身上的特权,正一正官场风气,改一改广为群众反感的这些毛病。
特权行为逐渐减少 积弊短期难消
记者在多地采访发现,在中央整顿作风的新形势下,一些领导干部表现得很不适应。华北某县县委书记说:“坐了无数次飞机,取消贵宾厅等服务后,我比刚进城的农民还懵懂,订票、取票、换登机牌、安检、登机等,不问就不知道,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还有干部说,上电梯想不到摁键,去医院不会排队,上公交不知道投币刷卡……
许多干部群众指出,由于官场积弊已久,部分领导干部这些“四体不勤”的现象短时间内很难彻底消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端不了杯、提不了包、开不了门”,生活基本不自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记者在中南某省采访一位厅级干部时看到,一名工作人员拿一叠发票请他签字,得一页页翻开并指明签字位置,他才签名。这位领导有些尴尬地说,不会的事情太多了,存款、买燃气、交话费、充电卡、网购车票……河北某厅级干部则说,他们单位凡厅级干部办公室擦桌、扫地、打水等工作,均由其他人员代劳,他们从未做过这些“粗活”。
二是工作“听从安排”,形同傀儡,学习找别人代,上课只为证书。开会临近,主席台上走来一位干部,台下立时掌声雷动,不料却是秘书来送领导皮包和讲话稿的。这样的场景,记者不止一次遇到。“个别领导近似傀儡了,许多工作都是别人代劳,自己只是露露面讲讲话。”而在学习上,一些干部课由秘书代上,作业由别人代写。东部某省干部反映,有位领导干部“边学习边升官”,几年下来弄了两个硕士学位。“如果真在学习,他哪有时间工作?如果真在工作,他哪有时间学习?怪就怪在边学边升。”
三是语言功能“退化”,脱离讲稿难说真话。湖南郴州原市委书记李大伦贪腐落马前,一位干部匆忙中把讲话稿页码订错了,毫无准备的李大伦将错就错地念下来,闹出了笑话。他一怒之下,将这名干部赶出了秘书班子。记者近日参加一个部门会议,看到一位领导讲话稿里,开场白甚至一些“应酬话”“要站立介绍某位领导”或“此处有掌声”等,秘书都要提前写好。
四是干部特权“全家搭车”。有领导司机和秘书诉苦说:“我快成领导家的佣人了,接送孩子上学,陪他们家人逛街,好不容易放假了有时还得陪着旅游。领导全家大事小情,谁来个电话,我都得忙前忙后,尽心伺候。”
养出来的“特权” 惯出来的“毛病”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李滨认为,分析一些党员干部“四体不勤”的原因,主观上是官僚主义作祟,把自己当成官老爷,背后是权力的无所不能。更有专家认为,干部权力过大,客观上造成下属对上是“人身依附关系”,有些人拼命奉承求进步,已成为一种不良风气和恶性循环的官场文化。
贪图安逸、享受便捷、体现官威,是“四体不勤”的主要原因。内蒙古自治区一位教师说,有的干部认为,当官就是来享受的,下属围着自己转,摆“官架子”耍权威,就是驾驭能力和官威的具体体现。一些党员干部从作风轻浮到腐败变质,就是从喜欢摆谱开始的。一些群众说“官升一级,品性降三分”,讽刺的就是这些领导干部。其实他们并非真的什么都不会做,一到上级面前马上嘘寒问暖,手脚伶俐,周到有加;一到下属面前,就架子十足,耀武扬威。
互相攀比、难当“异类”的“官场文化”,也让部分领导干部能力变差。广东一位干部私下说:“刚当上正处时,还真想亲力亲为,但一是有攀比心理,他能这样我为什么不能?二是就你标新立异是否想当另类,难免遭别人冷眼。一来二去,手脚变懒,架子变大,渐渐享受起官老爷日子。”
人身依附下的拍马风惯出部分干部“官场毛病”。许多干部反映,确实有人为了升迁、为了利益等,揣测领导心机,投其所好,变本加厉伺候领导,这几乎变成了“社会通病”。一位在江西挂职归来的北京处级干部告诉记者,回来后确实有些不适应,一次和老婆去饭店吃饭,习惯别人买单的他,吃完饭抬腿就走,被服务员追回来买单,闹得很尴尬。“我不是想当官老爷,可天天有人伺侯着,慢慢就成了煮青蛙。惯出了惰性,养成了毛病。”
机构设置、人员配备齐全,客观上成为主要领导的“庸懒后盾”。记者发现,多数市县干部都配备专职秘书和司机,有的还不止一人。几乎每个单位都有办公室、机关服务中心、后勤服务中心等机构,其任务就是服务干部尤其是服务主要领导。自然而然,这些长期跟领导的秘书和服务机构,与领导配合日益默契,最后一个眼神就心领神会。
常抓不懈反“四风” “细节”入手改毛病
领导干部“四体不勤”直接导致养尊处优,作风浮躁、欺下瞒上、漠视民生,势必造成干群之间离心离德。记者近日随东部某省一名干部深入基层,在与群众交流时,他只问了“家里几口人”等简单问题后,竟不知如何交流下去,最后靠身边人圆场才尴尬收场。不少群众说:“一些 四体不勤 的干部高高在上,何谈执政为民?他们损害的是党的形象,只能给政府抹黑,分化干群关系。”
领导干部精力有限,不可能事事亲为,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还是自己做起来好,否则会助涨官僚习气。去官气正作风,要从干部“生活自理”能力抓起。江苏盱眙县委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出台了《关于解决当前党的建设突出问题的若干意见(试行)》共8条细分为30项举措,就细化到“不许替领导拿茶杯拎包开车门”等。
领导干部“亲自”干事,才会密切干群关系。河北一位县长说,将反“四风”落到实处,不能只靠自律,还要靠制度,必须要求领导干部上课自己学,讲稿自己写,吃饭自己盛,卫生自己做…… 细节最能反映问题,群众不理会你嘴上讲什么,墙上贴什么,而是通过看你的一言一行,判断你是不是个干事的干部。
正官风改作风,要从减秘书司机、改革单位机构设置入手。近年来,各地虽然开始探索取消或减少秘书,但秘书过盛现象仍未获得根本解决,一些市领导大都配有秘书长加一个秘书,甚至还有生活秘书,在中央三令五申之下仍我行我素。还有干部反映,虽然中央规定副部以上领导干部才可以配备公车,但目前各地公车改革并未见实质效果,领导干部专车专人现象仍比较普遍。同时,要精简或裁撤一些单位的机关服务中心等机构,规范其服务职能,从主要服务领导向服务单位转变,改变“特权服务”现象。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