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5日,原中央西北局三线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共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右二)接受武力(左二)、陈东林(右一)、郑有贵(左一)采访
核心提示:
《国家人文历史》刊登2012年采访原政治局常委宋平的文章。宋平在接受采访时回忆了上世纪60年代起的“三线建设”,他认为三线建设开创了工业新的布局。宋平还认为,三线建设搬迁的经验对于现在大城市拥堵治理也有可借鉴的地方。
原标题:原中组部部长宋平谈三线建设及工业布局
新中国的工业发展有目共睹,当年的三线建设开创了工业新的布局,虽然有经验、有教训、有争议,但确实打下了许多内地城市发展的基础。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曾任西北局三线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于今年接受采访,回忆三线建设。
采访整理: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史所副所长武力;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史所研究员陈东林、郑有贵、段娟。
本文原载于《国家人文历史》2014年第18期。
宋平,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组织部部长。1917年生于山东省莒县。193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12月至1970年,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员、西北局计划委员会主任、西北局三线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八十年代,在任中共甘肃省委书记期间,大力举荐时任甘肃省建委副主任的胡锦涛,为其今后成为中共中央总书记打下了基础。因此被媒体称为“中国政坛最大伯乐”。
武力:我们研究三线建设主要开展两方面工作,第一抓紧抢救历史资料,第二在有关的档案、实地考察、口述史资料的基础之上搞一些研究项目。我们寻访了参与三线建设的同志,请他们回忆当年亲历三线建设作口述史。您是三线建设的亲历者,采访您了解更多的珍贵历史资料。
宋平:我今年95岁了,有些事情记不住,讲得不一定准确,我的回忆供你们参考。
郑有贵:三线建设是我们国家的一笔财富。现在需要对三线建设有个历史的评价,想听听您的意见。
宋平:1952年学苏联搞建设,搞全国统一的国民经济计划。当时国民党留下的是个烂摊子,起码的统计资料都没有。全国成立六个大区,各大区都布置自己的经济建设。
东北全境解放最早,现代工业比较集中。东北局成立最早,经济建设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就形成了一个局面。所以,全国统一货币的时候,内地都用人民币,唯有东北的货币暂时保留。为什么会保留东北的货币?毛主席讲,全国打仗,内战还没有结束,发行的货币,通货膨胀很厉害。东北全境解放,搞经济建设,有自己的货币,不受内战干扰,经济发展比较快。
毛主席访问苏联回国,在东北局讲,东北出机器,出干部,对全国做贡献。那时,解放战争还没结束,加上后来又有朝鲜战争,台湾还在挑衅,所以沿海准备打仗,不搞大的建设。
上海那一带很冷落,失业下岗的人很多。中央也赞成把一些企业移到内地去。我和谷牧两人到上海去搞搬迁,能搬的就搬到内地,工人也要随厂迁移,主要到陕西、宁夏、甘肃、青海。那时上海经济萧条,能搬得动的企业都搬过去。其实上海能搬的就是轻纺工业,再有是服务业,如理发馆、餐馆,主要把一些人搬过去。
各种工人到内地都成了宝贝。从上海搬去的理发师在宾馆、饭店都成了骨干,成了高级的手艺人,厨师、裁缝也去了不少。上海那时很冷落的,我记得上街做件衣服,因为店里没有活,裁缝师傅说当天就能做好,这在北京是办不到的。
我看三线建设实际上是解决了工业的布局问题,大搬迁是发展内地最快的办法。后来全国都要搞建设,要发展,情况有变化,大家开始搞规划,全国一盘棋。中国地方大,各个大区要发展,也要搞自己的建设,但经济基础差别很大,华东可能比华北好一点,像西部地区更困难了。
后来毛主席提出要搞三线建设,要准备打仗,要修成昆铁路。这样就把一线,东北、沿海最好的工厂,特别是“独生子”(只此一家的),搬到内地去。那时,中央一个号召,要什么给什么,要哪个厂就给哪个厂,要什么人给什么人,大家都觉得参加三线建设很光荣,没什么计较。所以三线的搬迁加快了西部的发展。
因为搞三线不单是军工,原来想的是搞军工,但军工也要配套的,像钢厂、机械厂,配套的企业也要搬去,最好的设备移到那里。所以好多重点企业都搬到西部,搬到四川、贵州这一带,形成了新的工业布局。小平同志也到西北去看过,他一看,西北就靠着蒙古,很多地方算不上三线。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