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3日,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陈川平接受纪委调查,这位给太钢带来“大发展”的人物,也给太钢带来“大震惊”。 CFP 资料图
每个人的发展都会基于一片土壤,比如太钢之于陈川平。
1982年至2008年,他在这个具有代表性意义的大型国企深耕26年,从一个年轻技术员成长为万众瞩目的企业掌舵手。
2014年8月23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消息,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陈川平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5天后,他的领导职务被免去。
此时,距离太钢建厂80周年刚刚过去半个月。8月8日,我国钢铁领域泰斗级的人物黄墨滨还在《太钢日报》撰文,“太钢真正的大发展,还是在陈川平和李晓波担任领导时期。”
谁能想到,52岁的陈川平,这位给太钢带来“大发展”的人物,也给太钢带来“大震惊”。
他的家族生意和朋友圈,也在其被查后逐渐浮出水面。
曾分管太钢的“进”和“出”
太原城一路向北,经过狭窄拥堵的解放北路到达尖草坪立交桥,便能看到西侧的太钢总厂。
这是一个与外面混乱破旧景象截然不同的地方。厂区的道路平坦宽阔、花团锦簇、绿树成荫。穿着蓝色工作服的职工进进出出,说起公园式的工作环境,会低声提一句,“这都是人家陈川平搞的。”
如果不是被调查,陈川平会是太钢人津津乐道的对象。
1982年夏天,20岁的他从沈阳冶金机械专科学校机械系铸造专业毕业,成为太钢机械厂铸铜工段的一名技术员。
两年后,陈川平开始担任机械厂铸铜工段副工段长,之后又从铸铜转到铸钢,成为机械厂第二铸钢车间副主任。
“这个人工作很上进,踏踏实实,而且有能力。”太钢退休干部张伟(化名)回忆,当年铸铜工段就几十个人,铸钢是大车间,管着上百号人。陈川平来了后,工作得到很多人认可。1991年,机械厂恰好需要一个懂铸钢的副厂长,年仅29岁的陈川平获得提拔。
此时的陈川平,是大家眼里“年轻有为”的代表。他志向远大,凡事要强,给人一种不会满足于现状的印象。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1992年,他调任太钢第一炼钢厂副厂长,之后又以每一两年一个台阶的速度上升,历任公司生产处处长、副总以及常务副总。
“他当副总时,分管原料采购和销售,这就是太钢的‘进’和‘出’。”太钢退休干部赵海(化名)坦言,在太钢,采购和销售是“肥差”,很多人都抢着干,面临的诱惑也比较多。
陈川平能够分管这两个关键领域,很大程度也是因为领导认为他还年轻,不会自毁前程。举个简单的例子,曾经有客户把一万块钱悄悄夹在书里送到陈川平家。这件事被发现后,陈川平向上级汇报此事,并把钱退还了,这给大家留下了他为人正派的印象。
2000年3月,刚刚被任命为太钢总经理的陈川平却被查出身患胃癌。手术是从北京请来专家在太钢医院做的。之后,他还多次去北京化疗,一直到2000年底,工作才得以正常开展。
一年后,大病初愈的他出任太钢董事长,也真正着手为这家具有悠久历史的大型国企刻上自己的烙印。
有太钢职工记得,陈川平上任后,开展的第一项大动作就是解决人员过多、人浮于事的状况,实行内退减员政策。调整主要针对40岁以上女性和50岁以上男性,总人数达到18000名。
这项工作在当时也遭遇了不小阻力。为此,陈川平提出“减人不减资”等多项措施,确保内退人员收入。他同在太钢工作的爱人也在政策公布后不久办理了内退,职工的抵触情绪得到缓解。
新建150万吨不锈钢工程让众人见证了陈川平的魄力。太钢人有“不锈钢情结”—— 1952年9月,新中国的第一炉不锈钢就是太钢生产的。
2003 年3月,太钢向国家发改委提报《太钢新建150万吨不锈钢项目建议书》,该建议在2004年9月得到批复,也由此掀开太钢发展中的新一页。随着新项目建成,太钢形成了年产300万吨不锈钢、总量1000万吨钢的能力,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工艺技术水平最高、品种规格最全的不锈钢企业。
“陈川平也赶上好时候了,他在太钢的命很好。”太钢退休干部张强(化名)感慨,陈川平大力发展不锈钢那几年,也是全球市场形势良好,不锈钢紧俏之际,企业的良好发展,也为他之后的仕途铺平道路。而在他刚刚离开太钢之后,全球就爆发次贷危机,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太钢也陷入了产能过剩的尴尬局面。
也是在这时,太钢人才开始反思太钢的步子是不是迈的太大?比如张强就认为,太钢的不锈钢产能200万吨就差不多了,现在产能虽然是300万吨,实际生产量根本达不到这个数量。
也有太钢人对陈川平的用人有所质疑。一位太钢内部人士称,陈川平在出任董事长时不满40岁,因为年轻、没资历,只能用听他话的人。
“这也导致太钢一些重要的管理岗位,一度不少出自机械厂的人。”这位内部人士说。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