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东林:从11月下旬,一直开会开到12月上旬,所有的政治局委员都参与了,有的是像江青,像张春桥是无所不用其极的来扣帽打棍子,有的是大家轮着发言,我不批也不行,所以周恩来的一生中间在这个时候应该说承受压力是最大的。
纪坡民:什么意思呢?告诉全党给你产生个印象,你中国人搞外交记住了,中美战略关系绝对不能把中国人搞成美国人的小伙子,而这就是基辛格的意图,基辛格想这样弄,他在周恩来那儿试了试,周恩来就是没有顶回去,知道吗,他以为他得手了,他跑到毛泽东那儿去试了试,毛泽东一听味不对,把基辛格吓坏了,吓得八个月不敢来中国。
解说:基辛格后来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我们开始明白在这次访问中为中国外交政策规定官方路线的并不是周恩来,他的地位已经远在毛主席之下,帮周会议开到12月中旬的时候已完全被江青、姚文元、张春桥所把持,江青甚至认为这是继林彪之后的第十一次路线斗争,其目的是想将周恩来置于死地,会议期间她要求增补她和姚文元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意见,反映给了毛泽东。
陈东林:毛泽东当然心里很明白,江青这个人他从来他就讲江青这个人是眼高手低,说你想做的事情能够看到天上去,你实际上你的能力是非常差的,说你怎么能取代周恩来管外交管经济呢,不可能的。
叶永烈:应该说毛泽东对周恩来一直是有所批评,但是毛泽东基本对周恩来是持肯定的态度,毛泽东也知道这个中国离不开周恩来。
解说:江青、张春桥等人欲将周恩来置之于死地的言行使得周恩来的健康状况急剧恶化,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周恩来仍然要继续日常工作和外事活动,他的疲倦和痛苦被细心的日本人发现了,冈崎嘉平太在日记里这样写道,总理消瘦、显得疲倦。
程美东(北京大学教授):还有人回忆,当时是帮周会议期间周恩来每次会议结束之后,是孤零零地一个人离开会场,不像过去一样大家都跟他打招呼,没有人跟周恩来打招呼,那些平常都是战友和同志的人都缄默无声,甚至有意躲着他,所以批周会议肯定是非常严肃的,非常激烈的一次会议,这也是现在我们研究周恩来的时候大家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也是在研究周恩来和毛泽东关系的时候,大家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但是毛泽东并不希望通过这次会议把周恩来打倒。
解说:对于这次帮周会议,毛泽东认为,一方面强化了中国联美反苏的决策,另一方面又告诫全党,要警惕美国利用苏联打中国牌和控制中国的图谋,因而强调反对投降主义,后来毛泽东在会见冈比亚总统贾瓦拉时说,美国人想卖伞给我们,送给我们保护伞,我们说非常感谢,我们不要。
叶永烈:然后在会见外宾的时候,周恩来陪同外宾见毛泽东,毛泽东笑着对周恩来说,怎么样啊?被整得不亦乐乎吧?周恩来说还好,还好,说我刚才下汽车的时候还在想,常常抓了小事忘了大事,实际上对毛泽东还是在继续检讨,毛泽东就说这件事情就到此为止,结果周恩来的工作人员在大厅里面听到了这个消息非常地高兴,就是说周恩来不会被打倒了。
陈晓楠:1972年中美发表联合公报后,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关系开始解冻,1973年在周恩来支持之下,中国启动了规模喷大的对外引进项目,四三方案,然而这也给江青等人攻击周恩来留下了口实。
解说:1973年1月5日,在周恩来的支持下,国家计委向国务院提交关于增加设备进口,扩大经济进口的请示报告,报告建议,利用西方处于经济危机的时刻在今后三五年内引进成套设备,其中包括13套大化肥,4套大化纤,3套石油化工等项目,这些项目大约要花费43亿美元,所以叫做四三方案,毛泽东批准了这一方案。
纪坡民:我们过去对外开放就是到外国去买设备,引进技术买设备,干这个的,现在不是,是引进外资,叫外国人来中国办企业,这么一种方式的对外开放,这是对外开放一个本质性的特点,这是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和做法,带有颠覆性的,带有突破性的。
解说:在东西方冷战背景下,中国实际上处于被西方经济封锁之中,上世纪50年代初期,欧美在巴黎统筹委员会下面设立了一个中国工作小组,专门处理对华贸易,它出台了许多针对中国的苛刻条件,如禁止大宗商品,大型成套设备及其技术出口到中国,禁止欧美公司与中国做生意等等,由此西方封锁中国长达20多年。
纪坡民:中国委员会是巴黎统筹委员归里边各种各样的条款,限制最严厉的,也就是说整个社会主义阵营共党国家实行的禁运政策,对中国的政策是最严厉的,这都是美国人带头搞的。
解说:上世纪60年代初期,苏联单方面撤走专家,中断经济援助,中国和苏联东欧的经济贸易交往急剧下降,在受到西方经济封锁和与苏联东欧关系破裂情况下,孤立状态的中国经济处于非常困难的境地。
李海文(中共党史研究室研究员):我们每年只能给老百姓,给大家每个人只能发7尺布票,7尺是什么概念?7尺布只能做一条裤子,就是压在国务院领导心头的一块石头,他们就反复地算,说如果我们棉田要增加产量,怎么怎么样,算来算去说也只能给大家添一条裤衩,所以就要用工业的方法来解决穿衣的问题。
程美东:我们的人口不断增长,可是棉花产量老是得不到提高,所以国务院经常为了棉花的产量提高而不断地开会议,因为棉花产量提不高,老百姓的穿衣就解决不了,转机最终出现在1972年,为了从越南泥潭中挣脱出来,联中抗苏,美国总统尼克松打破美国外交惯例,首次以总统身份访问一个与美国没有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中国,双方在一系列问题上达成一致,随后尼克松签署了行政命令,解除对中国的贸易禁令。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