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小平为中国注入的这段源代码,至今仍在深刻地改变中国乃至影响世界。是的,我们习惯用“小平”称呼这位伟人,这是来自时代的问候,就像称呼我们最亲切的伙伴。
改变中国,也在改变北京。近半个世纪,他在这里工作、生活与思考,北京与他的联系无法割舍。《北京晨报》今天重新寻访邓小平在北京的一些足迹。有高瞻远瞩的题词,有情真意切的嘱托;有当年市民与伟人的并肩而坐,有他手植青松的郁郁葱葱。沿着小平在京足迹一路走来,原来当年每一个烙印,都是伏笔,北京因此变得更加美好。时光交错中,看到的是他睿智而温暖的目光。
今天,是邓小平诞辰110周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30年前,邓小平如是深情诉说。如今,他离开我们已经17年了,我们很想念他。
小平足迹:视察北京地铁讲述人:冯双盛
“坐中国车好,先坐中国车”
如今每天上千万客流的北京地铁,跟邓小平的渊源太深了。49年前,地铁一期开工典礼,就是邓小平为奠基最先培土。那个时代,地铁是半军事工程,所有人反复讲的都是交通服从战备,邓小平则总嘱咐着车站要“朴素大方、坚固耐用”。
邓小平曾两次视察地铁建设,一次是1号线,一次是2号线。两次都是地铁公司原总经理冯双盛接待的。
1974年,冯双盛还是北京地铁运营管理处副处长。6月,冯双盛突然接到上级领导的通知,说小平同志要来北京地铁视察。地铁当时已试运行3年,依旧各种毛病不断,但负面情况当时是严禁向小平汇报的。
为了找机会“诉苦”,在小平同志乘车参观的时候,冯双盛把他和卓琳同志单独请到驾驶室参观,乘机把北京地铁遇到的问题都讲了出来。听他说完,邓小平当即指示:“要进行技术改造,可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冯双盛回忆说,这句话今天听起来不算什么,但在“文革”期间,根本没人敢说,甚至没人敢想。
冯双盛第二次见邓小平,已是10年以后了。1984年10月5日,国庆大阅兵刚结束4天,邓小平偕女儿邓林、邓榕和外孙女一大家子“出游”,参观了西直门、雍和宫等许多车站,还欣赏了西直门车站的壁画。
冯双盛记得,那天在复兴门车站站台两侧,分别停放了国产列车和新购的日本地铁列车,当别人问邓小平先乘哪一列时,他连声说“坐中国车好,先坐中国车”。到了雍和宫站时,又换乘日本制造“东急”地铁列车。邓小平问在场的人员:“日本车有什么优点?”回答:“日本车质量好、故障少。”邓小平又问:“中国车呢?”回答:“中国车质量还不稳定,但坏了有配件。”邓小平当时只是微微点头,没说什么。
30年过去了,如今北京各条地铁线都实现了高国产化率,将于今年年底开通的地铁7号线,更首次实现车辆设备与信号系统全部国产化,而且全部是“京产”。这个成绩,可以告慰小平同志对北京地铁的关心吧。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