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遭遇着一年比一年严重的枯水困境。如果不进行人工干预,或面临消失。然而水利工程风险太大,也可能使其成死水。
鄱阳湖枢纽工程早期效果图
“对于我们来说也是艰难的选择,现在放弃,前期准备投入了那么多都可能打水漂,若是通过,我们又会成为环保专家的众矢之的。”江西省水利厅办公室一位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他们“进退两难”。
这名办公室人士所说的就是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7月25日,国家发改委召开关于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项目的论证“座谈会”,组织专家和相关部门论证鄱阳湖水利枢纽方案,相关结果可能在近期发布。
根据常规,一旦通过发改委的审批,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的主动权就交到当地政府手里。
这意味着不久的将来,鄱阳湖中可能会建起一道绵延约2.8公里的拦湖大闸。
据了解,目前经调整后的方案将改“建坝”为“建闸”,践行“调枯不调洪,拦水不蓄水”的新思路,还取消了发电等项目。
为何要将建坝改为建闸,因为早在2001年,江西省水利厅就提出了鄱阳湖建高坝方案。但因该方案阻断了江湖关系而未得到国家支持。
之后2008年江西方面为了使项目通过,将工程设计思路由此前的“调枯控洪”改为“调枯畅洪”,即汛期保持江湖相通、发挥鄱阳湖分洪作用、在枯水期则放闸蓄水。但国家层面对此比较谨慎。
对于此次建闸座谈会,中科院南京湖泊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姜家虎认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会给鄱阳湖湿地及湿地植物带来毁灭性的影响,对江西没有任何好处。
“鄱阳湖鱼类将绝种,江豚会因生境破碎化、迁移通道受阻而完蛋,白鹤和东方白鹳等候鸟栖息地也会被破坏,拦水后甚至可能像98年洪水那样,造成钉螺迁移扩散,导致当地血吸虫疫情回潮。”姜家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
“我们不赞成在鄱阳湖修建任何水利工程设施,无论是闸还是坝,最好采取无人工措施来解决水环境问题。”WWF长沙办公室主任蒋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面对反对声音,江西方面作了很多修改。针对鄱阳湖水利工程建设不利于血吸虫病防治的质疑,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吴志军表示,工程建成水位升高后,更不容易滋生血吸虫,甚至有利于防治疫病。
“如果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能建起来,增强航道运输能力,促进水运交通发展,昌九丰这一沿湖城市群就能实现经济增长上台阶,形成江西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打破目前各地发展各自为政的局面,有效带动江西区域经济快速增长。”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系副教授周文杰则指出了该项目通过审批带来的好处。
目前,尽管论证结果仍未公布,但江西省专家认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经过多次论证,已充分考虑到了生态保护的需要,又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意义重大,因此此次通过审批的可能性较大。
对此,中国资源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陈晓宏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要解决鄱阳湖的问题,必须从全系统、整个长江流域出发,必须要从国家层面统筹规划,仅靠江西一省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鄱阳湖困境:不死水,便枯水
有记录以来,鄱阳湖最高洪水位时容积居全国各淡水湖之首。如果加上已被人工控制的鄱阳湖诸多湖汊,容积相当于三峡水库蓄水至175米的库容。另外,鄱阳湖汇聚了江西版图97%以上区域的水系,是影响长江中下游广袤地区生态安全的“绿肺”。
但 1997年,一座横跨鄱阳湖的大桥建成。从那时起,鄱阳湖水文水境已起变化,鄱阳湖遭遇着一年比一年严重的枯水困境。尤其三峡大坝高程蓄水后,鄱阳湖、洞庭湖枯水期来得更早更长。“如果再不对枯水期实施人工干预,若干年后,鄱阳湖将自然消失。”江西省科学院研究员谭晦如担忧。这一人工干预,最终体现为拦水大坝,是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
但从2009年起,修建水利工程的设想就一再被挑战。专家预计,除了可能造成部分物种灭绝,鄱阳湖水利工程修筑时间长,湖区通航及渔业也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此外,水坝的建成将可能使洪涝灾害增加并更难控制,且工程一旦运行,不仅将影响长江下游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供水安全,而且必然会延长鄱阳湖换水周期,降低其自净能力,使其成为一滩死水。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