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发布的中央通报全文如下:“鉴于周永康涉嫌严重违纪,中共中央决定,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由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对其立案审查。”
相较以往中央关于“大老虎”的通报,对周永康违纪的通报,措辞可见细微的差别。
提“违纪”未提“违法”
首先,关于周永康的通报仅提及“违纪”。2012年4月,中央在对薄熙的通报中,亦称“薄熙来同志涉嫌严重违纪”,未提及违法。
违纪跟违法在适用范围、强制力、制裁方法等方面都是有轻重之分,违纪行为不一定是违法行为,但违法行为一定是违纪行为。这里违纪主要是指违反党纪、军纪等。
党组织对违犯党的纪律的党员,按照错误性质和情节轻重,给以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严重触犯刑律的党员必须开除党籍。党的纪律处分有五种: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
不再称呼其为“同志”
2003年,全国各地党委都曾专门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党内互称同志优良传统的通知》,要求“对担任党内职务的所有人员一律称同志,不称职务”。一个犯错的人倘若还能被称作“同志”,说明矛盾没转化,是个政治上的最低肯定。
一般情况下,如果某位领导干部被调查,那么在相关正式的官方会议、官方文件中,就不再称为“同志”。如2012年3月15日,薄熙来被免去重庆市委书记职务,这时,薄熙来还被称为“同志”。薄熙来被调查后,就不再称其为同志了。
但一直到2012年6月,重庆党代会召开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现任重庆市委书记张德江在讲话中仍称薄熙来为“同志”。对此,有媒体人分析,张德江在事发几个月后,仍然称薄熙来为“同志”,显示中共在处理薄熙来问题时将为了稳定大局而缩小范围。
新加坡《联合早报》也分析称,称薄熙来为同志,这说明薄熙来目前继续在接受中纪委的调查,调查结论仍未作出,他的党籍仍然被保留。
即便是2006年9月,中央通报陈良宇事件时,亦称其为同志。此次关于周永康的通报中,“同志”称呼不见了,中央的态度可见一斑。
“立案审查”意味着什么?
2012年4月10日,对薄熙来的通报为:“中共中央决定对薄熙来严重违纪问题立案调查”。一为“审查”,一为“调查”,一字之差。立案调查代表对违法主体的违法事实基本认定,可以采取强制措施并正式启动调查程序。立案审查则无需此认定,是受理案件的第一道工序。
中纪委办案,需经过案件线索管理、初步核实、立案审批、调查取证、案件审理、处分执行、被调查人的申述、案件监督管理8道办案程序。但上述程序只是中纪委对贪腐案件的普通程序,情况紧急时,也可能略去前面环节,直接立案,组建专案组进行调查。在特殊情况下甚至会先调查,后立案。
有媒体人士分析称,周永康被“立案审查”意味着进入双规程序。实则未必。长期以来,人们总是将立案调查和“双规”紧密联系在一起,认为只要被立案调查的人,就必须对其采取“双规”措施。通常来说,被立案调查的人会被采取“双规”措施,但这并不表明,对他们必须采取“双规”措施。实际上“双规”仅仅是为了保证纪委调查案件能顺利进行的一种组织措施,如果不需要进行“双规”也能将问题查清楚,也就没有必要对违法、违纪嫌疑人采取“双规”措施。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