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考研热
盲目考研是浪费生命
体制抬高了就业门槛
陈丽芬:我们企业需要有真正技能的人才,不一定要求那么高学历。现在不少毕业生,考不上研究生就复读,毕业一年也不去找工作。这是一种浪费,是对生命的浪费。有人中学毕业后上了两年中专,七年收入了80万。他当年同学念了本科、硕士,还在读书,花掉了15万。
崔向群:在发达国家,并不是本科毕业后都去读硕士、博士的。
陈丽芬:一般人的传统观念里好像子女必须要接受高等教育。德国仅有约20%的学生进入大学,80%的年轻人接受职业教育。
2014年春节,江阴城乡联动招聘会上,682家企业有35000个岗位虚席以待,而前来求职的人仅约10000名。目前国内应届中学生90%上大学,仅10%上技校。大量的大学毕业生毕业后不愿意到一线工作,或者到了一线也稳定不下来,工作耐受力差、期望值过高,造成了整体大学生就业困难而普工、技工严重不足的局面。
建议国家取消“三本”(指高考本科层次录取批次和录取顺序排在第三位置)招生,并将该部分计划划入职业教育。2012年全国“三本”招生约160万,如果将这部分学生改为接受职业教育,制造业的用工荒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金征宇:硕士生也好,博士生也好,我们期待能有20%到30%的人真正适合于做研究,那样我们就觉得值了。研究生也有一个逐渐认识自身的过程,在读到博士、硕士期间才逐渐把人才分层。
事业单位和公务员、国企用人设置一些门槛,比如一定要本科或研究生学历。一些国企不顾自己效益,不顾人力资本是否被浪费,甚至把有多少硕士、博士当作炫耀的资本。这里面有体制机制的问题。
谈大学教育
就业脱节责任在大学
企业不想花钱做培训
陈丽芬:我们企业,本科生我给他2000元月薪他也愿意干。中专毕业的技工,我可以给他8000元。
崔向群:现在大学毕业生都降低使用,甚至大学本科生、大专生也来当工人,一方面是工作不好找,供大于求,另一方面是因为跟社会需求不接轨,职业教育缺乏。
金征宇:企业也不能急功近利。在同样一个岗位读了大学的和没读的,尽管一上来可能工作效率没有显著区别,但后面的潜力和发展肯定是读书的要强。
缪协兴:中专生月薪8000元,本科生月薪2000元,这一点不奇怪,那个岗位需要专门技能的人,而大学本科生培养的是基础技能、综合素质。专门技能也是要通过一段时间训练的。如果本科生喜欢这个工种,在同一起跑线上开始做,咱们本科生也不会差。
崔向群:脱节的主要责任在学校。企业可以定向培养,产学结合。但学校就是培养人的地方,你要主动跟企业紧密合作,否则你培养的人就与社会脱节。
陈丽芬:我也觉得这是大学教育的问题。要通过科技素质、职业道德等综合性的教育,让毕业生上岗就能发挥自己的价值。
金征宇:脱节的原因是企业没有尽到上岗培训责任。本科教育是一个素质教育过程,而不是技能教育。企业不能说招聘一个大学生马上就能上手用,国外企业有上岗培训的过程。另外,大学实习也有很大的问题,我们安排学生实习,企业常说接受不了那么多,因为会干扰生产。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