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为邓小平刻两枚印章
讲到篆刻,李岚清还有一段为邓小平刻了两枚印章的趣事。一方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之印”、另一方是“科教后勤部部长邓小平之印”;前一方是历史公认,后一方则是邓小平的“自封”─他特别关心科技工作、尊师重教,故自称“科教后勤部部长”。“小平同志有各种各样的印章,但独缺这两方印,就由我这位当‘处长’的给这位当‘部长’的来刻吧,我想如果我不刻,没有哪个篆刻家敢给他刻的。”李岚清说。
生活中不少趣事也成了他刻章纪念的灵感。“我退休以后,家里召开‘家务会议’,选举‘家务总裁’。我们家一共8口人,我‘仅以’7票之差落选,因为我孙女说,如果让爷爷当选,我们家恐怕连饭也吃不上,全家只能吃石头了。她奶奶作为新当选的‘家务总裁’对我说,以后家里的事情,你没有发言权。所以我就只好刻了一方‘竞选失败’的印章来自我安慰了。”
2007年他出版了《原来篆刻这么有趣》,也曾在各地举办过篆刻展览。
事实上,多位卸任国家领导人都对艺术创作情有独钟。李瑞环退休后曾出版《学哲学用哲学》、《看法与说法》等书,还醉心于京剧曲目的改编。最为业内称道的是,他改编自梅派名剧《生死恨》的《韩玉娘》,先后十易其稿,从整体布局、人物性格到故事情节,都作了较大改动,被认为是“既继承原剧精华又脱胎换骨的一齣新戏,为传统京剧的改编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我跟红线女认识得很早,”在素描作品展览开幕式上,李岚清兴致勃勃地谈起与大师们之间的种种轶事。“还记得是1957年,世界青年大学生联欢节在莫斯科举办,胡耀邦带领中国青年代表团去参加这个活动。当时我是大学毕业后被派到苏联学习,也受到苏联的共青团中央邀请去参加联欢节。”李岚清说,“主办方还给我们派了一个任务,说你们中国来的青年大学生,有些不懂俄语的,请你们帮忙承担翻译和联络工作。我就是给红线女当翻译的。”
李岚清回忆道,“她在联欢节的文艺比赛中唱了一曲粤曲《荔枝颂》,在国际舞台上获得了金奖,我们当时都感到很自豪。”此后,两人直至2000年才又欣然重聚。“那时中央分期分批邀请做出突出贡献的各界专家到北戴河休假,文艺界是2000年去的,当时我代表党中央和国务院来接待他们。”相隔43年之后重又见面,李岚清感慨,“那时她已是满头银髮,但仍然神采奕奕,我们还讲起多年前这段往事。”去年底,当李岚清听说红线女离世,马上决定画一幅像来缅怀她, “我还特意找了一张她年轻时的照片,大概就是她30多岁时的样子,来照?画。”
敬仰邵逸夫为他画幅像
至于邵逸夫先生,李岚清说,大家都知道我管了10年的教育工作,而邵逸夫先生对教育事业情有独钟,做了很多慈善工作,“我总结了一下,一共捐献了6000个教育项目,捐赠40多亿港元。他这样坚持不懈支持教育,我很敬仰他,觉得应该为他画幅像。”
他续称,“我为每位大师挑的照片,都是经过其家属认可的。一开始有人说不用了,你这个不涉及肖像权的问题,但我说不行,我要尊重他们家属的意见,看是否认可这个形象,看完照片还得签字了表示认可。也有的家属会给我提建议,给我推荐一幅他们认为更好的照片,那我也可以重新创作。就像梅兰芳大师,他的嘴我画了四次也不太满意,他太漂亮了,那种神韵很特别,不容易画。”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