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口、视野和机会
“当时报了国际政治这个专业,就是希望以后能干这一行。”田楠表示,很多选择这个专业报考外交部的同学都和她有着一样的想法。“驻外对其他人来说是很不稳定,但不管是实践还是研究某个地区或者某个领域,驻外都是外交专业的题中之义。报考的时候就知道去外交部一定要驻外,我觉得机会难得而且很期待。”田楠表示,在外交部的经历能让自己有更宽广的视野,工作几年后还会有不错的进修机会,这些都是吸引她的原因。
“能考上真的不容易,我是真的打算把一辈子都奉献给外交事业了。”好几位已经考上外交部的公务员都表达了这样的想法,他们的父母也非常支持自己的孩子从事外交事业。如果只是为了安稳的生活,大多数人不会选择外交部。“我一听说进了外交部都要驻外,面试还有七轮,立马就不考虑了。”即将毕业的陈思思表示,父母听到这样的情况也不支持她报考,“他们觉得这不是他们想象中公务员的生活,太辛苦,不稳定,不适合女生。”田楠表示,现在年轻没关系,但年龄大了一直处在这样的生活状态里,家人还是会担心。
田楠现在已经去了一家事业单位,朝九晚五的工作时间、稳定的生活、北京户口,这样的待遇和公务员差别并不算很大,但她今年又一次报考了外交部。“现在的工作和专业没什么关系,希望趁着还年轻,能实现当外交官的梦想。”
对陈思思来说,去国考就是找工作过程中的一个选择。她告诉记者,自己的专业是新闻传播,但去年师兄师姐找工作的情况并不是很好,参加国考能多一个机会,班上很多同学都会报名。除此之外,国考的公平性也是吸引她的另一个原因,“面试不敢说,但是笔试都是按成绩排名的,和高考录取一样,过不了分数线说什么都白搭。而且这是获得北京户口的机会。”陈思思说,“其它国企、事业单位,老早就听说有的同学家长开始帮忙找关系了,没关系那些好工作肯定是轮不上我。”
“当时也有很多企业要我,最后去当公务员就是觉得机会多,以后能有更好的发展。”有这样想法的不止史立青一个。吴雨薇家在安徽,她来北京当公务员之前,已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我就是觉得到大城市机会更多,想来试一试。”吴雨薇表示,“来北京当公务员,虽然收入没有以前多,但工作听着好听,父母在意这个。”
走出“围城”者
“对公务员的工资就别期待太多了。”史立青不禁向记者吐槽,大学毕业一个月三四千块的工资和其他工作相比确实太低,他更多的打算是把公务员作为一个跳板。“就算不打算一辈子都当公务员,有了这样的工作经验,以后不管是继续深造还是找其他工作,都会有更多机会的。”田楠表示,过几年希望还能继续读书,“如果有了外交部的背景,申请国外的学校,无论是硕士还是博士,都更有优势。”
“公务员也像是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进去的人想出来。”说这句话的时候,史立青已经辞职去国外深造了。“我已经从这里得到了我想要的,但我还有更多的追求。”在这个岗位上的工作背景,让他有了很多机会,得到锻炼,也让他在申请国外的学校的时候得到了一个好的结果。“在这里工作一辈子不是我想要的,来这里之前就想着过两年要去读个研究生,本科学历在这个时代里太低了。”他希望研究生毕业后能找个“赚钱更多又感兴趣”的工作,“不管怎样,我很感谢这两年这个工作给予我的一切。”
“公务员的福利没有外面想象的多,阳光工资,科员3000元左右,在北京只够群租。‘老人’还能赶上福利分房的末班车,但我们这些‘新人’什么都没有。说是养老和医疗有区别,但我们目前用不上,而且等我们退休时,看大趋势也许早就并轨了。”一名在北京市房山区工作的地方公务员告诉记者。“同学聚会,最怕晒工资,我说我一个月只有3000多元,大家会嘲笑,说谁信啊。很多同学在企业,现在月薪都万元起步了。”
“很多时候就是给领导写讲话稿,刚开始我很笨,写完了就给领导,然后每一遍他都会象征性地提哪里要修改,结果我就改个没完没了了。后来我发现,只要卡着点给他,他就只会改一次。大部分时间都在各种套话中‘纠结’,这样的工作感觉没有多少意义。”同样是新闻专业出身的陆晶琪,感觉自己很不适应公务员工作,她曾经打算辞职,因为自己已经拿到了北京户口无所牵挂,但她发现自己已经不会写新闻了。“我想走,但走了以后能干什么,真的不知道。我有的同学在媒体工作,月收入早就1万多元了,买了商品房,而且经常去外地采访,丰富多彩。很羡慕他们。”
1992年春,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一大批公务员辞官下海,投身市场经济大潮,不少人已是今日商界风云人物。21年后,十八届三中全会隆重召开,伴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惟愿更多的国考者能叩问自己的内心:当公务员是你擅长和喜欢的工作吗?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