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不是一张纸”
不少专家对昆明规划建设的普遍印象是“像种庄稼,一年一割”。也正如秦光荣所批:“在管理途径上重人治轻法治。”
秦光荣的讲话无疑已在昆明引发震动。
“第二天,相关部门就已经着手制定落实计划。”韩先成介绍。座谈会4天后,昆明省住建厅召开干部职工大会,组织学习秦光荣的讲话精神。再两天后,昆明市委书记张田欣便前往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调研,要求“坚持高水平规划、高标准设计、高品质建设,把度假区建设成为世界知名旅游城市的标杆和示范”。
据了解,昆明市委常委会将根据省领导的意见再次召开座谈研讨会,讨论如何落实。因涉及规划修编、资金筹集,目前暂无具体动作,预计2014年才能具体落实。
据韩先成透露,城市的功能分区调整和城市交通规划发展,很可能会作为昆明优先突出发展落实的项目。
在城市功能分区上,昆明一直缺乏规划整体性,都是单位开发,如将土地划分给各行政单位及企业。办公和生活区等亦无明确划分,排水管网难成系统,如同一锅大杂烩。
“单位小的分两三亩地,单位大的分十亩地,三亩地当中见缝插针,十亩地当中留一个运动场,其他土地就建成垃圾房、单车棚,小化粪池,都只是一种简单的组合。”韩先成说。
直到1990年代初,通过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昆明才提出“城市综合开发”的概念。但缺乏系统规划的城市早已出现暴雨淹城、交通拥堵的城市病。
云南省住建系统一名官员认为,秦光荣讲话关键在于如何落实。
“无论什么样的规划,做出来,就必须落实到法定的层面上来。”他说,“规划是法。”他认为,规划不是一张纸,在规划过程中,领导、相关部门、市民等的想法,都是通过规划的编制过程法定化。
然而,不少专家对昆明规划建设的普遍印象是“像种庄稼,一年一割”。规划朝令夕改,缺乏延续性。也正如秦光荣所批:“在管理途径上重人治轻法治。”
在关注滇池治理十余年的一名昆明市原政协委员看来,滇池治理尤其如此。昆明主政者一更换,滇池治理政策就可能调整。
据介绍,早些年,为了保护滇池,昆明市滇池管理局拆除滇池周边村庄,让村民搬迁,计划建成十几个湿地公园。如今拆迁计划已有时日,但后续缺乏跟踪监测。“村子是拆了,但是否达到治理的目标?”
而近几年,这名民间人士又发现,昆明市滇池管理局每年都会在滇池周边栽种吸水性强的中山杉,这也一度成为昆明学界争议的热点。尽管官方曾对此进行解释,但一些专家依然认为此举缺乏环境影响评估:“昆明属于干旱缺水地区,为什么不种柳树?柳树价格也便宜,且不会对滇池产生破坏。为何种的都是昂贵的外来物种,而不是便宜的本土物种?”
又如滇池边城市公路的建设、滇池养鱼破坏水质的问题,上述原政协人士感慨滇池的治理规定繁多,但依然出现诸多执法不力的困局。
昆明在城市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到治理滇池的五年计划,包括对滇池进行截污、清淤、清水和引水等项目。“截至现在,投入治理滇池的经费早已超过数百亿,但是治理的效果仍然不明显。”
重铸灵魂
省委书记释放的信号早已开始产生影响,2013年规划部门限制明显收紧。
不过,与实际的缺陷相比,昆明更紧迫的任务是找回灵魂。
“一座城市的发展,文化是灵魂。”韩先成表示,昆明市的城市建设反复折腾,使得城市发展失了魂。
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正是此次秦光荣反思的重要内容。他在讲话中多次提及昆明的尴尬现状:“昆明过去呈现的‘云津夜市’、‘螺峰叠翠’、‘坝桥烟柳’等古老的昆明人文景观,只能停留在文字里,在老昆明人的记忆里。”
韩先成感慨,到国外考察,他见到的是比自己大数百年的历史遗迹,然而在昆明,见到的多数是比自己年纪还小的高楼。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