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中导师
原副市长成陶艺师,喜欢教“徒弟”做人的道理
锦江监狱有陶艺培训、厨艺培训、影视培训等培训班,很多职务犯都担任了教学任务。他们的一大爱好就是和徒弟们聊天,通过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徒弟。
“我认为自己是个教书匠,我一直都想去教书!”范某反复向记者强调。说起自己在监狱中教国学、教陶艺、教传统饮食文化,制定教学计划的事,范某流露出少有的兴奋。几天前,他还当着监狱长的面,说陶艺班的设备不够先进,并绘声绘色地描述现有设备烧出来的陶艺“像癞蛤蟆的背一样坑坑洼洼”,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提起自己陶艺班上的学员,范某说:“他们是我的晚辈,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我还是耐心劝说他们,教他们做人做事的道理,劝他们改变……”“那你现在是什么职务?”面对提问,范某的语速又放慢了:“没有职务,监狱中有啥身份哦。”
入狱5年来,范某在流水线上劳动过;在监狱培训班教了数百名学员;写了一本书;创作了一幅在景德镇国际陶艺博览会上获得银奖的石版画;监区内外还放满了他创作的陶艺、书画作品。
每天晚上,范某都要围着小操场跑70多圈,几年来体重直线下降,高血压也消失了。他说,“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我觉得很充实。”
角色转换
能快速“摸清形势”,对枯燥命令也能高效执行
“一些看似无聊的命令和重复,比如定时定点吃饭、有事打报告,是为了让服刑人员形成条件反射,养成新的习惯,形成遵守规则、法律的行为模式,最终改变他们扭曲的内心。”狱警说。
其实,职务犯往往比一般服刑人员更遵守纪律。职务犯曾是制度的规划者、命令的下达者,深谙管理是怎么一回事。即便今非昔比,他们也能很快“摸清形势”,打消一切非分之想,遵守纪律,再枯燥的命令,他们都能高效执行。狱警讲述个别人官场积习难改喜欢“反说服”
狱警说:“不过,个别职务犯还是难改官场上的一些积习。”狱警称,监狱中没什么利益好争夺的,矛盾的焦点集中在职务犯内心的“观点”上,这个仅剩的“财富”对他们来说比很多东西都重要。观点相同的人互相支持,意见相左者互相打击。这些情况被狱警们捕捉后,都会进行干预。
交谈中,范某表现出超强的记忆力和逻辑性。他说话谨慎,用词精确,言谈中表现出一种低调的固执—从不否定你,但兜着圈子想要说服你。“我只说一句话”是他的口头禅,实际上他会绕来绕去说很多内容,口气隐隐透露出“领导的威严”。
每逢观点被否定,范某会突然激动起来:“我的三观没有问题,我的绝大部分观点都是对的!”“我自己都学过心理学的,改变不了我。”然后,他会用五六分钟阐述自己的看法,并且不愿意被打断。
“这是职务犯的特点,不容易被转化,还试图反说服。”狱警说,个别年轻狱警会被说晕,经验丰富的老狱警就不一样了。
范某也坦言,自己进监狱后转变很大,看人看事都有了新角度,并且不再想过曾经那种“穷于应付”的官场生活。
“种下什么种子,就会结出什么果实。我现在这样的结果,一半是我的责任,一半是环境造成的。”谈到自己的犯罪经历,范某这样说。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