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一片以洪桥为中心,半径约10公里的地带,被出租车司机称为“巧克力城”。
在这里,擦身而过的黑皮肤比黄皮肤更多,英语、法语、西班牙语混合着中文和广东的白话从耳边飘过,强烈而熟悉的香水味扑面而来,颜色鲜艳的非洲式长衫在路边支起的衣架上成排成排挂着卖,花20美元,就有专门去非洲学过手艺的师傅帮你做满头小辫子的“非洲式发型”。图为广州街头的非洲客。
1998年,第一批进驻广州的非洲客就是以越秀区的淘金路,洪桥为中心开疆辟土。十多年过去了,这里已经聚集起占广州总人口的2%、人数超过20万的黑人。图为广州,一名非洲妇女推着婴儿车走过过街天桥。
随着越来越多的黑人聚集于此,这里的城市景观也在发生着许多改变。许多商场的户外广告牌、LED灯箱上都打着英语、法语、阿拉伯语和中文这4种语言。而像非洲餐馆、理发厅这样的服务行业也正在兴起。图为广州一家冲洗照片的商店,墙上被店主贴满了为以前顾客洗的照片,这些照片中有一些是非洲人在广州的生活照。
越来越多的非洲客,怀揣着淘金发财的梦想,孤身来到这座蒸腾的南方城市,寻找商机和梦想。Nelson也是其中的一个。23岁的他来自尼日利亚,此前拉格斯――尼日利亚最繁华的都市――被他视为天堂。到广州后,他觉得他才站在了天堂的入口,中国才是真正的天堂。图为广州街头,步履匆匆的非洲淘金者。
每天中午,Nelson都会背着巨大的双肩包,拖着类似于垃圾回收袋的黑色塑料袋出现在迦南服装城。服装城里到处都是挑货、进货的黑色面孔,他们操着半生不熟的中文和中国老板讨价还价,花一万元进500条来自东莞的“Adidas”牛仔裤、“Armani”T恤衫等山寨货。然后将货品运回非洲销售。“非洲没有什么工厂,人们对名牌也不在乎,只要好看、耐穿就行。”这正是这些非洲商人的生意基础。图为年轻的尼日利亚商人尼尔森在广州迦南外贸服装批发市场乘坐扶梯。
来广州淘金的非洲人很多都像Nelson这样从事服装贸易,消化了中国大量已过时的库存。谈及与他们打交道的客户,摊主们常常撇嘴,黑人的杀价本领,让许多中国商人不胜其烦。有的预定200条裤子,最后只要10条,还要求对方以谈好的价格出售;有的取货时,还顺手在摊面上拿走一条。许多摊主懒得学英语,他们觉得,用计算器讨价还价就能应付黑人了。图为广州,外贸服装批发城内,几名非洲商人在一间批发西装和衬衣的店铺内挑选货物。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