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53年到1965年,夏季的中央重要会议,几乎都在这里召开,“新华社北戴河电”这样的字眼频频出现在报端,党和国家的一些重大决策也不断从北戴河诞生。这里也因此成就了“夏都”之名。
1966年“文革”开始,很多领导人被打倒,中央暑期办公制度也废止了。
改革开放后,经济大潮翻涌。1979年2月4日,《人民日报》在显要位置发表了一条消息,“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北戴河休养区拨给旅游部门接待外宾使用”。当时,邓小平做出这个决定,是迫切希望通过旅游业挣外汇。旅游首先得有房子,邓小平曾在一个文件上批示:军队的疗养所必须全部交出,一所都不得保留。到最后,除了毛泽东生前居住的“95号楼”,其他所有疗养院都交了出去,分别组建为东山宾馆、西山宾馆和中海滩宾馆。从此,北戴河神秘的中央暑期办公地向老百姓敞开了大门,中外游客都可以住进原先领导人住的楼里了。
到1984年,得到“平反”的老干部越来越多,他们在“文革”中历经磨难,身体大多垮了,急需休养场所。在此情况下,北戴河的一些疗养院陆续还给了中央各个单位。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恢复中央暑期办公制度。
“夏都”的再次兴起,最为海内外关注的,是在每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之前,都会在此召开酝酿会议。比如,1987年暑期,中央领导、中央书记处成员和中央政治局部分委员,在北戴河海滨对十三大报告进行了讨论修改;1997年暑期,十五大准备工作也在北戴河进行,文件起草班子在这里汇总各方面建议,进行反复推敲。
此时的“夏都”,与以前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老百姓开始和领导人共享这片避暑胜地,也留下了不少佳话。有一年,一位政治局常委只带了两名工作人员,悄然进了一家小餐馆吃饭,被老板认了出来。这位领导笑了笑,示意老板不要惊动大家,他和普通客人一样吃完饭、结了账,散步离去。
2003年,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做了一个重要决定:取消暑期办公制度。北戴河的“夏都”功能又一次中止了。在外界的感觉里,如今北戴河的政治色彩越来越淡了。
“西中直机关,东国务院”
虽然中央暑期办公制度取消了,但领导人在此休养的惯例并没有改变。在人们心目中,北戴河的神秘体现在很多地方,比如,大家搞不清众多中央机关的疗养院是怎么分布的,更加好奇领导人住在哪里、如何度假。
其实,这一切并不神秘。
据一位曾在中央领导人身边工作过的老同志介绍,党、政、军、人大和政协这五套班子的疗养院分布约定俗成,沿着海滩,“西中直机关、东国务院”,军委原先在西边有疗养院,后来又在东边的金山嘴修建了一处,人大和政协的疗养院则是上世纪80年代修建的,也在东边。领导人的疗养院集中在西山,毛泽东喜欢平房,为他修建的95号楼就是一座有高台阶和高空间的平房。后来,邓小平也在此处居住过。最初毛泽东居住过的1号楼也是平房。其他领导人通常住的都是两层小楼。
早在1954年,秦皇岛市就设立了北戴河暑期工作委员会,下设暑期工作办公室,专职为中央领导服务。如今,“暑办”是秦皇岛一个相当重要的机构,据一位熟悉“暑办”的人士透露,“每年暑期的工作压力非常大,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调动警力‘支暑’,大批交警、民警、刑警要充实到北戴河区。二是保证食品和水的安全供应。”
至于领导人的安全保障,这位老同志介绍说:“都是由中央警卫局负责。最早的时候,警卫有骑兵、陆地和海上三部分。领导人在北戴河的活动之一是游泳,所以组织了一个排的警卫承担最重要的海上保卫工作,习惯上叫‘游泳排’。领导人在海里游泳,两名贴身保护的警卫跟随在很近的地方;其他警卫围成一个圈,守在不远处;在这个圈的外面,还有警卫划着小木船,一来是以防万一,二来是领导人游累了可以上船休息一下。现在条件好了,小木船已经换成了小快艇。”
据悉,做海上保卫工作的警卫,泳技都很好,甚至在体育学院受过专门培训。他们每年春天开始在海里练游泳,每天得游1万米。“春天的海水很冷,游完之后身子都发抖,就是要在这样的条件下锻炼,才能练出过硬的本事,应付海上各种情况。如果你在中央机关的海滩边看见皮肤黝黑、目光锐利、泡在海里的人,就可以判断他们是负责海上安全的警卫了。”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