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我们当时带着头骨回到学校。第二天,同学们把康有为的头骨放在独轮小车里推着,打着鼓、吹着号,喊着“打倒中国保皇派的祖师爷”等口号,在李村的大街小巷游街示众。
来源:《老年生活报》2012年12月12日第6版,作者:林治业
座落于青岛李村枣儿山上的原康有为墓,在1966年8月的“破四旧”运动中被原青岛五中(现58中)的部分“革命师生”挖毁。我是当时五中的一名教师,自始至终的参与了这件事。
挖开墓穴
1966年8月,原青岛五中部分师生,异想天开地要用拔河绳拉倒位于于家下河的仙姑塔。行动失败后,便扛着镐,拎着锨,前往枣儿山去挖康有为墓。
康有为墓位于枣儿山西麓半山腰,座东面西。墓的后面随山势砌有一米多高的半圆围墙,以防山洪冲击。墓冢四周也有石墙围绕。墓前立一刻有“南海康先生之墓”字样的石碑。我们先把石碑放倒抬到一边,便抡镐扬锨地开始挖墓。三四米高的坟头全是乱石掺土垒成,十分难挖。一上午才挖到墓穴的石门。
石门上方呈半圆形,两块拱形石上刻有“国学大师”四个字,下方为深色石门。砸开石门露出墓穴。领头的一名陶姓教师率先跳下墓穴,又招呼我下去。我迟疑了一会,便硬着头皮跳下去,站在墓穴出口处。穴有半米多深,因为已经进过水,脚下有些泥泞。棺木已散塌,胡乱压在一起并有些腐朽。陶老师和我把棺木一块块递出去,便露出尸体。
我们仔细地将尸体抬出去,陶老师嘱咐同学们先不要乱弄尸体。我们二人就在墓穴中细细寻找遗物。在枕砖后30厘米处找到滚落的头骨,地上洒落着一些各色琉璃球状物,仔细辨认,像是些玻璃球,并非什么值钱的东西,再也无其他物件。我急忙跳出坑,这时才松了一口气,感觉有些后怕。
游街示众
死者穿着丝绵棉袄,衣表已经风化腐朽,随风吹落。而丝绵里子紧紧裹着,很难撕开。费力把它剪开后,只在一只手处发现一枚金币,有现在的一角硬币大小,一擦金光闪闪。在死者胸口位置有一银锁,经辨认是印度造的。此后再无任何其他饰物。有人要问,康有为这么大人物,难道再无贵重随葬品?据记载,康有为墓曾迁过一次,原墓就在现在墓冢的西南二、三十米处,当时尚有一水泥墓基遗址。估计如果有随葬品。恐怕在那次迁墓时已经遗失。
另外,在康有为死后不久,他的女儿也去世了,但她并未和父亲同葬一穴,而是埋在康有为墓西南方不远处,当时那小坟尚在。
我们当时带着头骨回到学校。第二天,同学们把康有为的头骨放在独轮小车里推着,打着鼓、吹着号,喊着“打倒中国保皇派的祖师爷”等口号,在李村的大街小巷游街示众。
重修新墓
在挖墓那天,曾见一个四五十岁的男子一直站在远处看着,未曾多说一句话。据说那人是康有为女儿康同璧女士雇用的专门看守康有为墓的人。可能他把挖墓的事情报告了上级有关部门,所以不久市里有关部门就来人到学校了解此事,并把康有为的头骨取走,同时还把被李村河南驻军520部队战士运回放在院里当铺路石的上刻“南海康先生之墓”的墓碑一起取走。
上世纪80年代,市政府在大麦岛北山上为康有为先生重新修了新墓,他的弟子刘海粟为他题了新墓碑,原来的那块墓碑便放在了新墓的东面(有关部门曾找我带人去原址和现址察看过)。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