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肯尼亚,求学于美国,生活在中国――美国总统奥巴马同父异母的弟弟马克・奥巴马自认是一名“世界公民”。
这位闯荡世界多年的“世界公民”已在中国深圳定居九年有余。他坦言,在中国的九年里,他重新塑造了一个更加满意的自己。
“中国给了我重新开始的机会。”马克说。他还给自己起了个中文名字“狄善九”。
在“9・11”恐怖袭击之后的经济震荡中,马克被自己工作多年的美国公司炒了鱿鱼。他没有气馁,而是决定换一个全新的环境,让生活重新开始。
他将目光投向了中国,一个他当时并不了解,但冥冥之中认定是自己未来归属的梦想之地。
他卖掉了在美国的房子和汽车,一个人来到中国深圳,从零开始,踏上了一条崭新的人生之路。
像很多初来中国的外国人一样,他从做英语老师开始。但中国南方蓬勃发展的经济环境给他提供了更好的机遇――他创立了自己的商业咨询公司,运用自己在美国超过15年的跨国公司从业经验,成为一名为中外企业提供战略咨询的专家。
但做咨询、赚钱只是他在中国多彩生活的一小部分。他更大的梦想是在艺术和慈善领域有所拓展,在充分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在妈妈的熏陶下,马克自幼酷爱音乐,已经出版了3张钢琴曲专辑,是一位小有成就的音乐家。他最喜欢做的事情是将音乐与慈善结合起来,用艺术的形式,帮助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们,尤其是年幼的孩子。
马克在中国的生活非常低调,很少出席公众活动。但是,如果是慈善性质的演出和演讲邀请,他通常会欣然接受。近年来,他先后在深圳、成都、广州、北京等地参加慈善音乐会,为汶川地震灾民、福利院孤儿、患病儿童筹款数十万美元。
马克至今难以忘记自己的一次奇遇:在与他的中国妻子相遇前一周,马克去深圳一所孤儿院看望孩子。在二楼的保育大厅,他看到60个幼小孤儿分别被盛放在只能看到天花板的小格子里。他走近一个孩子,用手指碰触孩子的手臂。突然,孩子用手抓住马克的手指,用黑亮的眼睛看着他不肯放开。马克想把手缩回来,但孩子还是不肯。
“在那一刻,我觉得这个孩子根本不会去想,我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我是黄种人还是白种人?他想要的只有爱。”
从此以后,他每个星期都会来这所孤儿院,教孩子们弹钢琴,每次教完之后都“感觉超级棒”。之后,他遇到了现在的妻子,一位来自中国河南的姑娘,两人于2008年结婚。
“把艺术与慈善结合起来,奉献给孩子们,这是一件最美妙的礼物,既能启发他们的心灵,也能培养他们的自信心。”马克说。
今年6月,他应邀赴北京做公益演讲,期间专门安排时间探望了北京“天使之家”孤儿寄养点。在那里,他见到了一个看上去特别聪明健康、但却患有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的3岁女孩――钱宝慧。工作人员告诉他,由于宝慧的病非常严重,医院一直迟迟不敢给她做二期根治手术。
此后,女孩的命运成了马克最大的牵挂。“宝慧的病情很严重,医生说这样的孩子很容易因为肺炎就导致心衰而死亡,我们还没有找到能够帮她的医生,”马克摩挲着从北京带回的女孩照片说,“希望早日能够有人帮到她,带她去国外或医疗条件好的地方接受手术治疗,拯救这个姑娘的生命。”
此外,马克对中国语言和文化也很着迷。外国人学汉语,通常只会说不会写,但他既能说也能写。他还能直接阅读《红楼梦》《道德经》和唐诗的中文版,并已练出一手漂亮的行草。
2009年,他出版了一本半自传体小说《从内罗毕到深圳:一个美国人的东方罗曼史》,把他在中国的人生思索付诸笔端。
作为一个生活在中国的肯尼亚裔美国人,马克喜欢把自己称作“世界公民”,一个经历了美国梦、亲历着中国梦的人。
“美国梦也好,中国梦也罢,最终,它们都包含了相似的元素:拥有一个美满家庭,有一个好工作,并能够享有自我表达的机会。”马克如此描述他的梦想。
他说,自己作为国际公民的梦想已经很大程度上得以实现,特别是近几年在中国,他的音乐、慈善和创作事业“全面开花”。
近10年的时间里,马克亲历了中国的巨变。他认为,人们应当对中国多一些“耐心”。
“在三四十年前,中国还是一个非常封闭的社会,短短30年,中国使数亿人口过上了更好的生活,”马克说,“这是一个非凡的成就。”
“中国在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应当给她一个机会去发展。”他说。
作为深圳居民,他将深圳看作一个充满温暖和机遇的城市。他说,从初来深圳开始,他就在这里找到了一种“家”的感觉,对此他很珍惜。
在多种族家庭长大的马克对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非常看重。他现在致力于在香港成立一个基金会,用以推动中国、肯尼亚、美国三地之间的文化交流。这三个地方恰是他心目中“家”的所在。
马克现在还在写一本关于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书。李商隐是马克最喜欢的中国古代诗人,他觉得李商隐既晦涩难懂,又浪漫多元,他很欣赏这种风格。
“我想通过这本书,让更多的西方人了解唐朝,了解像李商隐这样伟大诗人的诗歌。”马克憧憬着:明天,又是一个新的梦境,等着他去实现。(记者 张建华 张毅超)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