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韩爱晶在“文革”中干得最恶劣的一件事,是揪斗彭德怀。后来,韩爱晶被安排到湖南株州某兵工厂。该厂的各级领导大部分是北航毕业生,对韩爱晶很照顾,将他分配到厂里技术情报室工作。不久,韩爱晶又被厂里派到深圳办事处工作。稍后,深圳有几家大公司聘请他出任老总。韩爱晶请示了厂里后,去了一家有数千万债务的国企参股公司当了总经理。
本文摘自《党史博采(纪实)》2008年第04期,作者:霞飞,原题为《红卫兵“五大领袖”浮沉录之四:韩爱晶》
曾是“红根”
在“文化大革命”中,对于一个人的家庭出身是很讲究的,在强调阶级斗争时,对于出身于劳动人民家庭或者革命干部家庭的青年人,称之为“红根”。韩爱晶就是“红根”。他出生在江苏省涟水县一个普通劳动人民家庭,父亲是新四军老战士,在革命战争中为革命献出了生命,韩爱晶也就是烈士子女。
韩爱晶的父亲牺牲后,他的母亲改嫁,嫁的也是一位新四军老战士。革命胜利后,这位新四军老战士在司法部门担任中层干部。韩爱晶的继父知道养子是烈士遗孤,有抚育烈士遗孤成人的责任感,对养子格外疼爱,但在思想和学业方面,对韩爱晶的要求却很严格。但韩爱晶却与继父有些隔阂,总与他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并渐渐养成了孤僻、郁闷、沉默寡言的性格。长成青年后,因为他学习成绩很好,在学校政治上表现也好,又经常住在学校,继父除了有时对他讲一些革命道理外,也不太具体管他了,他与继父之间的隔阂也就越来越深了。
北京航空学院的学生
其实,韩爱晶的继父完全是一片好心。正是在继父的教育和督促下,韩爱晶在学校里还算是用功的,他与当时的许多青年人一样,发奋学习,连课余时间都用上了。他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活动,表现积极。但他与同学却很少交流。他的这种孤癖的性格也有一个好处,就是他减少了与其他人交往的时间,把时间更多地用在学习上了。
韩爱晶的刻苦学习,有两个因素:一是他是烈士遗孤,长在革命干部家庭,受到良好的影响,有一种学好知识,将来报效国家的志向;二是他也盼望早日离开家庭,离开继父,自己独立生活。
韩爱晶的刻苦学习并没有白费。他考上了北京航空学院,成为了一名令人羡慕的大学生。
北京航空学院是当时国家新办的重点院校之一,目标是培养高科技人才,为国家今后发展航空航天事业奠定人才基础。能够考入这所学院的学生,不光要学习好,也要政治上强。当年,该学院对于接收的学生,是要进行政治审查的。韩爱晶就是经过政治审查后才进入该学院的。自然,他的烈士子女和革命干部家庭身份,以及他在初中和高中阶段的良好政治表现,是他顺利进入航空学院的一个重要因素。
来到北京后,韩爱晶并没有先去逛这座古城,而是又投入到了新的学习中去。应该说,韩爱晶在北京航空学院读书时,算是一个好学生。他几乎是常年坚持早起晚睡,课堂上他听得认真,课下复习也下功夫。学习成绩在同学中也是名列前茅的。
在北京航空学院,韩爱晶一改原来孤癖的性格,变得开朗一些了。这很大原因是由于他离开了继父,离开了自己感觉压抑的家庭。他与同学的交往多了一些,学院里组织的政治活动,他是积极参加者,并且主动担任为同学服务的工作。政治学习会上,他也很爱发言。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平时关心政治。他是同学中最爱看报纸的学生之一,也是爱读政治理论书籍的学生,因此,他在政治学习会议上是有话可说的。韩爱晶也表现出了一定的组织能力,班级里搞的一些活动,经他组织,往往井井有条,同学之间发生一些矛盾,往往是一经他参与调解,许多矛盾就化解了。教学的老师、班级主任及至学院领导都对他有较好的评价。由于他政治上要求进步,被学校列为入党积极分子。他平时关心国家大事,博览群书,知识面丰富:他生活上艰苦朴素,不爱张扬。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他不追求享受,不搞特殊。但是,从小养成的孤癖性格在他身上还时有显现,这使他往往表现出双重人格。他有时候很深沉,像个小老头儿有时活蹦乱跳,像个孩子,什么洋相都出。“文革”前系里排演抗美援越活报剧,他演美国总统肯尼迪,演得活龙活现,丑态百出,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他爱好射击,是北航射击队的队长。但他平时仍然愿意自己独来独往,并且从不和其他同学讲自己的心里话。他除了政治学习和组织一些活动时说话多一些外,平时并不爱说话。并且,因为他从来都是想好了再说,考虑问题较全面,说的话也入情入理,让人能够接受。这使他给同学一种沉稳、干练的印象。
拉起红旗战斗队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此时的韩爱晶已经是大学四年级的学生,年龄也超过了20岁,基本政治见解已经形成。“文革”前几年,中国政治思想领域就存在“左”的思想,并且影响很大。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左”的思想更加发展。在这种背景下,一向关注政治的韩爱晶的思想也难免“左”,他把“文革”开始时《人民日报》、《红旗》杂志上的一些文章反复读过多遍,他的思想和这些文章中主张的思想一拍即合。“文革”刚刚开始,他就是北京航空学院最早响应“文革”的学生之一。
一开始,韩爱晶就把攻击的矛头指向了学校领导和校党委。他带头贴大字报,给校领导和党委提意见。这些意见并不是鸡毛蒜皮的小事,都涉及政治方向甚至路线问题,学校方面自然十分重视。他们认为,以韩爱晶为代表的一些学生提的意见并不对,于是,对韩爱晶等人开展批评,可是韩爱晶等并不接受,相反,提的意见更多了,大字报也贴到了校办公大楼。北京航空学院的教师和学生立即分成两派,一派支持韩爱晶等人,一派支持校党委,两派之间展开了辩论,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被打乱了。
在此情况下,按中央要求,教育部和北京市委向航空学院派出了工作组。韩爱晶满以为工作组会支持自己,没有想到,工作组既批评了校党委领导,也批评了韩爱晶等人。韩爱晶被孤立起来。他自己想到,可能会被打成反革命分子,思想上极度苦闷。没有想到,情况发生了变化。毛泽东于1966年7月提出:工作组阻碍运动,要撤销工作组。毛泽东此言一出,工作组立即处于被动地位,成了学生们批判的对象,工作组成员在短时间内撤离了北京航空学院,工作组组长也被揪斗。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