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拍摄的发生断裂的大桥和坠落车辆。新华社
哈尔滨阳明滩大桥塌桥事故,再次引发人们对桥梁塌陷的集体反思。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近些年大小塌桥事故频频发生?
作者 汲东野 闫格
8月24日清晨,通车不到一年的哈尔滨阳明滩大桥发生整体垮塌事故,时至今日,虽然千呼万唤,但调查报告仍未出炉。阳明滩大桥事故再次引发人们对桥梁塌陷的集体反思。
日前,据一家媒体不完全统计,自2007年算起,5年来,全国共有37座桥梁垮塌,其中13座在建桥梁发生事故,共致使182人丧生,177人受伤。平均每年有7.4座“夺命桥”,即平均不到两个月就会有一起事故发生。从记者所调查到的24座桥梁事故来看,2009年3起,2010年4 起,2011年6起,到2012年发生8起,桥梁事故逐年增长。
截至目前,法治周末记者就可供搜集掌握的公开资料,对24座桥梁事故进行了详细统计整理。在事故原因、官方回应、桥梁质量隐患,以及事故处理方面都发现部分桥梁的一些共性特点。或许可以对目前桥梁事故状况有一个较清晰的描述。
经调查整理,记者发现,尽管全国范围内,桥梁事故频发,事故原因却也出奇地集中。在官方的事故原因回应中,除杭州钱江三桥塌陷事故承认“存在质量缺陷”外,其余桥梁垮塌原因不一而同,主要集中在车辆超载、洪水暴雨、年久失修、日常管护不到位几个方面,均对桥梁质量问题做了回避。
在事故面前,官方的反应往往十分及时,“政府领导等相关主要负责人于第一时间赶赴事故现场”,“当地已邀请专家组对事故原因开展调查分析”。
然而,专家组所能出具的事故调查报告、桥梁质量调查报告却罕见被公诸于世。通常,时间会平息聚焦式的舆论关注,轰动一时的桥梁事故就会被遗忘。
“人总是健忘的,何况现在大小事故那么多。”一位网友说。
此外,记者还发现,因质量问题而引发的事故,施工、监理单位层层转包所形成的“施工方链条”,使得对施工方责任的追问,几成难题。
追溯难,问责少,对此,政府一再用沉默回应。
超载超限vs交通管理
据统计,在5年时间发生的24起桥梁坍塌事故,由于超载而导致的事故有10起,占41.7%。
桥梁坍塌事故中,在官方通报的原因中,大货车超载超限通常是酿成事故的最重要的诱因。然而,为何超载车辆屡禁不止,得以上桥呢?
事实上,从上世纪“多拉多跑”,到21世纪初期全国各地的“依法治超”大力、长期的进行,超速超载成为交通管理部门的工作主线之一。
由于超载而引发的事故有很多都集中在夜晚和凌晨。记者统计,在24起事故中,有11起发生在夜晚9点到早上6点间,占45.8%。
大车司机也坦言,也就这个时间,交管查的少,路上车少能跑得起来,就趁这会儿多跑跑。然而,无论怎样罚款,超载现象仍然屡禁不止。
2012年1月,央视的一档节目中谈到了高价过路费的问题。事实上,物流成本“超载”,比起大货车超载货物严重得多。在中国,全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比重的21.3%左右,而发达国家则是10%左右。
货车行驶,不单有正常过路费的收取,甚至还有“乱罚款”、“乱设站卡”、“乱收费”的三座大山。
显然,塌桥事故频发,这块难揭的“牛皮癣”实际上是畸高的物流成本。正是物流成本的“超载”,不仅严重推高商品的价格,影响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也让我国治超行动陷入“越治越超”的怪圈。
而另一方面,正如一位网友所说,车都没压坏,桥却压坏了?咋听都像笑话!
参与阳明滩大桥塌桥事故处理的桥梁专家王宗林表示,一般来讲,业内人士都知道,重型车辆不能在桥上停,不能扎堆停,或者不能一辆挨着一辆在大桥同侧行驶。“但是,普通老百姓知道的不太多。”这一点,也得到了长安大学公路学院副教授胡庆安的认可,“司机需要提高安全方面的认识。”
除此之外,桥梁设计荷重量也让公众疑窦重重。
对此,法治周末记者采访了一位业内施工责任工程师,他的回答为我们的疑问掀开了一层面纱。
“由于现在桥梁都是超负荷运行,设计单位起初的设计顾及到此,所以都趋于保守,安全系数较高”。这位业内人士说,“现在一般设计已经把荷重量放大了50%至100%,也就是实际荷载是标注荷载的1.5倍到2倍,所以设计方面的安全系数是可以肯定的。一般桥梁出现质量问题,多是施工方和桥梁管护维修的问题。”
洪水撞击vs航道管理
每年的5月到8月,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进入雨季。这段时间也是桥梁事故的多发时节。截至目前,在记者调查的24起桥梁事故中,有19起都发生在这个时节,占79.2%。
雨季,暴雨、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多发。据记者统计,洪水、暴雨、人为抽砂是我国桥梁坍塌的另一直接“杀手”,这一原因占事故发生的20.8%。仅2012年,便有包括湖南平江永固桥在内的3起因暴雨导致的垮塌事故发生。
洪水作为一种自然灾害,对桥梁的危害不可小觑。在洪灾中,桥梁的倒塌大部分跟桥墩等基础部位被冲刷脱空有关,承载力不足,基础沉降和位移,导致大桥倒塌或被冲毁。
对此,胡庆安副教授也坦言,夏季的桥梁本身就有劣势,再加上暴雨、洪水来袭,带动上游的重物,如树干等冲击桥梁,对于桥梁,尤其是年岁稍长的桥梁来说,危险很难避免。
然而,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包括广东九江大桥坍塌事故和黑龙江铁力西大桥压塌事故在内的4起垮塌事故,都有网友或新闻报道对事故原因提出了河道长期无序采砂的质疑。我国目前还有不少地区,如珠三角地区仍存在河道过度采砂的问题。采砂过度,水道不畅,河道改变,泥沙量减小,都有动摇桥基的危险。
对于采砂问题对事故的影响,事故有关负责人全部采取了拒绝承认或是无回应的态度。
胡教授还指出,一些地区过度采砂会致使桥基不稳,为桥梁稳定带来更大的不安全因素。因此,每隔两到三年,管护部门会负责对桥梁进行检验,观察桥基,有时还要潜到水下,测试桥基。对于不稳定的桥基,会采取一些措施来加固。
除此之外,越来越频繁发生的“小概率事件”――船舶撞击,也成为需要被重视的可至大桥垮塌的意外因素。广东九江大桥、江苏省盐城市秦南镇跨江大桥、舟山金塘大桥、甚至美国旧金山大桥都遭遇了撞击事故。
“近年来建成的桥都有一定的抗撞击能力,一定程度的作用力,桥应该可以承受。”胡庆安副教授谈到,“大桥,在设计时,已经考虑过轻度意外撞击的因素。设计的原则在于,即使受撞击,也不能完全倒塌。”然而,防撞击,由于经济因素的限制,也不可能无限制的防。对此,胡教授特别提到,现在的桥会在桥前修一些防撞的结构,尽可能避免船舶的撞击。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