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塌陷的呼伦贝尔草原]
世界闻名的三大草原之一呼伦贝尔草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宝日希勒镇有100多个小煤窑在草原上开采煤矿,经过十几年后,一个个的塌陷大坑出现,使这片草原面目全非。曾经有当地牧民开拖拉机一家三口掉入大坑,拖拉机和人都找不的悲剧。 卢广 摄
作者:法治周末记者 陈霄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小煤窑数量急剧膨胀,内蒙古呼伦贝尔宝日希勒镇以北约两公里处的矿区,数百家小煤窑聚集在此。经过之后的整顿,小煤窑撤去,草原上却出现了上千个沉陷坑。在卫星地图上,这个区域看起来更像是布满陨石坑的月球表面。
突飞猛进的矿产开采,在给呼伦贝尔这个城市带来GDP蛋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给这片中国最美丽的草原带来了破坏和污染。利用资源搞发展,本无可厚非,但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的发展模式,早就应该摒弃。面对环境与发展,呼伦贝尔有无第三条双赢的路可走?值得期待
发自内蒙古呼伦贝尔
在内蒙古宝日希勒镇,如果不是有了一定年纪的人,听“宝镇”的称呼,就会觉得有些陌生――自从这个镇的北边草原下发现惊人的煤炭储量后,无论是外地人还是当地人,都习惯于将这里称为“宝矿”,从呼伦贝尔市中心海拉尔汽车站,乘客也只能买往“宝矿”的汽车票。
在镇里,如果不是在矿区上工作,镇上人极少踏足那片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的露天矿区,那里夜以继日源源不断地从草原底下掏煤,然后通过横亘在草原上的铁路,将煤运外地。
除了出煤口那一小片地方,露天矿区并不封闭,闲人可进,但这里其实人迹罕至――外来游客青睐一望无际的原生态草原,当地人清楚走在底下被掏空的草原上的危险。
如果游客误闯此地,总会对着挖矿堆起的土山和遗留的大坑感慨一番,这些工矿企业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一定区域内草原植被的破坏和地下水位下降。而当地许多人对此却只是笑笑,不无反击地说起开发矿区的种种好处。
呼伦贝尔的当地政府也正在寻求一条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的途径,试图“以不足1%的节点,释放99%以上的生态效益”,通过极小部分草原的开发,创造绝大部分的经济效益,并反过来促进大部分草原的护。
被工业包围的小村庄
陈巴尔虎旗的东明村其实很小,只有60多户人家,又在草原腹地,如果不是特别注意,汽车飞驰而过时,根本不会看见它。
村民多数是当年随农垦兵团来呼伦贝尔大草原定居的汉民,现在以牛羊养殖为主。
最近几年,这个小村庄的地位开始变得重要,现在它已被现代工业包围――南端,是两个颇具规模的化工厂,呼伦贝尔东能化工有限公司和呼伦贝尔金新化工有限公司;北端,是年生产能力为300万吨的东明露天矿;稍远的东侧,就是宝日希勒矿区。
处在包围圈中的村民几年下来都还没有适应这些变化。
过去只有草原、牲畜与人和谐处,后来来了误闯误入的游客,再后来连牧民都习惯以摩托车、汽车而不是马作为代步工具,这些现代文明闯入他们的生活,他们也都习以为常。
他们只是没有适应一刮南风就“可味儿了”的空气,沙尘暴来临时裹挟着煤灰的黑黄双色土来袭,以及已经说了许久的村庄搬迁的各种传言。
眼看着过去“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渐渐改变了模样,村民们心里说不清是什么滋味。但其实他们看的还不是全部。
据呼伦贝尔市林业局工会主席张殿成介绍:“截至2011年年底普查的结果是,呼伦贝尔草原退化面积达483万公顷,约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近一半,另外还有近300万公顷的潜在沙化区域。”
东明村村民还有一个颇为头疼的是用水问题。近几年来地下水位下降得很快,村民告诉记者,村里本有一口机井,过去用水很方便,但现在却很难出水,还得在自己家里再安装一个水泵,才能把水抽上来。
环组织绿色和平的调研学者了解,自从开始挖煤以后,地下水水位越来越低,以前10至20米的土井就有水;现在40米的深井,最多抽水五六分钟就没有水了。
村庄要搬迁的事情,已经在村民中流传很久,具体原因他们并不太清楚:“听说下面有矿,可能要开发。”一位村民用手指指脚下那片土地。
东明村所在的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一位当地官员告诉记者,搬迁并不是因为东明村有矿,而是村民普遍反映周围环境受污染,既然村民总体上有这个意愿,政府就考虑安排搬迁。
陈巴尔虎旗有关负责人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回应称,旗里专门聘请市级环境监测部门对东明村周边的环境进行过检测,报告结果显示:当地的空气质量、噪声环境和饮用水标准等各项指标都不超标。
村民也向记者表达了他们的纠结,环境不好他们确实想离开,村里也确实有不少人已经搬走了,现在只剩下40来户人家,但他们其实很怀念这个地方 ――过去,这里环境好,人也好,几十万元买来的草料堆放在晚上不上锁的院子里,从来都是安然无恙,铲车农机就停放在门口,也从不会丢失。
“谁知道以后去了新的地方,还能不能这样。”这位村民的声音低了下去,像是在悼念即将逝去的生活。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