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此时,他已容不得宋庆龄:“她不愿意看到今天的变化,可以到海峡对岸,可以去香港,去外国,我不挽留。”宋庆龄的答复是:“是否嫌我还在?我的一生还是要在这块土地上,走完最后几步。”
本文来源:《文汇读书周报》2010年4月2日刊,作者:陈铁健,原题:她永远美丽――《宋庆龄的后半生》读后
近年,看到不少写宋庆龄生平业绩的传记、年谱类著作,最想看到写她晚年工作、生活、思想、心理的实况,而不是空泛说教、单调颂扬或僵硬结论。遗憾的是,这一简单要求,没有得到满足。
日前,尚明轩送来他的新作《宋庆龄的后半生》(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和他主编的《宋庆龄年谱长编》(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两书对照,终于比较详细地看到宋氏晚年遭际困惑无奈并勇于抗争的真实情景。仅仅这一点,就可以说这是两本与俗文庸书迥异的好书。
晚年宋庆龄所面临的困境,似乎并不亚于1918年护法斗争失败后她与孙中山避居上海,1922年陈炯明部叛乱逃离观音山总统府,1925年孙中山在北京逝世,1927年蒋介石清 党及反共等多次巨大灾祸发生时所处的严峻形势。作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国家副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宋庆龄经历了1955年工商业改造,1957年反 右派斗争,1958――1961年大跃进、公社化、共产风、反右倾所引发的大饥馑,1966――1976年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浩劫,二十多年间国家 祸患相连,她自己也身心俱伤,备受磨难。
论者说她晚年“思想混乱”。我不这么看。晚年宋庆龄头脑清醒,思想沉稳。在历史剧变的关键时刻,她蔑视邪恶,不畏权势,敢于进行理性抗争,达到了她完美人生中最值得人们倾慕和崇敬的人格魅力的高峰。
1953 年,毛泽东宣 布过渡时期总路线,试图绕过中共早已决定实施的新民主主义,急剧转入社会主义,变人民民主专政为无产阶级专政。收回允许私人工商业有一个较大发展的承诺, 通过公私合营变私有为准国有。这是建国之初开放气度的后退,把国富民强之策开始引向民贫国弱的穷社会主义斜路。宋庆龄写信给中共中央,直指决策的谬误:
我很不理解提出对工商业的改造,共产党曾向工商业许下长期共存、保障工商业利益的诺言。这样一来,不是变成自食其言了吗?资本家已经对共产党的政策产生了怀疑和恐惧,不少人后悔和抱怨。
毛泽东的批示是:宋副委员长有意见,要代表资本家讲话。
这里,不妨说一说在经济落后的中国,资本家究竟是好是坏,孰去孰存?事物皆有两面性,不可偏执一端。资本家是剥削者,又是管理者。工人重体力,有技 能,资本家重脑力,有规划,两者对于推动生产发展缺一不可。只把资本家当作罪人,绝无道理。宋庆龄为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生存发展争一席之地,有什么错呢?在 工商业化程度低下的中国,充分利用仅有的资本主义工商业,为国家人民谋利益,有什么不对呢?说宋庆龄“要代表资本家讲话”,显然站不住脚。
按照阶级斗争的思维。反资必反智。旧中国培育的知识分子,一概被视为附在“皮”上的“毛”,应当剥皮拔毛一锅煮。私人工商业改造刚完成,就来解决 “资产阶级右派”了。1957年,毛泽东号召党外人士帮助共产党整风,大鸣大放批评共产党员,以求造成一个生动活泼和谐团结的社会。毛泽东后来把这称之为 “阳谋”。知识分子直率坦言,少数人则话里有刺,不大中听。个别人放言反对专断专制,要求扩大民主,被视为别有企图,推翻现政权。几个月后,毛泽东下令由 整风转而反右,55万人被打成“资产阶级右派分子”。知识分子天性是质疑的、批判的、重估一切价值的,他们反专断求民主,自在情理之中。权力迷恋者常怀失 权失势的恐惧,动辄以恶意判定谏言者、异议者、批评者为反对派,甚至是颠覆者,予以严厉处置。
宋庆龄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她怎么看这场突然降临的有悖人心的反右风暴呢?1957年反右斗争开始两个月后,她写信给中共中央:
党中央号召大鸣大放,怎么又收了?共产党不怕国民党八百万大军,不怕美帝国主义,怎么会担心人民推翻党的领导和人民政府?共产党要敢于接受各界人士 的批评,批评人士大多是爱国爱党的,一些民主党派人士为新中国的解放,作出了家庭、个人名利的牺牲,一些二三十岁的青年知识分子怎么可能一天就变成反党反 社会主义分子?我很不理解这个运动,我想了两个月,还是想不通:有这么多党内党外纯粹的人会站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对立面?要推翻共产党?
这一系列质疑,堂堂正正,无可辩驳。
宋庆龄是一位心地纯正、思想透明的人,有着美好的良知天性,而不被巧言令色所惑,或为暴烈野蛮所屈。她多么希望有一个有理可讲、有法可依、有言论自 由的新中国,而不是那个不讲理、不依法、没有言论自由只有一党专政的旧中国。多么希望这是一个把文化当作财富,把文化人当作宝贝的文明国家,而不是仇智、 仇学、仇人才的愚昧国度。她的善意批评和规劝,没有发生任何作用,反倒被记下一笔“反对我们的方针路线”的黑账。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